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葡萄大量上市,价格相对低廉,很多自酿葡萄酒爱好者又开始跃跃欲试了。在他们看来,自酿葡萄酒真材实料,既纯正又安全。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因饮用自酿葡萄酒导致风险的案例不绝于耳。早在2014年,湖南的张先生因喝自酿葡萄酒中毒,险些双目失明的案例就广泛被媒体报道。2015年8月24日,徐州的冯女士在自酿葡萄酒的过程中容器突然发生爆炸,并将8岁女儿的手臂炸伤。专家指出,自酿葡萄酒容易被杂菌污染,甲醇含量也不可控,而且存在容器爆炸的风险。
风险一 :易导致杂菌污染
尽管市场上有很多选择,但一些消费者仍会自酿葡萄酒。因为他们觉得自酿葡萄酒从原料到过程都能自己把控,没有添加剂,酿出来的酒更纯正安全健康。
不过,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专家委员会成员、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阮光锋表示,自酿葡萄酒存在安全风险。其中最大的安全问题在于可能存在的杂菌污染。不同于工业生产的葡萄酒,家庭自酿酒在酿造过程中没有严格的灭菌操作,如果混入杂菌,会破坏葡萄酒的正常发酵,不仅影响酒的口感,更严重的是,杂菌很可能在里面生长,从而产生有毒物质。而这也是自酿葡萄酒普遍存在的问题。
同时,阮光锋指出,家庭酿酒所使用的酵母品种不一定能耐受较高浓度的酒精,因此最终得到的葡萄酒酒精度也可能不够高,不足以抑制杂菌生长,增加了安全风险。
风险二 :甲醇含量不可控
此外,自酿葡萄酒还可能存在另一种安全风险因素——甲醇。作为一种无色、易挥发、有酒精气味的液体,甲醇具有较强毒性,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影响较大,能损害人的呼吸道黏膜和视力。新闻报道中不时出现饮用假酒导致失明的案例,失明正是甲醇中毒所致。
阮光锋表示,由于植物细胞壁中含有果胶,在发酵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甲醇。工业化生产葡萄酒时,一般会通过前处理、改良菌种和改善工艺等方法来降低甲醇含量,使酒中甲醇的残留量更可控,符合相应的安全标准。而家庭自酿葡萄酒,由于受技术条件、知识水平的影响,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减少甲醇的产生。因此,自酿过程中的甲醇含量往往不可控,风险更高。
风险三:可能爆炸
针对自酿葡萄酒易存在的众多问题,原国家食药监总局曾发布《关于自酿葡萄酒的消费提示》警告称,自酿葡萄酒密封容器有爆炸风险。
业内人士表示,酿葡萄酒的本质是葡萄汁里的糖分在酵母菌作用下,转换成二氧化碳和糖分。由于家庭发酵难以控制温度和发酵速度,如果二氧化碳没能及时排除,就会在密封的容器中形成较高的气压。而且家庭酿酒缺乏专业的容器,普通的玻璃瓶、塑料瓶等容器较难承受较大的压力,因此可能容易发生爆炸。
责任编辑:红祥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