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河北省委老干部局发布了“关于2023年省级银发人才入选人员名单的公示”,涉县中医院名誉院长付正良同志获评河北省“银发人才”荣誉称号。
付正良,涉县中医院名誉院长。毕业于河北中医学院中医系,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河北省中药资源普查专家、邯郸市首批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曾获得“全国八十年代优秀大学毕业生”“河北省五一奖章”“邯郸市十大新闻人物”等荣誉称号。编撰出版了《河北省本草图鉴》等书籍8部,在专业期刊发表医学论文68篇,并主持并完成省中医药管理局研究课题5项均获奖,参与研究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1项。兼任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药材及饮片质量分会副会长、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内病外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理事会理事、邯郸市中医药学会第一届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邯郸市中医药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副会长。
付正良大学毕业后,立志以承继传统,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为毕生奋斗的目标,以运用传统中医药简便廉验技术解除家乡百姓病痛为己任。 他三十余年如一日,矢志不渝,坚守初心,以一根针、一把草治疗患者不计其数,以“小处方治大病”而享誉太行,被当地群众誉为“平民医生”“河北李时珍”;他三十余年如一日,关心关注涉县中医药事业发展,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土屋变广厦,医疗设备从无到有,医技人员不断壮大,使涉县中医院一跃进入全市先进行列;他三十余年如一日,坚持既懂医又懂药的理念,用脚步丈量太行山,普查家乡药用植物资源,不断填补野生药用资源空白,因“采草药搞普查”而闻名燕赵大地,把一篇篇论文写在了太行山巅、清漳河畔;他三十年如一日,注重临床经验积累,潜心总结出“万病痰郁理论”学术思想 ,受到国内专家学者高度评价与肯定。他在中医领域和中药普查领域内均做出了突出成就,成为涉县中医的代言人。
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大力弘扬中医文化,传播中医药知识。编撰出版了《涉县中药志》《中医药文化普及绘本》,对中小学生进行科普学习,有力地促进了中医药文化的弘扬和传承。筹建野外中医药科普馆3座,对游客开放宣传,普及中医药知识。利用所学知识,利用多种方式义务指导当地药企及合作社,发展中药材种植加工,有力地促进了区域内中药材产业发展。
2013年起,担任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河北省第16普查组组长,先后对磁县等邯郸市9个县区进行中药资源普查,新发现填补河北省植物空白的太行花等药物资源52种。利用普查成果,他主编出版了《常用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易混淆中药品种辨析与临床应用》《邯郸道地药材》《河北省本草图鉴》《中药食材与食疗养生》《峰峰矿区中药资源图谱》《魏县中药资源图谱》等8部书籍。并主持完成省中医药管理局研究课题《易混淆中药辨别与临床应用》《涉县中药资源调查与品质的研究》《太行山野生柴胡道地性研究》《涉县野生冬凌草资源与生态研究》《太行山白头翁资源调查与品质研究》《魏县中药资源调查与品质的研究》《峰峰矿区中药资源调查与品质的研究》《肥乡区中药资源调查与品质的研究》《冀南山区抗肿瘤药用植物调查与研究》等9项。他本人先后荣获全国基层优秀中医,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等国家荣誉9项,荣获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燕赵杰出药师等省级荣誉5项,获邯郸市人大代表、邯郸市十大新闻人物、邯郸市首批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等市级表彰32次,县级表彰35次。
201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命名付正良为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并以他的名义在涉县中医院设立传承工作室,先后收徒28人,实施师带徒传承工程。传承室先后开展了《眩晕方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辨证应用柴胡疏肝散的临床研究》《运用“桑拳饮”治疗女性成人粉刺的临床应用研究》《运用“完带洗剂”治疗带下病的临床应用研究》等科研课题11项,发表科研论文28篇。传承工作室发挥了较好传帮带作用,涌现出了一批批技术骨干,活跃在临床一线开展为民诊疗服务。
三十余年弹指一挥间。付正良虽已黑发变银丝,但他仍牵挂着百姓的病痛,仍把主要精力放在钟爱的中医药事业上,仍以满腔热忱、精湛医术和一身正气谱写着救死扶伤的动人之歌。他获选河北省委老干部局授予“银发人才”荣誉称号是认可,也是激励。(张爱兵)
责任编辑:红祥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