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卫

贵州黔南科技学院以“3+3”方式强化培训,为宣传队伍“充电储能”

发布时间:2023-08-30 20:58:1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近年来,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始终以“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坚持正确工作取向,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为职业要求,通过“精选+优选”“线下+线上”“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不断强化培训,为学校宣传队伍“充电蓄能”,更好地展现出宣传队伍讲好新时代科院好故事、传播新时代科院好声音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公信力。

“精选+优选”,丰富宣传培训内容

如何撰写校园优质新闻稿件;会议照片拍出来背景杂乱,如何进行角度选取;微信公众号推文内容如何编排会更吸引受众眼球……为使得培训主题具有针对性、实用性,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党委宣传部牵头制定加强宣传队伍学习研究工作方案,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通过“精选+优选”的方式,不断对宣传培训内容进行丰富,引导宣传人员多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多学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多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成为有“几把刷子”、让人信服的行家里手。

3月17日,党委宣传部正式下发《关于组织开展 2023 年春季学期新闻宣传骨干培训的通知》;3月24日,贵州黔南科技学院 2023 年春季学期新闻宣传骨干培训课程正式启动,培训人员涵盖学校各单位、二级学院(教学部)宣传员教师及二级学院学生团体宣传骨干、校级学生团体指导老师及学生宣传骨干,努力实现学校宣传工作从“输血”到“造血”转变。

据悉,自2021年开始,科技学院便制定宣传工作培训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宣传队伍全员培训。截至目前,共举办专项培训达100余场,参与人数达1000余人次。

“线下+线上”,创新宣传培训形式

镜头选择、光圈、快门、感光度、取景及对焦、画质与图像大小设定、构图……6月21日下午,贵州黔南科技学院校办公室副主任宋慧欣在阳光楼110博雅大讲堂为学校宣传员教师及学生宣传骨干共30余人讲授“新闻摄影与实践”课程。

图为贵州黔南科技学院校办公室副主任宋慧欣讲授“新闻摄影与实践”课程现场

培训会上,宋慧欣紧贴各单位、二级学院宣传员教师及学生宣传骨干的日常宣传工作,分别讲授了摄影的基础知识、拍摄思路与注意事项、会议活动等图片的拍摄技巧,并现场教授与会师生在拍照时如何进行构图、如何选择正确的参数等实用操作技能。

“这次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2个小时,但通过宋老师的讲解,我受益匪浅。”参加完培训后,贵州黔南科技学院新闻中心大学生记者团团长黄梦瑶表示,通过这次培训,她明白了新闻摄影记者首先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较强的分析能力,不能只满足于一张图片“是什么”而应思考“为什么”,作为一名新闻专业的学生,今后将继续努力学习和研究新闻摄影技术知识,使自己能更好地为党和人民服务。

图为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宣传学生骨干参加“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古稀老人拍照

此外,为确保专项培训成为助力宣传人员成长的“催化剂”和“推进器”,学校充分发挥自身特色,积极创新宣传的培训形式,组织师生宣传员利用自媒体资源进行“微信、微博策划与运营”“网站 Banner 设计”“短视频策划——校园宣传主题的选题分享”“如何延伸热点选题”等线上课程学习。还积极组织宣传学生骨干参加“三下乡”、井冈山、“返家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大课堂”中经风雨、见世面,在实践“大熔炉”里经磨砺、受锤炼,不断增强“脚力”。

“请进来+走出去”,补齐宣传人员知识结构

为进一步提升学校宣传质效和舆论引导能力,建立有效、畅通、快捷的新闻传播和沟通渠道,保证宣传工作的时效性、针对性、一体性。7月3日下午,贵州黔南科技学院特邀人民网资深记者龚江枫在艺术楼305会议室为学校宣传员教师及学生宣传骨干做“新闻宣传工作”专题培训。

图为人民网资深记者龚江枫做“新闻宣传工作”专题培训现场

龚江枫结合基层新闻工作的实践经验和切身体会,通过剖析典型案例,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及图片展示等,多方位、多角度分析了网络生态环境,并围绕校园新闻的选题、稿件的撰写等方面回答学生的提问。

同时,学校还积极组织宣传教师参加贵州省教育厅举办的网络评论员、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班,中国教育在线主办的“融媒体时代下的高校宣传格局”西南地区研讨会等,以“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不断补齐宣传人员知识结构,助推科院宣传工作再上新台阶,着力讲好新时代科院好故事、传播好新时代科院好声音。

“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坚持‘内容为王’,守正创新,在保证新闻质量的情况下,还要注重其时效性、真实性与宣传术语的使用,避免‘低级红’与‘高级黑’,并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助理校长、党委宣传部部长张耀赠表示,希望全校宣传员教师做宣传工作的“有心人”,不断提升“四力”,让新闻稿更有质量,让宣传更有力度,合力讲好科院人的故事。(文/晏春)

责任编辑:红祥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