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利坚合众国发生经济危机,殃及世界各国特别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造成工商企业大量倒闭,失业人员剧增,社会经济生活显现出极大的混乱和动荡,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广大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也出现了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相当数量的工人失业的不良局面,当前,迅速挖出这次经济危机的“恶根子”,做到心中有数、坐怀不乱、沉着应对,及时跳出这次全球经济危机的“臭粪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急任务。
一、彻底肃清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流毒,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地位毫不动摇。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我们从理论高度认识和研究资本主义的经济科学,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理论指导。一段时间以来,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与研究中,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影响上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地位被削弱和被边缘化,已成不争的事实。在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中,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现在好像成为了主流,很多学生自觉不自觉地把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看成我国的主流经济学。据一些高校教师反映,学生听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都觉得好笑。在中国这样一个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学生嘲笑马克思主义的现象很不正常。有人认为,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是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一些经济学家也公然主张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应该作为我国的主流政治经济学,来代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地位。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经济研究工作和经济决策工作中都有渗透。对这些不良现象我们必须高度警惕、坚决抵制、彻底肃清。
二、认真重温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重要论断,挖出此次经济危机的恶根子、总根源。
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南京财经大学教授何干强指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衍生的资本金融化、虚拟化及金融市场中投机、赌博和欺诈的盛行的论述,对于解释当前危机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发生异化与扭曲,经济危机就有了爆发的可能。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关于危机理论的论述十分耐人寻味:“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消费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河南大学教授巫继学认为,虚拟资本无节制地背离实体经济是危机爆发的根源所在,财富分配的两极分化,高科技带来的效益被少数人获取,是爆发的深层原因。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是马克思立足于唯物史观,运用矛盾分析方法,从生产(供给)、交换(市场)、消费(需求)到社会经济制度对经济危机的成因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
马克思认为危机源于“生产过剩”。这种过剩不是绝对过剩,而是相对过剩。这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的深刻矛盾,这种生产过剩不可避免,并直接引发资本主义世界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可谓资本主义的“原罪”。马克思由此断言,只有消灭资本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避免经济危机。
三、严厉批驳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危机的错误谬论,为我国避免经济危机探寻道路。
凯恩斯主义:已故美国共产党名誉主席福斯特曾经说过:“凯恩斯主义是垄断资本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总危机和衰落时期的基本经济学,因此,它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向马克思列宁主义挑战。”“对这个险恶的凯恩斯主义的每一个特点和每一个方面都必须给以充分的分析和打击。” 凯恩斯主义 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进入总危机时期,特别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之后,为适应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而产生的。凯恩斯主义的首创者凯恩斯,原来是英国剑桥学派马夏尔的门徒。当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发展到总危机时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经常性的大量失业,使得英国传统的庸俗经济学,以萨伊的“实现论”为基础的否认危机和失业的理论,已经无人相信。于是凯恩斯不得不承认危机与失业同资本主义制度有不解之缘。但是,凯恩斯在他的主要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却认为危机和失业的真正原因,不是资本主义的本性,而主要是人们有把收入的一部分储蓄起来的心理倾向,于是个人消费品的需求减少,以及“资本赢利”的普遍下降,致使资本家投资兴趣降低,减少投资,从而引起生产资料的需求不足。他提出的对策是降低工人的实际工资,减低利息以提高资本利润,举办公共工程,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以扩大消费。现在,凯恩斯的“理论”普遍地为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学界及政府当权者所接受,而成为当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说中的主要流派。凯恩斯学派的重要代表者,有英国的哈罗德、罗宾逊夫人、卡尔多和美国的汉森、哈里斯、塞缪尔森、杜森贝、穆迪格里尼等。在他们之间又形成了支流,即:(一)以哈罗德与罗宾逊夫人为中心的“经济成长论”,(二)以塞缪尔森为中心的“景气循环论”,(三)以汉森为中心的“长期停滞论”,(四)以杜森贝、穆迪格里尼为中心的“消费函数论”,等等。凯恩斯学派的共同特点是,承认资本主义发生失业与经济危机的事实,但是,他们承认这一事实的目的,只是为了垄断资本的利益,由国家进行经济干涉的借口。其实质仍是替即将崩溃的资本主义制度狡辩。
