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炼红省长检查指导九合联圩防汛抢险工作
(易炼红 左一 万怡国 右三)
7月18日上午11:50,在水科院防汛抗旱工作群里,突然传来了一组易炼红省长检查指导九合联圩抢险工作的照片,群里瞬间哗然,纷纷点赞。突然有人在群里问:“我们院里驻九合联圩的防汛专家在现场吗?”“站在易省长对面穿黑色Polo衫的那个就是我们院的防汛专家万怡国,他刚向省长汇报完九合联圩的险情!”我们放大照片,一阵唏嘘,万怡国整个人被晒黑的大家都差点没认出,右脸的一大块白斑,细看还能捕捉到皮肤晒伤后翻起的一层层不均匀的皮屑……
主动请缨赴一线
九合联圩抢险现场(万怡国 左一)
7月11日10时,省防指启动全省I级防汛应急响应。7月12日,省水科院全院干部职工郑重请战。当天,万怡国就接到省水利厅紧急通知,立刻奔赴永修县九合联圩抗洪抢险。
“从7月3日18时江西省防指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开始,我就做好了24小时待命的准备,随时奔赴防汛一线!”
九合联圩地处鄱湖之滨,坐落于修河尾闾,全长42.8公里,由九合圩和恒丰垦殖场的罩鸡圩组成,圩区东临鄱阳湖、南临修河主流,西为王家河,北为杨柳津河,是四面临水的封闭防洪圈。7月8日,受连日暴雨和长江上游来水的叠加影响,鄱阳湖水位一路走高,永修站水位最高点达23.62m,超1998年水位最高历史记录。长时间的高水位浸泡,使得堤身泡泉、渗漏、散浸等险情接连不断。
彻夜鏖战护堤坝
测试水温判作判断(万怡国 右一)
7月13日凌晨1:00,刚准备入睡的万怡国就被清脆的手机铃声惊醒。
“万工,你快到堤上来,木头塘这边有很多泡泉群、渗漏……”还没等电话那头说完,万怡国已经麻利地换好衣服鞋子直奔出险现场。
“堤脚有一处集中渗漏!”“这边有两处管涌!”“这边出现局部塌坑!”……
“快!这边先铺上卵石堵住出水口!”“你们这边挖沟的时候注意要挖直线,不要挖成S形!”由于出现点太多,万怡国一直奔走于各个出险点,不停地试水温、做判断、提方案,检查之前的险情是否处置到位……
盛夏的夜晚十分闷热,蚊虫密集,豆大的汗珠顺着万怡国的额头不停地往下掉。他没有时间擦汗,他奔走在堤上,胶鞋溅起的泥泞打在了他的上衣、胳膊和脸上,一束束电筒的光芒照亮所有忙碌的身影,他们一刻不曾停歇,直到朝阳升起,直到烈日当头。
至7月13日上午,九合联圩木头塘段共处置渗漏、泡泉、漏洞和局部塌坑等险情共计30余处,经过13个小时的彻夜鏖战,终于在13日13:00抢险成功。
虚心求教显担当
省纪委马森述书记来九合联圩木头塘段检查指导防汛工作
(马森述 右二 万怡国 右一)
7月13日的木头塘段始终不平静,除了出现大量泡泉、渗漏、散浸等险情,最严重的是连续出现了三个较大的堤身漏洞,泥水一直向外翻涌。
万怡国绕着这三大漏洞来回走了三遍,反复测试水温,判断险情来源。他边指导大家进行上游培土、垒筑反滤围井,边仔细观察漏洞水流状况。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漏洞出水虽然减小,但反滤围井内的水泡依然夹杂着许多泥沙。万怡国估摸着是水压处理还不到位,立即给院总工吴晓彬去了视频电话,虚心请教。
“这三大堤身漏洞距离很近,你要把它们当做一个整体来对待。上游培土一定要到位,要加厚;反滤围井的土围挡可以做大一点,适当加高一层,平衡水压……”万怡国一边听取吴晓彬的指导,一边着手改进。
又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奋战,已到正午时分,万怡国蹲在反滤围井边,焦急地等待,终于看见清澈的水缓缓流出,水量也是逐渐减小,这个险情到下午基本稳定,出水量很小。
“遇见这样大的险情我一般先进行应急处理,一旦发现处理不到位我便会立即请教吴总工。他是我们院里的‘首席’防汛专家,经验丰富,成功概率会提高很多。”万怡国虚心的说道。
截止7月18日,九合联圩共发现87处险情,其中已处置完成87处,在上游培土段和风浪大的地段共铺设防浪布堤线约4.1公里。万怡国几乎整天都待在堤坝上,除了应急抢险,就是巡逻查险,不论是在烈日下,还是在暴雨里,只要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乘风破浪的“追险人”!(文/吴礼玲 图/胡国平 董建良)
责任编辑:红祥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