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广东省工业软件学会主办的“2024 年大湾区工业软件创新发展大会暨广东省工业软件学会年会” 于 2024 年 1 月 7 日(周日)至8 日(周一)在惠州顺利召开。
本次会议旨在促进大湾区工业软件创新与发展,推动广东省工业软件学会在工业软件领域引领学术交流与合作,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推动工业软件产业创新发展。大会由广东省工业软件学会会长程良伦作开幕致辞,广东省工业软件学会秘书长曾安主持,会议邀请了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周木堂会长、广东省教育装备行业协会负责人王自成、汕头大学郝志峰校长、岭南师范学院阳爱民校长、广东省科协郑文丰处长、广州市工商联会员工作部二级调研员胡斌、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苏雄斌副主任、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陈俊龙院长、华南农业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黄琼院长、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高英副院长等国内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参加,并吸引了100余名工业软件领域专家、教授和企业家代表参加。会议由广州腾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承办,支持单位有广州健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广东恒电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广州元亿商显技术有限公司。
大会期间,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领军人物出席会议,共话工业软件创新发展新蓝图。
会议开幕
2024年1月7日下午14:00,广东省工业软件学会会长程良伦教授在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程教授热烈欢迎出席会议的领导和嘉宾,并对这次会议作出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个工业软件前沿技术的盛会,也是工业软件、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交流合作平台。他指出,此次会议汇聚了众多优秀的专家学者,他们将分享在工业软件创新与发展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技术。程教授相信,与会者将围绕会议主题展开深入交流、分享经验,形成共识,共同为工业软件的发展贡献力量!
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周木堂会长致辞!
广东省教育装备行业协会负责人王自成致辞!
会议报告
1、广东省工业软件学会会长程良伦教授以《工业软件创新发展与未来》为题,进行报告。
在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工业软件领域正迎来快速发展与巨大挑战。报告探讨了工业软件的发展趋势和未来,以适应国家数字化转型战略。报告指出,工业软件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并呼吁企业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为广东省工业软件产业注入新的力量。报告针对多样且复杂的工业软件门类,提出了新的工业软件分类方法,包括研发设计、仿真测试,智能装备嵌入式,生产控制经营与管理,平台与系统以及算法模型与工具五大类。同时,针对广东省工业软件行业发展态势,设计了工业软件竞争力排行指标体系(13个指标),按照工业软件类别分别对广东省工业软件企业进行排行榜分析。此外,报告还指出了工业软件未来发展的关键趋势,包括平台化、网络化和组件化。为实现这些趋势,提出了突破知识自动化、知识软件化、软件自动生成和系统自主迭代等关键技术,并建立工业软件自动生成系统构建开发与运行平台,进行相关成果应用验证。通过本报告,可以看到随着工业互联网的不断深入,工业软件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增长注入新的动力。然而,行业压力和挑战也不容忽视,需要政府、企业和技术专家共同努力,加强合作与创新,促进工业软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汕头大学校长郝志峰教授以《模型选择评估及相应软件研发与自动化生成》为题,进行报告。
随着大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兴起,机器自动数学建模(或称为自动机器学习,Auto Machine Learning)再次引起了广泛关注。报告指出,在解决具体应用问题时,“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式地提供比较恰当的算法(或者现实一点看,一类钥匙开一类锁),可以看成是下一代人工智能的可解释数学建模的曙光。此外,报告还介绍了一些国内外最新兴起的基础模型研究,结合代数学分类思想和实际案例,探索了算法复杂性的估计、因果关系的发现、自动生成结构方程等问题的模型选择和评估。同时,从数学角度,探讨了数学软件以及自动化生成方面的实践尝试。
3、岭南师范学院校长阳爱民教授以《国产化结构动力学CAE软件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为题,进行报告。
CAE(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软件是一种工程计算软件,用于产品设计阶段预测和优化产品性能,是产品创新设计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工具,是工业强国的竞争热点。报告基于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 “国产化结构动力学CAE软件”,构建具有知识产权的结构动力学软件,围绕结构动力学核心求解器的开发、基础数学高性能并行库、统一的CAD离散模型表达以及前后处理软件的开发展开深入研究,自主研发的MxSim实现了结构仿真领域内的国外知名CAE软件的国产化替代。面对动热/结构耦合物理场中存在的耦合单元成本高精度低等共性问题,MxSim突破低阶高精度单元技术,实现了动热/结构多物理场问题的高效高精度仿真分析,摆脱了国外CAE软件的技术垄断。在汽车与船舶工业制造行业开展国产结构动力学软件开发和应用迭代,通过大量实际工程应用迭代完善,在精度、效率、稳定性和实用性等方面实现与国际主流商品化软件系统的对标,提升软件的稳健性、改善软件的用户体验。
4、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云计算研究中心主任叶可江教授,以《云边端协同计算及工业应用》为题,进行报告。
