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上午。阳光馨暖,天空澄蓝,我们一行人来到了仁化县红山镇前洞村。
前洞村委下辖郑屋村的郑远冲带着我们去寻找红军路、红军桥。
据郑远冲介绍,1934年,11月8日,中央红军红一军团红二师红四团由红山新田经前洞水口凉桥到达前洞盘屋宿营(当地人称“营盘”)。朱德总司令和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率直属队按红四团行走路线到达前洞,其中一个营的兵力在寨埂子最高点宿营,担任警戒任务。朱德总司令宿营中山村,林彪、聂荣臻将临时指挥部设在了前洞村的三宝殿。
边走边说,很快我们就到了红军桥边。虽然,现在的红军桥在岁月的侵蚀下只剩下了桥墩,但每一块石头都在诉说着红军足踏桥身时,统一且铿锵有力的步伐,及坚定的信念。
桥墩
何为长征精神?其实,就是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表现出的对革命理想和事业的坚定信念与忠诚;还有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笃定为民的矢志追求。这信念与忠诚,这无所畏惧的笃定追求,也是红军对新中国的无限期望。所以,红军用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赢得了胜利。
何远冲指着桥对岸被野火春风洗礼地草路说,那下面是一条石路,红军曾经就是沿着那条路走向乐昌五山,然后,一直北上。
目光所及处,我感觉那条路的草很挺拔,是红色基因浸润的结果吗?是吧!毕竟,红军曾用双脚一步步丈量过那里的每一块石头,每一寸土地。
从红军桥回村的路上,前洞郑屋村村民郑荣苟手里多了一个铁家伙。郑荣苟说,这是铁家伙是手雷蛋壳,是在老村修建地基时挖出来的。
我把手雷蛋壳拿到手里,细看,蛋壳上被岁月碾压已经锈迹斑斑,可依然深埋不了红军标志五星的执着,它用清晰淡定的纹脉,呈现着曾经也是红色精神的一部分。据查,这枚手雷产于共和国的摇篮瑞金,是瑞金官田第一兵工厂所制。
瑞金官田第一兵工厂所制手雷蛋壳
郑远冲说,早几年,我们村民在练山造林时,就发现了子弹和手榴弹。已经交给了仁化县史志办保存。一件件红军留在前洞的物证,用其存在的意义,根植着红色初心。
回到前洞村委,与前洞村委下辖许屋村的许联芳相遇,听他讲述红军的故事。
他说,我今年六十岁了,听奶奶说,当年红军过前洞时,因为村民们被抢怕了,每次听到有部队过都吓的举家逃跑。当时,奶奶养了一头三百斤的猪,好不容易养这么大,就是想卖个好价钱给小叔娶媳妇。可听到部队快到了,一家人吓得只顾逃命,也管不猪了。然而,红军走后,一家人下山回到家里,发现猪还在原地,家里一丝不乱,什么都没有少。才知道这次过的部队是好部队,从而也知道了部队的名字叫红军。后来,又在菜地里,发现瓜少了,菜也少了,可是在瓜田里有用石头压住的钱,在菜田里也有用石头压住的钱。于是,家人更加相信红军,是与民为善的好军队,不拿百姓一针一线。
许联芳说,听妈妈和大伯说,红军过后,爷爷奶奶收留了三个人在家里。那时在大山深处的红山前洞很闭塞,没有外人进来,应该是走散的红军。且当年我大伯不会拉二胡,红山前洞也没有人会拉二胡,是爷爷奶奶留在家里的那三个人教会了大伯拉二胡。后来,大伯又教会了堂哥和我。三年后,那三个人身体养得健康壮实,就告别爷爷奶奶走了,想是与组织联系上了。
据当地村民说,因红军在前洞驻扎时,爱民亲民,所以,前洞还有一处红军观舞瑞狮场地,就在前洞村排子组老屋场。村子大门口有一个500多平方米地坪,坪面用鹅卵石铺成的,平时是村民活动的好地方。那天,就在前洞村排子组老屋场大门口,前洞村民为红军表演了一场舞狮和武术。
许联芳说,我是前洞舞狮文化的传承人。红山前洞舞狮,需要十个人完成,整场下来要七十五分钟,期间会有武术穿插表演。
前洞舞狮的狮头很特别,前面竟然有两只野鸡翎羽,据舞狮人介绍,曾经为红军表演时狮头的翎羽更长,是纯白色野鸡翎羽,自然弯曲的弧度很大。虽然,现在前洞的生态环境很好,可纯白翎羽也属稀缺物。
纯白色野鸡,我第一次听说。于是,问了一下度娘,屏幕上图片里的翎羽真心的漂亮。前洞舞狮,我们现场只看了踩四门这一小节。我理解的踩四门,就是四门纳财,八方聚福。遥想,当年村民为红军表演舞狮时的热闹场景,蓦然,就出现了一副军民鱼水亲的画面。
前洞舞狮人与文化采风嘉宾合影
前洞舞狮队里那个拉鼓小车的龙头,栩栩如生。远观时,我觉得奇怪,因为看不丝毫铁和木头的接口处。自己亲手摸了才知道这个小车是纯木,龙头之所以像铁,是因为被人摸的年头太久了,包浆很厚的缘故。耙和镰也是我第一次看到出现在舞狮的道具里,应该是庆丰收进行舞狮表演时的道具。
许联芳说,前洞武术在仁化县第一届武术节上获得过一等奖,奖状至今还在红山镇政府里挂着。
生长于沧州武术之乡,虽不会武功,毕竟被武术大环境薰陶着,所以,对武术派别我略知一二。于是,我问许联芳,师承何家?
许联芳说,所习武术为“冯家头,蔡家尾”。由字面意思看来,许是这门功夫起于冯家,成于蔡家?
下午,我们一行人到了红军长征临时指挥部遗址前洞三宝殿,这处佛教寺庙,在红山镇前洞村委会西一公里处,红山过乐昌必经之地。关道险阻,兵家必争之地。至今三宝殿后面寨埂子山顶上还有一处古城堡和古战壕。静默在时光里的古城墙和古战壕,用它们的存在诉说着红军留下的人与事。红军根植下的红色的基因与初心,并没有被深埋于时间海底,而是被一代一代传承着。同时,红色精神与初心也滋养着一代代前洞人砥砺奋进。(文/范芯)
责任编辑:红祥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