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10月22日讯 走进辽宁营口的辽河老街,游客们不免会感到好奇——不少油坊、绸缎庄等传统中式作坊挂着红砖壁柱的“洋门脸”。如今,这些中西合璧的商铺多已成为供游客参观的古建筑,但它们同时也是营口对外通商的历史见证。
事实上,辽河老街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商业街,也是营口经济和文化的发祥地。作为东北最早的对外通商口岸,营口于1861年面向世界开埠,一时之间,辽河老街两旁商铺林立、中西方商贾云集,成为中国北方粮油、药材的集散地。
历史上的辽河大街由西大街、永世街、东大街相连而成,全长3公里——如今的辽河老街是其中的西大街,全长1.3公里,占地面积达10多万平方米,左右两边有近百年的近代建筑31处。永和祥油坊、西市邮局、惠民医院、永泰昌绸缎庄、公益银号、东北染厂……这里的建筑形式多样、用途各异,尽显中西合璧之美。
此外,辽河老街也尽显河海文化中的商业属性,建筑多是前店后库,门面临街,后库枕河,适于货物进出上的水运方便。
特殊的地理、历史条件赋予了辽河老街开放包容的文化内涵,也成为东北早期对外开放的缩影。如今,为了保护和传承文化,营口市有关部门正开展对街区内供水、排水、供电等设施的全面维修,并对古建筑进行全面维护修缮——辽河老街旧貌换新颜,正在逐渐成为营口开放的引航灯。(文/高爽)
责任编辑:红祥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