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

艾康沙棘 | 探寻甘肃地标产品漳县沙棘的生长故事

发布时间:2021-01-12 19:17:3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在甘肃省定西市漳县的大山深处,有一片20万亩的野生小果沙棘林。每每到了寒冬时节,漫山遍野便会呈现出金黄之色。随风摇曳的沙棘树,挂满枝头成串相连的沙棘果,成为山里一道美不胜收的风景。而此处,也是甘肃艾康沙棘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康沙棘”)的沙棘基地。

长于海拔两千多米的高寒地区 全年光照3000+小时

漳县的这片野生沙棘林,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史书曾记载:“武阳(今漳县)之沙棘,味甘而汁甜,色艳而皮薄,满山遍野,堪为一绝”。2011年,漳县正式被命名为“中国沙棘之乡”,2020年,“漳县沙棘”成为甘肃省地理标志产品。

漳县海拔1640-3941米,全年平均温度16°,日照时长3000~3200小时,大陆性季风气候。野生小果沙棘林处于半干旱区,降水较少,日照充足,温差较大。再加上无工业污染的自然环境,赐予了沙棘果丰富的营养物质,口感和颜值都非常高。

艾康沙棘为了保护沙棘小果的原生态,保护沙棘小果的生长环境和口感,这片沙棘林杜绝使用化学物品,没有农药没有化肥,养分来源于这大山深处纯净的空气和土壤,保障沙棘小果始于自然,忠于自然。

沙棘果的成熟周期长达半年之久,经历四季的雨雪风霜,吸收足够的营养方能采摘。每年12月,在大山深处,沙棘小果挂满枝头,果实圆润饱满,色泽橙红,看一眼闻一下都诱人。

沙棘小果自然生长 “跋山涉水”人工采摘

沙棘小果长在荒无人烟的大山深处,平日里鲜有人迹。到了这寒冬腊月,沙棘小果的自然成熟期,才有采摘人“跋山涉水”而来,背着箩筐拿着剪刀,寻往大山深处。

山里的路非常难走,路上有小河有沟渠,车很难开进来。若是见到地上这浅浅的“新”路,一定是采摘人的“踪迹”。采摘人都是漳县当地的农民,采摘沙棘果的经验十分娴熟。不过,仍需戴上手套,提防荆棘和带刺的植物划破皮肤。虽然采摘人武装得十分严实,仍免不了采摘时被刺划到。

采摘沙棘的过程也十分繁琐,需要将沙棘枝从树上剪下,剔除长刺,而后修剪成小段装入背篓之中。饶是再娴熟的农户,一天也只能摘果几十斤。日复一日,直到采摘季结束,来年继续。

由于沙棘果采摘期比较短,采摘好的沙棘果直接运输到冷库储存,或者经过数道工序,制成便于供我们饮用或者食用的成品。

责任编辑:红祥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