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万物共生——二十四节气甲骨文书法艺术展

发布时间:2024-01-24 08:39:09 来源:中国报道

联办机构

艺界网

安阳学院甲骨文艺术研究中心

西安市新时代书画研究院甲骨文交流中心

学术顾问

宋镇豪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参展作者

(作者排名不分先后)

魏 峰【立春】张道森【雨水】张大顺【惊蛰】

韩天雍【春分】李志伟【清明】陈爱民【谷雨】

朱汉玉【立夏】杨牧青【小满】王石礅【芒种】

王 境【夏至】谢兆岗【小暑】张晓东【大暑】

傅永强【立秋】于启迪【处暑】张喜成【白露】

韩志强【秋分】郭效龙【寒露】刘海清【霜降】

池新民【立冬】段世昌【小雪】曾定煜【大雪】

赵洪喜【冬至】刘继贤【小寒】崔学路【大寒】

前言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中国人的智慧结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上万年的华夏农耕文化文明发展过程中,古人们通过对日月星辰运行轨迹对大地生命能量场影响“周期率”的长期观察和总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二十四节气”体系以反映自然规律的变化,并融入了人文科学下的“节令文化”,至少在距今三千多年前殷商甲骨文时代就已有明显的例证和体现,同时也引领了全世界的历法之革新创制。

今时,为了弘扬传承甲骨文书法艺术及甲骨文化,传播推动非遗文化,由艺界网、安阳学院甲骨文艺术研究中心、西安市新时代书画研究院甲骨文交流中心联合主办《万物共生——二十四节气甲骨文书法艺术展》。本展通过邀约当代在甲骨文书法艺术方面取得一定成就者“二十四位名家”来创作书写“二十四节气”,以示对传统文化的承续。

甲骨文字作为中国汉字的源头,它具有独有的文化魅力和艺术特征,用甲骨文书法艺术书写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二十四节气”,通过媒介平台不仅是对甲骨文书法艺术走近大众、走向世界,更是通过认识“二十四节气”甲骨文字的书写与科普,感受古老文字中所蕴含的中华文化智慧,以充分体现“二十四节气”对人类赋予无限的文化价值和天地交泰、万物共生的美好寓意。

立春(魏峰,中 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甲骨文艺术贡献奖”荣获者。)

雨水(张道森,安阳学院美术学院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甲骨文艺术贡献奖”荣获者。)

惊蛰(张大顺,日本甲骨文书道研究会会长、安阳学院特聘教授。)

春分(韩天雍,中国美术学院古文字书法创作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甲骨文学会会长。)

清明(李志伟,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甲骨文书法专业委员会委员副主任、上海市练祁古文字研究中心副主任。)

谷雨(陈爱民,江苏省甲骨文学会会长、南京晓庄学院国际甲骨文艺术创作与研究中心主任。)

立夏(朱汉玉,河南省安阳市原副市长、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艺术委员会委员。)

小满(杨牧青,世界和谐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甲骨文明协同创新发展工作委员会主任。)

芒种(王石礅,安阳学院专职教授、书法研究院副院长。)

夏至(王境,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甲骨文书法专业委员会委员。)

小暑(谢兆岗,中国甲骨文书法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甲骨文协会会长。)

大暑(张晓东,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一级美术师。)

立秋(傅永强,西泠印社社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处暑(于启迪,中国甲骨文艺术学会研究员。)

白露(张喜成,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古津书画院院长。)

秋分(韩志强,上海市殷商甲骨文研究院院长、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甲骨文世界记忆专项基金理事长。)

寒露(郭效龙,中国甲骨文艺术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美院老教授艺术中心副秘书长。)

霜降(刘海清,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阳殷商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立冬(池新民,上海市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安陆市书法协会理事。)

小雪(段世昌,安阳学院美术学院专职教师、安阳学院甲骨文艺术研究中心副主席。)

大雪(曾定煜,瑞安市甲骨文学会会长。)

冬至(赵洪喜,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创作研究员、吉林市甲骨文学会会长。)

小寒(刘继贤,中国甲骨文书法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大寒(崔学路,《青少年书法报》首任社长、总编辑。)

供稿:郝富强

责任编辑:红祥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