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 王宇平)3月5日是向雷锋同志学习纪念日。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为沈阳部队某部因公牺牲的英雄战士雷锋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在人民日报发表,此后,全国广泛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如今,尽管雷锋离开我们快有60年了,但他在我们的心目中从来没有真正的离开,他将无私的大爱和闪光的精神注入了我们的灵魂。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精神与举动,成为亿万人民心中的道德标杆和精神偶像,他在学习上的钉子精神、助人为乐的友爱精神、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等,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增添了璀璨的光芒。
我们践行雷锋精神,就是要从小事做起,哪怕是说一句温暖的话、伸一次援助的手,只要拥有坚定的信念和价值追求,心中和谐的精神家园就不会丧失。“当代雷锋”郭明义几十年如一日奉献爱心;最美婆婆陈贤妹救起小悦悦;“最美妈妈”吴菊萍徒手接住坠楼儿童;“虎妞”杨艳艳面对歹徒挺身而出;哈尔滨投递员张延庆30年如一日服侍瘫痪在床的李尔详……,他们均以实际行动对雷锋精神作出了最好的注释。
不可否认,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有些人热衷于追求物质消费,却对身边的丑恶现象麻木不仁;有的甚至为一己私利损害他人利益。“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等事件让人们感叹诚信的缺失;当路人麻木地从小悦悦身旁走过,乘客对公交车上的歹徒视而不见,我们肯定会为之困惑,我们也因此更加渴望雷锋的回归。
好在,“雷锋”从来就没有从我们身边消失过。我故乡一位驼背老人,数年前看见村道坑坑洼洼不平,总是推着手推车行走在乡村公路上,不时停下来,用布满老茧的双手搬起石块将道路填平,人们不解,问他图的是什么,他笑着回答:“闲不住,顺手填填路让孩子们上学不摔跤……”。夏季的一天,笔者回故乡探亲,下车后步行一段乡间小路回家,突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紧接着下起了瓢泼大雨。我既怕淋湿衣服、又怕遭到雷击,惊慌失措中跑了起来。这时身后一辆二轮摩托疾驰而过,忽然又戛然而停,一个小伙子火速来到我身边,顺手递过来一把撑开的雨伞,说:“大叔,这里危险,我家就在前面,赶紧到我家避避雨……”其实,这位小伙子与笔者素不相识,至今我不还不知道他的姓名。我敢说,这就是当代的“活雷锋”。我们县一偏远乡村一位75岁老太太,隔壁住着一位76岁的残疾老太,20多年来,75岁的老太太每天清晨第一件事就是来到隔壁,帮行动不便的老太太洗衣、打扫卫生,然后帮她煮好饭送到她手上,等她吃完还要帮她刷碗清洗……,她们之间不是家人、也不是亲戚,只是住到一块来了。问那个大一岁的老太太为什么要这么做?她回答别人说:“不为什么,就是看着她生活不便,不帮她于心不忍!”我想:这不正是雷锋精神的传承吗?
数年前,“最帅小伙”谢尚威伸手接起从5楼坠落的15岁少年,自己却被撞晕住院;河南“英雄大叔”李国喜跳入冰冷的河水里救起3名落水者,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些行为,都是对雷锋精神的最好诠释。
人活着本无所谓意义,只因有了信仰,才拥有了价值坐标,也才有了意义,雷锋生前所在的团——沈阳军区某集团军工兵团的历代官兵们都这样认为。近60年来,他们学雷锋活动从未间断,团队先后3次受到国务院、中央军委的通令表彰!雷锋牺牲后,他的战友乔安山踏着雷锋的脚印,默默地完成着老班长未竟的事业。有一次,70多岁的老乔去北京开会。作完报告后,他和妻子张淑芹在大街上遛弯。看见前边一个人随意扔烟头,乔安山弯腰把烟头捡了起来,扔到垃圾箱里,抽烟人用余光看见了这一切,又掏出一根烟吸了起来。乔安山怕他再扔,就一路跟着,待抽烟人吸完第二支烟,乔安山以为他又要随手扔掉,便紧走两步,准备捡烟头。岂料,抽烟人这次不再随手丢弃,而是掏出一张纸,将烟头熄灭包起来放入衣袋。这件事情表明:雷锋精神不用说话就能产生巨大威力。雷锋班战士郑蒲仁家财万贯,却在施工工地上砸钢筋、卖废铁资助贫困群众;有一次厕所堵了,拿铁锹等工具捅不通,郑蒲仁毫不犹豫将手伸进粪池才,把堵塞物掏了出来……。
传承体现真善美的雷锋精神,是一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事业,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一定要把雷锋精神当成一种文化、一种习惯、一种传统,这样,我们的事业才有希望,我们的社会也会因此而更加和谐。
责任编辑:红祥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