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洪少波 通讯员 周秋洪)一个好习惯可以成为一座城市的生活“新时尚”垃圾分类,正让老城广州焕发新生。广州市的垃圾分类起步较早,作为全国第一批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初步探索出一条适应超大城市发展和具有广州特色的垃圾分类路子。
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卡通形象
据市城管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广州市城市管理人口超过2000万,日产生活垃圾超过3万吨,且每年仍以6-8%的幅度在增长,生活垃圾处理压力巨大。因此,垃圾分类处理是对广州这座超大城市做好城市管理工作的严峻考验。
广州市黄埔区福山资源热力电厂焚烧垃圾控制室
记者了解到,目前广州已建成16座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包括7个资源热力电厂、5个填埋场、4个生化处理厂),在建14座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包括5个资源热力电厂、4个填埋场、4个生化处理厂、1个污水处理厂),焚烧处理能力达1.55万吨/日,生化处理能力达4680吨/日。经统计,“十三五”期间,全市共接收处理生活垃圾3500余万吨,实现垃圾焚烧、沼气发电超50亿度,确保了全市垃圾终处理设施安全运行和环保达标排放。2018年起广州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垃圾围城”问题得到破解。
天河广州市区车陂街城中村内的垃圾分类定时投放点
据悉,广州市将垃圾分类工作列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并进行考核,纳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重要内容和全市绩效考核重要指标。早在2012年,广州就确立了“能卖拿去卖、有害单独放、干湿要分开”的垃圾分类原则,并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宣传引导,积极推动垃圾分类实践。目前,广州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8%,居民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分别达到99.1%、95.5%,率先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提前完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试点目标,在46个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考核排名中位居前列。
广州坚持全社会动员,全面开展垃圾分类线上线下宣传教育。持续开展“全民行动日”“小手拉大手”、环保志愿服务、垃圾分类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等实践活动,对50万来穗人员开展上门宣讲。将垃圾分类纳入中小学教学及高校选修课程,组建垃圾分类宣讲团,建设垃圾分类宣教中心。在城市标志性建筑物、广场园区、地铁公交码头、工地围墙、报刊亭等公共区域开展立体公益宣传。推广生活垃圾分类指南、手册、海报、抖音、游戏、动漫、H5、MV等融媒体文化产品。2020年以来,广州市着力推动全市1.8万个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升级改造,截至11月底,升级改造率已超过90%。
广州市黄埔区云埔街再生资源中转站内的再生资源利用宣教中心
垃圾分类已日渐成为社会文明的“必修课”之一,在广州,各行业各单位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开展垃圾分类,探索可持续开展的垃圾分类模式,交出一系列的“认真答卷”。当前,广州已打造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示范模式。机团单位全面推行垃圾强制分类,3400余所学校举行“垃圾分类开学第一课”活动,全市200多万学生带动50万户家庭参与垃圾分类,广州市执信中学被中央文明办指定为全国垃圾分类进校园工作项目基层联系点。美团外卖、麦当劳、肯德基广州门店率先在全国行业系统推广垃圾分类。在全市物业小区引导物业管理公司承担垃圾分类主体责任,推动形成“物业公司负责+企业参与”的智能分类模式,如黄埔花园和增城碧桂园模式。在没有物业管理的社区推行社区组织和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模式,如都府社区、广九社区模式。召开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调度会暨城中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现场会,如天河区车陂街构建城中村新型投放模式、白云均禾街探索“3阶段12步工作法”等。
广州市番禺区大龙街餐厨垃圾处理点
在农村地区,探索垃圾分类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同步推进垃圾分类,实行厨余垃圾不出村模式,涌现出白云区大源村、花都区竹洞村、锦山村和从化区西塘村、莲麻村、南平村等一批示范点,花都区被列为省内唯一的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区。
“云山珠水奔大海,千年商都为人先”。广州将持之以恒,全链条全方位全社会高质量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钉钉子的精神,融入匠心,牢记初心,高水平打造全国垃圾分类样板城市。
责任编辑:红祥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