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卫

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发布时间:2023-08-28 09:34:32 来源:中国报道

【摘要】2023年,“庭院经济”首度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其中明确提出“鼓励脱贫地区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2022年脱贫人口务工规模3278万人,同比增加133万人。对于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外出务工的脱贫人口来说,发展庭院经济是现阶段的迫切需求。发展庭院经济利用现有、自有院落空间及资源资产,鼓励和引导农户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拓宽增收渠道、缩小收入差距,都有明显效果。

【关键字】庭院经济 现代农业 特色产业 增收致富

产业兴旺,乡村才有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充分利用好现有庭院,大力推动庭院经济与现代农业有机结合,非常符合现阶段农村老、弱劳动力多,庭院经济尚未有效发挥增收作用的实际情况。2020年我们已经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战略目标,现阶段如何保障脱贫人口不返贫,实现共同富裕,引导和鼓励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一.我国庭院经济的现状

庭院经济是国内外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庭院经济仍处于起步阶段,呈现出规模小,特色农产品链条较短,初加工产品比重较大,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不高,等“四多四少”现象,即:小规模粗放型多,大规模精细化少;粗加工产品多,精细化加工成品少;小范围销售多,网络化电商销售少;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的多,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少。但是,有些地区特别是一些沿海地区,不断拓宽思路,通过最近十多年的探索,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当地的庭院经济已经从曾经的“小而散”逐步发展到现在的“特而精”,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地的、有地区特色的、集约高效的发展路径。在探索过程中,也逐步形成了适合当地的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模式。 2022年9月26日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印发了《关于鼓励引导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的指导意见》。文件提出的庭院经济是高质量庭院经济,更加突出了市场化、特色化、生态化、规范化,更加符合现阶段各地农村发展的现状,贯彻落实好意见精神,有利于促进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

二.发展庭院经济的思路

(一)坚持绿色高效的发展理念

纵观庭院经济发展好的地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一大法宝就是始终坚持绿色高效。首先,坚持高品质、高质量发展为重点。高品质就是要求精细化打造,高质量就是要与以往的无规划、无特色相区分,从规范化、生态化的特色手工、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休闲旅游、特色文化开发及生产生活服务六个方面入手,支持农户发展高质量庭院经济。第二,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农业为方向。绿色低碳循环农业就是要将乡村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实现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打造房前屋后瓜果飘香,花园式庭院、文化庭院。精工细作符合现阶段我国农村老、弱劳动力多的特点,既能提高新时代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也能将农旅、文旅融入百姓生活,增收致富的同时提高生活品质。第三,坚持高产高效,精品为目标。坚持打造精品庭院经济,加强科技赋能,加强科学管理贯穿始终,加强创新引领,加强农业生产的标准化、精细化,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健康发展。

(二)坚持因地制宜的发展方向

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特色,因为地理位置不同,民族文化有差异,因此不是所有做得好的地区案例都可以在本地复制推广,各个地方可以学习、可以借鉴,但是更多的要立足本地实际,活学活用,融会贯通,才能真正用好、用活。首先,坚持质量为王。以“隐形冠军”和“工匠精神”搞好产品的生产,开发附加值高的产品。因地制宜更多的是把自己擅长种的种的更好,擅长养的养的更优秀。精选改良现有产品,品牌化打造,精细化加工,网络化销售,让产品优点突出,产业链延伸,附加值增加,切实落实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因地制宜发挥最大效能,集约高效的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第二,坚持产教融合。充分利用当地大中专院校资源及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将最新最优的成果运用到庭院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从良种选育到种养优化,再到后期产品销售,都要积极和大中专院校、科研机构对接,让科技赋能生产销售的各个阶段。第三,坚持以当地资源为依托。以农户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特色为亮点,以品牌为标准,按照区域特色主导产业,做到户户参与项目,人人都能就业,真正实现庭院经济增收、增值、增效。

(三)坚持合理规划的发展路径

规划先行,能有效避免后期发展中不规范、不合法的相关问题。合理的规划,短期长期目标任务相结合,可以更好、更规范、更高质量的发展好庭院经济。首先,坚持依法依规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开发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土地、环保、市场监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节约集约用地、依法合规经营,防止出现乱占耕地、违规搭建、质量安全等相关问题。第二,坚持特点突出目标客户群定位准确,要避免胡子眉毛一起抓,要抓重点,做特色。高中低档次的产品要合理布局,尽量避免同质化打造。庭院经济最终要以农民宜居宜业为落脚点,优化乡村人文、优化居住环境、优化休闲配套,真正实现美丽庭院、美丽村庄、美丽小镇、美丽田园。 第三,坚持挖掘乡村文化底蕴,注重发展绿色文化、保护红色文化、开发金色文化,从文化自信出发,增强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让小小庭院散发深厚底蕴。

三、 庭院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一)人的问题。年轻高学历人才一直是农村的短板。农村相对于城市,发展落后、机会少,很难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如何解决这一困境?

