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积极与受助儿童家属沟通联系)
“我与这些孩子们度过的时间远远超过了我自己的孩子,但只要孩子们安全健康,这都值得。”广州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服务组的工作人员说。据悉,目前广州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实行封闭管理,工作人员化身为“卫生监督员”、“保安叔叔”、“超级保姆”、“兴趣课老师”“知心姐姐”,与孩子们一起,渡过疫情。
他们是唠叨的“卫生监督员”。
“外出记得戴口罩”、“进门一定消毒手”、“时时勤洗手、天天多喝水”、“要经常开窗通风”、“要注意个人卫生”——服务组的工作人员们变成了孩子身边唠叨不停的“卫生监督员”,时刻监督提醒孩子们做好清洁消毒,不敢有丝毫的掉以轻心。
“为了保证孩子们的健康,一定要多提醒、多监督、多注意,啰嗦一点也在所难免。”孩子们嫌烦,服务组的工作人员们可不嫌烦,因为他们都知道,每多唠叨一句,就为孩子们的安全防护多增加了一分。
他们是操心的“保安叔叔”。
儿童安全是临时监护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就像看自己的孩子一样,时时刻刻都要盯着,说不操心是假的。”一名工作人员苦笑着说。孩子们出门有没有乱跑,住一起的有没有争吵打闹,会不会偷偷从球场带石头铁枝一类的危险品回宿舍,有没有半夜不睡觉跑到厕所玩水……都是工作人员需要不断确认、不断检查的事情。还有排查宿舍区所有生活设施和电器、消防器材,做好日常维护,这些繁杂琐事,都需要在24小时之内不停地反复地做,也正因为服务组工作人员的多操心,在未保中心生活的孩子们才能让人放心。
他们是忙碌的“超级保姆”
占据工作人员日常工作最大部分的,便是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事宜。每天早上7点半,早早起来的工作人员们就要开始一天的日常:自己量好体温,带好口罩,叫醒孩子们,带他们去洗漱;消毒水拖地,洗厕所,消毒所有门把手;给所有孩子量体温,正常孩子一日三次,隔离期孩子两小时一次;天气好的话,给孩子嗮被子洗床单;给年龄小的孩子梳头、洗澡、剪指甲;晚上给所有的孩子们盖被子……琐琐碎碎,就是临监部服务组“超级保姆”们的普通日常。
他们是全能的 “兴趣课老师”
(工作人员组织孩子们开展文化活动)
疫情期间,学校一直没有开课,约定来上课的老师无法前来。为了丰富孩子们的课时生活,临时监护部的工作人员们组团上线,浑身解数施展十八般武艺,摇身一变成为孩子们的“兴趣课老师”,陪孩子们阅读、下棋,带孩子们学跳舞,画画,陪孩子们跳绳,踢球。“现在是疫情特殊时期,正常上课的条件可以缺少,但对孩子们的教育和陪伴可不能缺少。虽然大家都不是专业的老师,但上起课来,我们可都是认真的。”一位工作人员如是说。
他们是温柔的“知心姐姐”
孩子们住在一起,特别是滞留的孩子们大多比较调皮,常常会有争吵,哭闹。“断不完的官司,说不完的好话。”工作人员笑着说。有的孩子不愿意被隔离,跑到厕所打湿衣服,穿着湿掉的衣服不肯换。有的把同住的年龄小的孩子的零食抢掉。还有的孩子因为疫情滞留而心情低落。面临各种状况,工作人员还要担起“知心哥哥”、“知心姐姐”的角色,不恼不怒,耐性倾听他们的心声,积极回应他们的需求,调节矛盾,安抚情绪……
这些与孩子们一起的工作人员们,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在最平凡的岗位上,埋头苦干,任劳任怨,化身成孩子们需要的种种形象,化身为平凡天使…… (文/陈树洁)
责任编辑:红祥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