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强国之基、创新之要、竞争之本。要下大气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要重视人才工作,将各类人才“引得准”“圈得住”“用得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让纳贤之路无“距离感”、人才落地有“安全感”、人才发展高“赋能感”。以爱才的“温度”点燃全面振兴的“热度”,让人才登上“暖冬列车”,驶向下一个蓬勃发展的春天。
一、强化第一资源意识,准确把握人才工作的核心要义。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在这三个“第一”中,无论是科技还是创新,归根到底还是要靠人才。一要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对人才工作的新要求。在二十大报告中,鲜明提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战略部署,把人才工作进一步提高到了民族振兴的高度,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直接联系起来,赋予了人才工作更加崇高的使命和更加重要的任务。二要深刻认清人才工作发展的新趋势。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就是一部集聚人才、团结人才、造就人才、壮大人才的历史。从提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到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再到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百年大党求贤若渴、珍视人才的优良传统薪火相传,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接续投身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壮阔历史进程中写下动人精彩的篇章。随着改革路径逐步清晰,事业发展转入“新轨道”,工作标准、社会期待、职业化水平只会越来越高。因此,大力推动人才队伍发展建设,既是大势所趋、职责所在,也是紧迫任务、重中之重。三要深刻把握新时代人才队伍建设的新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唯有紧紧围绕中心主业,不断加强人才建设,优化人才结构,改善队伍素质,为推动建设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才能贡献首善之功、彰显首善之为、体现首善之位。
二、着眼职责使命需要,切实树牢选人用人的正确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这一论述,是党着眼新形势新任务对人才队伍建设提出的基本要求。我们必须要以此为根本遵循,树立新时代选人用人鲜明导向。一要牢固树立政治标准。坚持政治标准,这是我们党选拔干部历来所坚持的,选拔人才,千条万绪,第一条就是看是否对党忠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理想信念不坚定,不相信马克思主义,不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上不合格,经不起风浪,这样的干部能耐再大也不是我们党需要的好干部”,对政治上不合格的人才,要“一票否决”。大力选拔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好干部,确保选出来的干部政治上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二要牢固树立实绩标准。要建立公平公正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功评奖、治庸治懒、问责追责、能上能下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将真正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人才选出来、用起来,唱响“有为者有位”的主旋律。三要牢固树立廉政标准。为政清廉是干部做人做事的基本底线,廉洁自律不过关,做人就没骨气,做事就不硬气。要始终牢记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时刻严格要求自我,保持自身的清正廉洁,既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集中体现,也是对党忠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培养选拔人才,必须突出作风导向,切实把那些自觉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选出来。
三、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统筹实施人才强镇的战略工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一要坚持党管人才,扛起政治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明确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措施;要落实第一责任,慧眼识才、爱才惜才,做到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各业务条线之间要打破本位主义思想,相互配合、联动发力,认真抓好末端落实,切实形成党委统揽、上下联动、体系用力、系统抓建的人才工作体系。二要坚持因人施教,注重培养质量。要正视差距,解放思想,迎头赶上,指定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到重要领域、重大任务等方面磨练意志、提升本领,跟进完善人才培养、考核、评价机制,在实战实践中促进人才淬炼成长。三要坚持留才厚才,激发人才活力。要重视政策留人,建立健全人才培训管理、提拔使用、容错纠错、激励保障等配套政策;要重视用待遇留人,根据人才的工作表现、工作范围核定福利待遇和表彰奖励,激发人才队伍的工作积极性,真正让想干事、能干事的骨干人才在队伍有美好愿景。(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马荃镇:张一鸣)
责任编辑:红祥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