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日前,武警部队制订了纠治“五多”和“痕迹管理”问题的“双十条”措施,号召各级要抬高政治站位,切实站在坚定维护核心、坚定看齐追随的高度,做到严抓严治、常抓常治、务求实效。各级只有深入扎实地纠治“五多”和“痕迹管理”等问题,才能真正把官兵从一些无关战斗力建设的事务中解放出来。
工作留痕作为一种工作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我们掌握工作进展情况,理清工作思路。但如果一味追求痕迹,就会出现为了留痕而留痕,甚至突击“补痕”、无中“生痕”等现象,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新的形式主义。当前,有的基层单位政治教育笔记抄得工工整整,内容却没有走心入脑;有的为了迎检,一味复制粘贴教育计划,却与本单位实际严重脱节;有的认为,一项工作方案有了、照片拍了,就是工作落实了,而不注重实际效果。这样做造成的结果就是,职责在看似履行中不履行,工作在看似落实中不落实,这与工作务求实效的导向是背道而驰的。
问题在基层,根子在机关。个别单位和个人过分注重工作留痕,与上级不科学的“痕迹管理”和评价工作只看“痕迹”的错误导向有着很大关系。有的领导机关检查工作热衷于听汇报、翻本子,一味以照片、文字、视频等资料作为工作落实的凭证,检查工作沉不下去、落不到底,这就导致有的基层单位工作虚头巴脑,但各种记录应有尽有,因此获得上级表扬;有的单位工作开展扎实有效、落实严格,但因缺乏相关资料“证明”,最后反倒挨了批评。有的领导机关、业务部门负责人甚至把“工作留痕”当作体现自己工作成绩的重要依据。领导和机关过分强调留痕,就会导致基层单位事事留痕迹、天天留资料,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终影响单位建设和发展。
要做到重“痕”更重“绩”,减少重复频繁的检查,看“显绩”还要看“隐绩”。对于党委机关和一线带兵人来说,决不能把心思和精力用在“留痕”上,更不能把“痕迹”当“政绩”,必须通过大量实而又实、细而又细的工作,取得实打实、硬碰硬的政绩。当务之急是要聚焦备战打仗,及时纠正错误的评判导向,真正把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立起来、落下去,坚决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症痼疾开刀,打好破除和平积弊攻坚战,引导各级真正把心思和精力用在谋求实绩、真抓落实上。(孙怀轩)
责任编辑:红祥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