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绿水青山为骨 瓷茶文化为脉 千年古县奏响“两山”发展最强音

发布时间:2020-11-25 17:27:29 来源:江西环境

昌江百里风光带

“昔日杂草丛生的地方,经过修复提升后,不仅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更成为展示浮梁千古文化的重要窗口。”浮梁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汪文勇说。健身步道、亭台长廊,岸绿工程、清河行动。如今的昌江不修边幅,如今摇身变成“百里风光带”,以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姿态讲述着世界瓷都之源浮梁“两山”发展的故事……

浮梁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千年古县瓷茶文化底蕴,打造出“绿色生态、浮梁茶、瓷茶文化”三大品牌,呈现出“绿水青山、田园牧歌、乡愁绵绵、其乐融融”的江南千年古县神韵,2020年成功申报第四批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保护自然“瓷”续发展

“传闻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打到浮梁来,从天上往下看,一片黑云笼罩着城市,浓烟滚滚,黑云中伸出了几百号烟囱,还以为是军事基地,一直不敢进来。”谈起浮梁‘逃过一劫’的历史,老浮梁人吴逢辰戏称。

曾经,浮梁全县烟囱上百余根,“乌云蔽日”是这座城市的印象。早在九十年代初,直指浮梁县蓝天的70余座隧道窑和圆窑被拆除,燃煤隧道窑和圆窑制瓷成为了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天然气烧制陶瓷的时代。2014年,浮梁县所有陶瓷企业均完成“煤改气”改造,2019年,县城环境空气达标天数为353天,空气优良率为97.8%。

2020年4月10日,浮梁县人民政府与中国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在浮梁茶文化中心签订投资合作协议,20亿元的浮梁县天然气清洁能源综合利用项目正式落地,这对浮梁县陶瓷企业清洁化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陶瓷工业和大气污染“矛盾”的化解,让有着两千多年陶瓷文化的浮梁县有更大的空间将陶瓷文化衍生出经济效应。

陶艺制作

“北京博物馆收藏过‘大雅斋’,人民大会堂收录过‘百鹿尊’,皇窑的仿古瓷很受欢迎,游客们慕名而来购买我们的产品。除了卖瓷器,我们和景德镇陶瓷大学合作搭建研学平台培养非遗传承人,发展陶瓷文化体验游让游客亲自体验制作陶艺。2019年,公司销售收入3000余万元,为县里增加税收200余万元。” 景德镇皇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滨说。

皇窑公司借助浮梁的“世界瓷都之源”千年瓷文化底蕴,秉承“科研、生产、展示、交流、培训、旅游”为一体的经营理念,利用现代工业规模化生产陶瓷、以文化表演形式展示手工制瓷技艺、搭建大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培训实习基地、皇窑陶瓷艺术博物馆、陶瓷艺术创作等业态模式,走出一条产业文化化、文化产业化的新路子,为浮梁赢得了“金山银山”。

“景漂一族”

“在这里平台大,年轻人有很多机遇,作品可以迅速转化为商品,优秀的文创产品能卖到几十万。在我看来,瓷器设计工作做的是情怀,看见自己创作的作品在市场上售卖出去,我有很强的自豪感,正是因为这样,我才能一直坚持!”皇窑公司非遗传承人付明华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大学,毕业后留在皇窑从事陶瓷设计工作已有10年,像他这样的“景漂一族”在浮梁还有很多,他们将为浮梁未来创造无限可能。

生态茶业带“富”于民

“茶园里有完整的生物链,茶叶喜阴就加造防护林,太阳折射光下培育出来的茶树质量更高;茶树周围有驱虫的杉木护卫,每隔一定面积有为茶园益虫益鸟预留的“生态岛”。在生态平衡理念下,不打药就能种出高质量有机茶。”江西浮红茶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吴水前说。

隶属于江西浮红茶业有限公司的新佳茶园是全国第一家利用生态平衡理念打造的规模化茶园,这个茶园按照生物动力学理论来打造生态链的平衡、生物链的平衡。实施双行双株高密速成,朝免耕方向发展,通过加造防护林,营造小气候,形成生态茶园,年加工生产优质茶业1300吨,年产值2500万元。