西斯蒙第:西斯蒙第则阐述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经济危机的必然性,这是西斯蒙第的科学功绩。但他并不了解产生经济危机的真正原因,而把它归结为消费不足。西斯蒙第强调生产应服从于消费,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和目的。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无限的扩大,但由于不合理的分配制度,使劳动生产者收入不足,从而使国内市场日益缩小,产品实现受到阻碍,导致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必然爆发。西斯蒙第还认为,今年的产品是以去年的收入支付的,在生产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今年的产品总是超过去年的收入。生产和收入失调所表现的消费不足更为严重,经济危机更是不可避免。西斯蒙第不了解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错误地认为是由于消费不足而产生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使经济危机成为不可避免。 西斯蒙第试图建立符合于小生产者利益的社会以代替资本主义社会,他把宗法式的农民经济和城市手工业理想化,并把它和资本主义经济对立起来。但他并不想完全回到中世纪状态中去,他要求用宗法和行会原则来组织社会经济,以节制资本主义社会。他希望把城乡中的资本主义企业都分散成为数众多的小农场和小作坊。为了实现他的理想,西斯蒙第求助于法律。他要求法律在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实行“完全合理的裁判”,要求法律促进遗产的分散,保证工人能够分享利润。西斯蒙第认为,这样一来私人利益就有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由私人利益而给社会带来的不幸就可以得到弥补。西斯蒙第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一些矛盾,论证了经济危机的必然性。但他试图恢复小生产所有制关系,则是空想的和反动的。
杰芬斯 :19世纪70年代英国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杰芬斯(1835—1882)提出“太阳黑点论。”他把经济周期性危机说成是由于太阳周期性出现黑点所造成的。他认为,太阳黑点周期性的出现,会使气候发生变化,影响谷物收成,从而引起整个经济混乱。杰芬斯的太阳黑点论从根本上否定了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不是社会原因,而是自然原因,他的这种反动谬论至今仍有市场,必须坚决抵制和肃清。
哈贝马斯的“信仰危机论”:哈贝马斯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国家的干预,尽管经济危机并非不存在,但已不是危机的主体,危机的主体已转移到文化—意识形态方面,主要表现为人民群众失去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忠心、信仰和献身精神,对它的合法性充满怀疑。所以,并非当代资本主义的根基,而是它的精神出现了问题,即支配其机体运作的机关出现了病象,具体表现为“客观力量剥夺了主体(晚期资本主义——引者注)在正常情况下所拥有的一部分自主权”(注: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波士顿,1975年,第1页。)。因而,只要诊疗正确及时,“危机的解除,能使陷入危机的主体获得解放”(注: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波士顿,1975年,第1页。)。哈贝马斯的用意是如此明显,甚至资产阶级学者也看得一清二楚。如J.柏尔格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哈贝马斯从杜克海姆传统意义上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现象说成是‘病态’;而不是从马克思传统意义上把这些现象说成是‘危机’,并非偶然。危机或者导致衰亡,或者导致净化,净化是‘自我净化’,衰亡是‘自我衰亡’。病态可以继续存在,或者被外在所阻止。病态作为发展中的错误,本身是可以更正的。” 哈贝马斯通过欺骗和迷惑人民大众来为病入膏肓的资本主义制度“牺牲”、“埋单”的企图是不能得逞的。
勃兰特的生态危机论:与哈贝马斯完全相同,不过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根本制度前提下,对其进行局部的改良。所不同的只是,勃兰特将资本主义危机弱化为工业社会危机,从而实际否认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危机,特别是那种来自它自身内部的、必然会导致它走向灭亡的社会经济危机。勃兰特的这种立场是一种典型的民主社会主义立场,他将资本主义是否合理的问题,交由社会党人所谓的正义感来判断,将克服资本主义弊端当成一种伦理要求和道德命令,抽象化为一种单纯的、空洞的道德理想。因此,这种理论的错误和空泛是十分明显的。
具有很大迷惑性的信用危机论:对于经济危机问题,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危机仅是信用市场的危机,是金融危机,否认实体经济领域生产过剩导致经济危机,对于所谓的“金融危机”的诱发原因说成是次贷危机,于是也就有了“监管不力”等说辞,如此荒诞的理论主要想达到两个目的,一是企图掩盖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否认生产过剩,否认分配不公,力图人们不去怀疑、不去摧毁资本主义制度;而是企图把经济危机的罪责强加给广大民众特别是无产阶级,诬陷无产阶级大众不讲信用、欠债不还,导致“次债危机”,从而导致金融危机,从而再传导实体经济出现危机,而资产阶级金融家最多承担一个“监管不力”“过于贪婪”的责任。对于信用危机论,看似有些道理,实质上完全是一片胡言,第一,如果说所谓的金融危机是次贷危机引起的,次贷危机是借贷人提前消费不讲信用无力还贷引起的,试想一下,借贷人为什么会选择“贷款过日子”的生活方式呢,有些人会认为是赶时髦、观念超前,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则是这些借贷人一是被资产阶级贪图享受、及时行乐、我行我素的腐朽堕落的意识形态硬拉下水,二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剥削性制度使得广大劳动者被资本家剥削的所剩无几,实际工资根本无法一次性购买住房等生活必需品,选择分期付款是唯一的办法,但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就业的极端不稳定性导致了收入的不稳定性,如此一来,便出现了所谓的信用不良、次贷危机,但是,与此同时,贪得无厌的资本家并没有停止生产昂贵的消费品,也不会廉价出售,于是便有了“一边有人把牛奶倒进大海,一边有人忍饥挨饿”的奇怪现象,归根结底,还是生产过剩导致经济危机。
关于所谓的市场行情分析理论:一些资产阶级学者天真的认为,依靠所谓的市场行情分析,依靠市场调研、数据统计等手段可以合理安排生产,从而避免出现生产过剩,避免经济危机,这种说法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但是,仔细想一下,任何一个市场行情研究机构即使可以分析出市场的总需求数量,但是它能预料到会有多少新生的企业吗?能预测到哪家企业会增添多少设备扩大多少生产能力吗?总而言之,市场行情分析,只能预测市场需求,不能预测生产增量,最终也是经验主义的产物,只能是主观的预测,不是客观的依据。当然,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则完全能够解决“生产过剩”的问题,实际上也就不会出现生产过剩。
当然,我国现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果能够加强宏观调控,科学引导企业合理安排生产,并杜绝乱上项目和重复建设,在物价方面坚决按照平价销售、兼顾价值规律的原则,严查暴利和价格欺诈行为,与此同时,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国经济还是可以避免生产过剩,避免经济危机的。
责任编辑:红祥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