对策:1.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吸引农村有能力的年轻人加入党员队伍,让农村党支部补充更多新鲜血液,增加农村基层党员定期到市委党校、省委党校学习的机会,用理论武装头脑,让基层党员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充分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2.充分发挥新乡贤队伍,乡贤和带头人了解当地的风俗民情,有能力、有阅历、有经验、能起到示范带动作用。要多措并举,调动起新乡贤的积极性,鼓励和吸引更多在外务工的有识之士加入当地的乡村建设,打好乡愁牌,建设平安乡村、和美乡村。3.充分发挥 “校农融合”,加大农业院校助力乡村振兴力度,让“请专家,选良种,重技术,亲人才”成为新风尚。“校农融合”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让科研成果更接地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在地方上要抓住机遇,加强相关对接合作,用活用好当地大中专院校资源,让科技更好的服务“三农”。4.充分壮大人才队伍建设,要在“培”上下功夫,重点加强实用技术的培训,创新培养方式,拓展培养渠道,完善培养机制,提升新农人的实用技能。加大短期培训,加强长期培养,用农民听得懂、能接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培训,培养新农人,培育土专家,造就一批农村新型实用型人才,激发内生动力。

(二)财的问题。钱从哪里来,如何合理分配让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能?

对策:首先,打通绿色金融融资渠道,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离不开金融创新。小、弱、散是目前很多乡村产业发展的现状,因地制宜打造惠农利民金融产品与服务是目前各个地区的基本需求,《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金融机构发行“三农”、小微、绿色金融债券,拓宽可贷资金渠道,推动“融资、融智、融商”有机结合。再者,各地各部门要充分协同发展,特别是在具体工作中,要“一起搭台”,才会呈现“好戏连台”。例如,在相关政策的落实上,财政部门要发挥对弱势群体的兜底保障作用;金融部门要发挥对有生力量的支持扶持作用,产业部门要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政策执行部门应当严格执行政策,监测政策效果,及时调整政策,防止政策漏洞和滥用现象的出现。

(三)物的问题。固化守旧,一直以来都在制约农民群体的发展。农民自古以来就是弱势群体,因其抗风险能力弱,底子薄,导致与他们不敢尝试新事物,守旧也成为他们自保的根本手段。如何解决这一困境?

对策: 创响“土字号”招牌,乡愁融入产品灵魂,挖掘利用当地鲜明地域特点、民族特色、乡土特征开发商品。以传承古法,创新传统工艺,满足现代人的乡愁需求。培育乡村工匠,打造乡村品牌,依托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食品、手工艺品,打造成个性化、多样化、特色化的高品质“土字号”商品,创造增收致富的新增长点。首先,打造定制化服务,“特而精”针对不同需求,要打破固有思维,重视科技转换,虽然有些老产品目前销售不错,但一定要不断的更新升级,注重细节,从包装上、从精致营销上,要紧跟现代人的消费需求。在包装上设计要绿色、环保、能体现出产品与众不同的特征,大气上档次,要迎合消费者伴手礼需求。在销售中要多点小心机,让消费者愿意二次消费,把与众不同的销售体验和消费理念融入每个产品的细节中。再者,用好用活政策,发挥积极效能。统筹合作社与合作社,村与村之间的资源配置,避免重复建设。在庭院经济种植品种的选择过程中,要加强新品种、新技术试验推广,形成与大田作物差异化、互补性发展,填补市场空缺,提高种植效益,精细打造从而就近满足城市消费。推进庭院经济与休闲农业、民宿旅游等融合发展,拓展庭院多重功能,将农村庭院变成城市居民的小菜园、后花园、微农场,满足定制化、个性化、差别化的服务需求。在加工提升农副产品附加值方面,要根据当地种养殖特点,集中开发便农利农的共享车间,对相关设备采用租用补贴等多重灵活形式,真正盘活资产服务群众。最后,充分利用自媒体,利用各大网络平台。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好产品也需要吆喝宣传。产品销售一定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用好大数据互联网,积极融入网络销售模式,落实数字乡村建设,打造网络电商销售村村通,创新经营方式,加强经营户与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生产经营主体的分工协作和利益联结。一定要让产业类型更加丰富,产销衔接更加顺畅。

积极发展庭院经济,着力打造新农人,新模式。让新农人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让小庭院成为令人向往的“度假地”;让新型庭院经济真正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供稿:海口市委党校 肖彬)

 

责任编辑:红祥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