“我们企业落到哪里,就有老百姓跟着种茶,新佳茶园面积2000亩,周边老百姓种茶3000亩。茶收成时节,雇老百姓务工,农忙时一天有800人采茶。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收购周边农户的茶,帮他们解决销售的难题。”吴水前说。

新佳茶园为浮梁县茶农提供茶叶科技生产示范、样板茶园,为茶农输入现代化茶园管理观念,帮助茶农提高茶叶经济效益,茶农由原来几十元一斤的茶叶卖到了如今500元以上,极大地调动茶农种茶积极性,带动全县350余户实现脱贫致富;此外,带动周边400余群众务工,优先安排41位贫困人口在茶园从事茶业采摘工作,务工工资约为130元/天。

茶成园、树成行、路成网、沟相通

走进总面积3000余亩的新佳茶园,观赏“茶成园、树成行、路成网、沟相通”的美景,入眼处是景、入心处是情。新佳茶园依托“中国最美茶园” 的美称,建成茶园游乐项目、茶文化广场、茶文化博物馆等茶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为游客搭建休闲观光、体验生态文明、感受茶采摘的平台,带动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

“从前为了活路种茶,现在茶业发展,孩子们可以回乡继承茶业。孩子在外头打工,看见自家种茶效益好家乡风景美,也愿意回来啦!”村民孙玉金1966年移民来到臧湾乡史子园,75虽高龄的他目睹了村里开垦荒山种植茶树的全过程,“以前的村庄到处是荒山,村民们开垦荒山,一锄头一锄头种了50多年才种出了现在漫山遍野的茶。如今,我家拥有30亩茶园,种红茶一年收成4季,每年能有15万元纯收入,看着乡亲们富裕了家乡变美了,我很幸福。”

臧湾乡寒溪村史子园发展茶业

截至2019年,浮梁全县茶园总面积近17万亩,茶叶综合产值15.6亿元。在2019年的“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浮梁茶以23.76亿元的公用品牌评估价值全国排名27位,省内排名第二,目前从事茶叶生产和销售工作的农民达6余万人,被誉为“茶之乡”。

旅游带旺美丽经济

白居易《琵琶行》中写着“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卖茶去。”诗中所说的浮梁,就是现在浮梁所属的“瑶里”。瑶里遗存大量的古矿坑、古作坊、古窑址,有着深厚的瓷文化;境内自然生态资源十分丰富,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195200亩茶园,植被覆盖率高达81.53%。放眼望去群峰叠翠,森林茂密,茶园一望无际,有着“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的美称。

瑶里古镇

瑶里念好山水生态经,唱好陶瓷文化戏,走好特色发展路,通过整合景区文化、山水等旅游资源,亮出全域旅游牌。涌现出了明清商业街、程氏宗祠、陈毅旧居、南古窑文明遗址等系列旅游景点,成为集休闲、度假、观光、娱乐为一体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名镇,实现了生态与文化、生态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打通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2019年,旅游接待人数达26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5亿元。

不仅仅是瑶里,浮梁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的原则,打造了高岭·中国村、荻湾乡村振兴、花千谷、浯溪口库区公园等新的旅游景区, 2019年全县接待旅游总人数1160万人次,同比增长10%;实现旅游总收入85.8亿元,同比增长8.5%,被评为2019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先进县。

“傍晚时分回到民宿,欣赏瑶里夜景,和朋友吃着地道的浮梁菜,感受到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惬意,我想这才是旅行的意义。”网友“胖达”在某社交平台上留下了这样的评价。

为了吸引和留住更多游客,浮梁县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发展民宿产业,发布了加快推进民宿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县财政每年预算1000万元为限额,为当地民宿产业发展提供基础设施建设、奖励扶持、用地保障、金融支持、业务培训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加速全县民宿产业规模化发展。

如今,高岭中国村拥有“唐风古筑”民宿群,瑶里古镇70%村民自发经营民宿,江村乡引进火石品牌团队打造云里雾里茶宿集。如果说现在的浮梁民宿是“星星之火”,那么在未来,风格各异的民宿即将以燎原之势在浮梁蔓延。

“浮梁是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镇之初,在这里每天清晨叫醒你的不是闹钟,而是新时代的‘田园牧歌’,是鸟语声声和泉水潺潺。”浮梁县委书记胡春平表示。(文:蓝曦瑶  何毅 谭斌 图:邓小勇)

责任编辑:红祥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