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全球联网设备数量急剧增加,这也带来了大量数据的涌入,对网络资源造成了巨大压力。在带宽不足的情况下,传统的云计算模式很难实时响应终端设备的请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报告指出,推动云能力下沉、提升边缘设备的处理能力成为了重要的发展趋势。然而,与传统的云计算模式相比,云边端协同计算仍然面临工业设备类型不一、通讯协议种类繁多、资源异构种类多样的技术挑战,亟需构建标准化、平台化的设备体系,建立有效通用、同意的数据通信模型,跨资源类型、跨优化目标的协同技术。报告人所在科研团队研发的基于国产软硬件的工业互联网云边端智能管控平台CEEINT-OS,实现对云边端跨域工业系统的互联和管控,并在保健食品及日化行业进行成功应用。
5、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王卓薇教授,以《工业软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为题,进行报告。
随着工业软件的广泛应用和不断发展,对于工业软件创新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因此,如何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工业软件创新人才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报告旨在探讨工业软件人才培养与机遇,提出工业软件人才知识体系与素质要求,设立工业软件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从而制定工业软件人才培养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同时综合工业软件课程体系建设需求与新一代软件工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紧扣“工业知识自动获取、软件自动生成”的未来工业软件发展趋势,报告人所在科研团队研发了一套以“数据、知识、软件”为核心的工业软件综合实训平台,以工业领域典型的机器人十大应用场景为基础,进行动态仿真与实验验证,该实践实训平台可支撑工业软件人才培养的实践实训教学。服务新型交叉型工业软件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通过本报告所提出的培养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工业软件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培养具备综合能力和适应性的人才,为工业软件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6、广州健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产品总监尚洪阳,以《工业智能新引擎推动工业设备管理模式变革》为题,进行报告。
在新的工业背景下,工业设备管理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设备故障预测不准确、巡检效率低下和生产运行的人力成本高等。然而,工业智能的发展正在成为推动工业设备管理模式变革的关键力量。报告提出构建工业智能新生态思路,打造CyberwAIOS工业智能底座,构建以PHM、ICS、EAM应用为核心、覆盖云边端的工业智能产品体系,赋能资产密集型企业数字化转型,逐步形成多个具有行业特色的工业智能新生态。打造CyberwAIOS工业智能操作系统新架构,以统一工业模型为核心,集成工业物联、工业数据、工业智能等技术,并提供工业软件工具链的操作系统内核。定义拾贝云123+N”工业智能赋能新范式,面向不同行业形成“N”个技术产品、应用产品、领域解决方案、行业解决方案和多个产业生态。同时提出了工业设备管理的新模式,包括设备预测性检修模式、设备远程智能巡检模式和生产运行无人值守模式等。这些新模式充分利用了工业智能的技术优势,实现了设备管理的智能化、远程化和自动化,大幅提高了管理效率和设备可靠性。此外,报告还展示了拾贝云工业智能生态全景图,描绘了工业智能生态系统的宏伟蓝图。
/
7、广州腾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唐慧,以《产教融合,共拓工业软件人才培养新模式》为题,进行报告。
当前工业软件人才培养面临着一些难题,如相关专业缺乏、跨学科培养体系不完善以及校企合作缺乏长期互动机制。为解决这些问题,报告提出了校企产教融合多渠道、全方位参与工业软件人才培养的理想选择。报告指出,工业软件学习路径应以就业导向为驱动,并且课程体系构建应注重融通“岗、课、赛、证”,同时也要考虑跨学科特色。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报告提出了“V.I.P”解决方案,这是腾科基于长期校企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经验提出的一种模式探索和实践。具体而言,"V.I.P"解决方案包括:首先,与华为、中望等工业软件厂商联合提供解决方案,以增强校企合作的力度;其次,基于自主开发的博睿云平台,共同开发和共享课程资源,包括师资力量共享,以及提供实践动手能力训练;最后,应用猎户网和就业网搭建人才快速匹配和定向对口就业的平台,注重解决人才就业问题。通过这一"V.I.P"解决方案,可以更好地解决工业软件人才培养中的诸多挑战,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就业率,为工业软件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本次年会围绕“工业软件创新发展”主题展开了精彩的交流,重点从关键技术、产业趋势和人才培养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为推动工业软件技术的创新应用以及培养工业软件人才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在数字化浪潮的新时代,工业软件的创新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学者和企业家,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产学研融合力量对工业软件领域的推动作用。通过产学研的合作,可以汇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智慧和资源,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创新。同时,探索产业趋势,了解市场需求,可以为工业软件的应用提供更好的方向和机会。另外,致力于人才培养,可以培养更多具备工业软件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为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总之,通过产学研的融合以及持续的创新,可以推动工业软件领域的数智化转型升级。(钟文)
责任编辑:红祥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