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卫

从年“味”到年“为”

发布时间:2024-02-23 11:26:46 来源:中国报道

人到中年似乎有感,年变得没有年“味”了,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去传统的年俗如年粑、年画等等,也不再是中国年的必需品。年最初代表“谷物成熟之义”。如在《谷梁传・恒公三年》中记载:“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年”从最初的“谷物成熟”之义,而后发展到表示“一个周期”,如在《诗经》中说:“自我不见,于今三年”。亘古至今,也许因为谷物周期性的成熟,赋予了情感的牵绊,就有了中国年的意义。

春节假期完成了走亲访友的规定动作后,闲睱时光静下心来把年前购买的《共同富裕论纲》最后章节看完,追了下春节档呼声较高的两部电影,初三看下《热辣滚烫》,初五看了《第二十条》,春节档的电影也早已成为中国年必备的点单“菜谱”。这个春节无论是坊间还是官媒,可能讨论最多的是春节档的电影,《热辣滚烫》以小人物破蛹成蝶的人生感悟,为自己改变而重生;《第二十条》一部法律题材的电影,硬是将干巴巴的法条通过真实案例引人深思,强调了正义,法律和人性的中国,这两部电影来自于现实生活的题材,市场卖座又卖好。

翻开《共同富裕论纲》,轮廓性打开萦绕我脑海“共同富裕”的理论迷雾,站在第二个百年征程上,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愈发向往,如何满足“富口袋”和“富脑袋”协同发展,“兴文化”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中国春节档的电影也成为了文化的风向标,那年当贾玲导演携处女作《你好,李焕英》腾空问世,一举摘下春节档票房的头魁,无疑给了专业电影一个灵魂拷问“什么是百姓期待的电影”,也许有人说贾玲导演的初次成功是偶然,靠得是卖情怀,而这部《热辣滚烫》所折射出现实中每个人的经历所引发的共鸣,更是中国春节档电影文化所传递的情感独白。《第二十条》更是把日常生活普法冰冷的条款进行故事化,喜剧式呈现,良法善治的“善”不再是狭义观念中的价值评判标准,而是涵盖了社会成员甚至国家的理想信念与价值目标,是调整人与自身、国家和社会之间关系的多样行为规范与价值体的总和。

近年来,面对市场需求各大导演们转变思路,抓住贴近百姓生活的日常作为故事的引擎,主打一个真实和朴素,让看得见找得着的身边故事搬上荧幕。这次春节档两部电影制作成本并不是最高,质朴的语言讲叙了来自身边的故事,让我感动的是《热辣滚烫》最后乐莹背着运动包的背影,扬起嘴角微笑那一刻的她,面对的所有人和过往经历都是“轻舟已过万重山”,也绽放出这个时代的精神光彩;《第二十条》传递出法不是冰冷的逻辑,法不能向不法低头的价值认知,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普及法治意识和完善法律制度,两部影片传递一种向上的价值导向,这也许是中国年“味”悄然向中国年“为”的转变,更是一种文化引领。

中国年味文化的多样化表现在精彩纷呈文艺作品、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上,既要有大众艺术,又要有高雅艺术;既要有“下里巴人”,又要有“阳春白雪”。在这迈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需要文化创新,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使其富有吸引力和感召力,中国年的意义更加有年“为”。(蔡秋明)

责任编辑:红祥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