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凉镇位于宿松县城北,属县城总体规划的站前区,县城一城两区中的一区,合九铁路、沪蓉高速公路、105国道三条主干线穿境而过,合九铁路客、货站座落于镇区之中,是宿松县南北交通的枢纽、安徽西南门户。
近年来破凉镇依托城郊优势,同城发展,相继创造出商品经济大合唱、农工贸一体化、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等一系列经验,大力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工程、农村新型社区提升工程、乡村文化兴盛工程和农民多渠道增收工程,推动生活社区、生产园区、生态景区共建共享,以生产为基、以生活为本、以生态为先,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创新探索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破凉模式”。
“大动脉”串联镇村大发展
道路,蕴含着新机遇;道路,昭示着大发展。
用脚步丈量天地,就是对路最贴切的认识,聚焦当下,交通的发展早已成为大发展进程中的“刚需”。在破凉镇,交通是发展带上的重要一环。近年来,这方土地正经历着交通蝶变。
宿松县高速出口正在北移至破凉镇新耕村,与新105国道和249省道交叉串通,破凉镇真正实现了城市新区交通枢纽地位。
宿松互通立交迁移新建工程位于G50沪渝高速高界段,涉及改造G50沪渝高速主线1440米,新建匝道2549.683m,互通采用“B型单喇叭”型式,采用A匝道上跨主线的单喇叭方案,接S249线。项目设主线桥2座,匝道桥2座,匝道收费站1处。主线设计速度每小时100公里,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目前主体工程开始进入收尾阶段。与此同时,新105国道和249省道升级改造工程均集中在破凉镇范围内,工程正在快速推进,很快全线竣工。这三大县级重点工程与县城在交通上实现了无缝对接,为全县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一条路,一头连着民生与民心,一头连着党委、政府的关心。破凉镇2020年扩面延伸工程涉及9个村,总计40条道路,总里程15.133公里。
“把环村道路与精准扶贫、旅游开发融合发展,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带去了人气、财气,也为党在基层凝聚了民心。”已经在破凉镇黄大村挂职扶贫六年多的芜湖市干部郎文深有感触地说。
破凉镇围绕“联通”构建内通外联的高等级公路网,围绕“畅通”构建通行便捷的乡村公路网,随着交通设施的上档升级,一张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公路交通网络初步形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
与此同时,镇村两级还对新出现的“畅返不畅”、“油返砂”等病害线路,进行全面整治。深入推进“交通扶贫+产业”融合发展,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如雨后春笋,放心路、放心桥层出不穷。
查缺陷、补短板、抓巩固、谋长远,破凉镇公路“补针点睛”行动有声有色,一条条公路串联起镇村大发展。
“含绿量”就是发展“含金量”
风景秀丽的黄大湖水库,是宿松县蓄水量排名第二的人工湖泊,碧水青山、如诗如画。
“含绿量”就是发展“含金量”。2012年年底,42户茶农一起注册成立了黄大村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白茶。目前合作社已有800亩龙井茶园、1600亩白茶茶园,茶叶加工厂也投入使用,实现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同时还辐射到花凉、先觉、车河等邻村。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专业合作社+农户+股份”的形式,通过二次分红和股份分红,“以社带户”提高贫困户收入,形成了茶叶产、供、销一条龙产业链,为社员提供了更多的致富路径。
黄大村背靠大别山,海拔600米的山上,云雾缭绕,得天独厚的山林、丘陵、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为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理想场所。
合作社采用“密植蓬生茶园”和“高等条植茶园”,实行无性繁殖茶苗移植技术。合作社对茶园规划、建设、管理是成片连块开发、统一品种、统一种植、统一技术管理。
茶产业是黄大村主导产业,也是该村贫困户和茶叶合作社社员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途径。近年来,黄大村一边扩大合作社规模,一边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两轮”驱动,让全体村民享受到合作社带来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给予的红利。
60多岁的村民杨连生是合作社社员,4口之家,曾经是典型的因学致贫贫困户。他在茶厂务工,年收入超过两万元。妻子则是摘茶、晒茶、施肥、剪枝,每年也有3000元的收入。2016年顺利脱了贫。
“山区农村产权制度的改革激活了沉寂多年的农村生产要素。处于山地丘陵地带的破凉,把荒山这一最大资产变为发展资本,从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入手,让群众成为乡村振兴主体,构建起了千姿百态的乡村创意产业集群,走出了自己独特的发展之路。”破凉镇党委书记王硕华说。
有了经济发展,就有了建设底气。黄大村2018年开始建设省级中心村,现在的景致是:宽阔又整洁的马路、配备着各种健身娱乐设施的居民健身广场、不逊于城里超市的群众服务中心、农家乐、卫生室、学校等配套设施围绕在周边,怎么看这里都不像是一个坐落在山坳坳里的农村。
“现在的生活别提多便利了,有事在家门口的服务中心就能办理,买东西有超市,看病有医疗室,孩子上学也很近,闲下来还可以到健身广场去休闲娱乐。在这里生活心里特滋润。”村民张礼兵说。
“开门可见山水,下楼可寻乡愁”、“含绿量从未饱和”、“肺活量不断扩增”。这是黄大村生态宜居的环境写实。良好的生态,就如同一枚墨绿色的磁石,被吸引来的,有安居者、创业者,也有旅游者、休闲者。这份巨大的吸引力,是践行“两山理论”释放的生态红利,也生动演绎着从“生态美”到“百姓富”的绿色发展路径。
“
村村都是景区,户户都在画里。
美丽乡村,造就美丽环境、带来美丽经济、提升精神面貌。
“以前山上荒秃秃的,现在村里满是花卉苗木,全村处处是景,赏心悦目。”雪镇村村民苏爱兰高兴地说。
苏爱兰喜欢唱歌、跳舞,她组建起了一支二十个姐妹参加的舞蹈队,载歌载舞中是对快乐生活的最好表达。
这是“邻聚力”带来的“微确幸”,雪镇村地处丘陵、区位偏僻,曾是典型的“脏乱差、烂摊子村”。看到邻村都在着手建设美丽乡村,群众也有了最迫切的愿望,一定要将雪镇建设得越来越好。
“我们立足村情村貌,努力彰显中心村特色和品味,做到不推山、不砍树、不填塘、不毁古建筑,做好含山纳水、显山露水、依山傍水文章,确保美丽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雪镇村党总支书记张方平说。
打造田园综合体,栽种苗木形成天然氧吧,一个村庄就是一座花园。
和雪镇村一样,对桥村早一年开始启动省级中心村建设,该村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打造“精品村”的“升级版”。
“现在群众富裕了,丰富精神生活就是首选,这是口袋脑袋共同富裕。”对桥村党总支书记陈洪桂说,村庄美了,最幸福的莫过于村民们。
一村更比一村美,一村更比一村好,在破凉镇,形成了村村相比、相互竞争的良好局面。
“以前都向往着搬到城里去住,但现在乡下的日子一点都不比城里差,挣的钱不比城里人少,花销还小,住在风景区附近,空气还新鲜。这种好日子,城里人拿楼来和我们换,我们都不愿意呢。”黄大村村民张礼兵的话出自肺腑,此前他一直居住在县城,看到家乡越来越美,他又回到乡下。
“在家门口干活,吃住都在家里,没有太大的花销,工资基本上都能攒下来,下班后还能到健身广场上去锻炼锻炼,搞搞休闲娱乐,生活别提多恣了。”张礼兵说。(文/司舜)
责任编辑:红祥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