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滚动

上海:第二届沪-深感染病论坛圆满闭幕

发布时间:2024-03-25 12:07:1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2024年3月23日,由深圳市医院协会、上海市医学会感染病分会与深圳市医学会感染病分会等联合举办的“2024第二届沪深感染病论坛”在上海顺利召开。本次会议邀请了来自全国感染性疾病、肝病、疾控等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们,共同交流感染病、肝病、结核、艾滋病等最新成果和新进展,通过不同视角的学术报告,促进了上海、深圳、长三角及全国感染性疾病领域的高质量发展与合作交流。

本次论坛开幕式由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刘映霞副院长及深圳市人民医院周伯平副院长主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晖教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卢洪洲院长、上海市医学会常务副会长谭鸣教授分别进行了热情洋溢的开幕致辞。

王晖教授对各位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通过本次大会的举办促进上海、深圳及全国的感染性疾病专家交流和合作,通过新进展新成果的展示,促进感染性疾病领域的合作和创新。

卢洪洲院长致辞提出,本次沪深交流会议将促进上海和深圳及全国的感染性疾病专家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促进感染控制能力和水平提升,携手为传染病事业做出贡献,共赢未来。

谭鸣教授致辞中肯定了多年来感染性疾病医生为公共卫生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感染性疾病学科与时俱进,结合时代发展需求,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本次会议加强了沪深及长三角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沟通,促进了上海、深圳、以及全国感染性疾病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上午的主会场内容精彩纷呈。卢洪洲院长介绍了疫情防控准则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经验,结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的产学联合及科技成果转化成果,提出了学科高质量发展的策略和愿景。谢青教授介绍了慢乙肝临床治愈面临的挑战,提出基于长效干扰素的治疗策略有助于免疫应答重建,促进HBV病毒持久免疫控制,提升慢乙肝临床治愈率。胡必杰教授结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团队的临床肺部感染性疾病例,介绍了通过影像学、微生物、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精准评估肺部感染性疾病原体,促进了临床的精准诊治的经验。加拿大蒙特尔麦吉尔大学健康中心Jean-Pierre Routy教授介绍了HIV治疗策略:CROI2024的经验教训,提出通过抑制病毒储存库,抗PD-1免疫调节及CARD8炎症小体免疫阻断等综合性治疗策略,实现艾滋病治愈。王晖教授介绍了晚期肝癌最新联合治疗研究成果和进展及晚期肝癌诊治面临的挑战,总结了影响irAE发生的危险因素、HCC治疗的相关的分子标志物和HCC新药联合治疗的临床研究,并展望了HCC精准诊疗策略。刘映霞副院长介绍了信息智慧化应用促进HBV母婴零传播的经验,通过建立母婴数据库及智慧化电子病历,进行全流程全人群管理,实现HBV母婴零传播。孟现民教授介绍了新型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艾诺韦林与抗结核药物利福平的药物相互作用临床研究。许洁教授总结了慢乙肝抗病毒治疗的长期获益及TMF的抗病毒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著名的感染病学专家潘孝彰教授在大会中总结了感染病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通过分享艾滋病研究的经验,寄语医学后辈。 

巫善明教授、陈成伟教授、卢水华教授、陈小华教授、钟林教授、李成忠教授、浅川哲也教授、汤正好教授主持了上午的会议。

下午分为感染病疾病/肝病和艾滋病两个分会场。感染性疾病/肝病分会场,刘映霞教授进行了开幕致辞。马雄教授就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纤维化逆转和肝硬化再代偿的研究做了报告,钟林教授结合深圳三院移植学科发展经验,介绍了促进移植学科发展的多项增效创新举措,邵凌云教授阐述了结核高风险人群的潜伏性结核的筛查和处理,特别是不同类型的生物制剂的结核感染及再激活风险,卢水华教授从病原体与宿主免疫的角度介绍了NTM临床感染的诊治措施,曾玫教授就近年来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特点及面临的挑战做了报告,何勇教授从基础研究的角度,介绍了脂肪性肝病的炎症免疫学机制,陈军教授介绍了团队的大样本临床研究,分析了HBeAg阴性、持续性ALT正常的不确定性慢乙肝的病理学改变。

会议同时举行了上海市医学会感染病专科分会第十二届青年委员证书颁发并合影留念。

王晖教授、李国保教授、张欣欣教授、付迎欣教授、孙学华教授、胡红星教授、蔡庆贤教授、安宝燕教授主持了感染性疾病/肝病分会场的会议。

艾滋病分会场的论坛本次分会由何云教授、张福杰教授、喻剑华教授、陈军教授、沈银忠教授等专家主持。王新伦秘书长(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主持开幕式,郝阳会长(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会长)以及卢洪洲教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发表了开幕致辞,彰显了对艾滋病领域发展的重视与支持。

接下来,卢洪洲教授分享了艾滋病功能性治愈研究的新进展,张福杰教授探讨了共病时代艾滋病ART治疗的挑战及策略,朱彪教授分享了艾滋病疑难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研究经验。秦宏总监(艾迪药业学术总监)也分享了抗艾1类创新药艾诺米替的三期临床研究结果,王辉教授也分享了HIV感染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疗心得和研究现状,进一步丰富了会议内容。会议的下半场继续聚焦于艾滋病研究与临床实践,涵盖了上海嘉定区HIV/AIDS患者晚发现的影响因素,后ART时代临床真实世界耐药的现状和挑战,以及转换方案治疗对HIV患者心血管风险管理的心得,分别由张永教授、魏洪霞教授和张路坤教授做分会场学术报告。沈银忠教授还分享了艾滋病合并新发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治经验,最后来自德国University Hospital Essen的陆蒙吉教授就小RNA表达在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自然史中的变化做了学术报告。

艾滋病分会场用连个病例汇报版块加上专家主题讲座,同时专家讨论对艾滋病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艾滋病合并侵袭性难治性真菌展开讨论,吸引了来自全国的70余名同仁线下参会,会场气氛热烈,与会者纷纷表示这种形式的病例分享接地气有内涵收获大,直至下午18:20沈银忠教授做会议总结时会场仍是全员参与,再次为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掀起了高潮。

论坛最后,沈银忠教授进行了本次分会场的精彩总结,概括了各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和讨论要点,为本次分会场会议画上了完美的句号。这次沪深感染性疾病大会艾滋病分会场的举办,不仅展现了我国在艾滋病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也为进一步推动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期待未来沪深感染性疾病论坛再创辉煌,为感染性疾病领域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此外,本次会议中,袁静教授、毛日成教授、贾新云教授和王珍燕教授分别进行了疑难病例分享,多位专家进行了热烈的发言和讨论,并就感染学科临床热点问题各抒己见。

邵凌云教授、王俊学教授、王福祥教授、喻剑华教授、袁静教授、何云教授主持了本次会议中的疑难病例讨论。感染性疾病学专家圆桌论坛和临床热点争鸣分别由沈银忠教授和沈国辉教授主持。

经过一天的学术探讨和思想交流,第二届沪深感染性疾病论坛圆满落幕。闭幕仪式由邵凌云教授主持。王晖教授在闭幕致辞中提出,感染学科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此次论坛涉及内容包括了肝病、感染性疾病、细菌真菌、结核、艾滋病等丰富的内容,并通过病例讨论及专家论坛等形式更好的促进合作交流,推动感染性疾病学科的发展。刘映霞在总结中指出,新形势下对感染科医生的培养以及感染性疾病学科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此次会议中沪深两地专家,以及国内国外的专家们共同开展了一场交流和讨论,取得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期待第三届沪深感染性疾病论坛再次相聚。(刘琳)

责任编辑:红祥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