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大学生社会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号召,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三下乡”活动精神,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机电与建筑工程学院“同心圆”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基层一线,于7月9日在铜鼓县西向村,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发展,用青春智慧服务地方建设。
探秘林下“双生金”,绿野寻踪增学识
实践队首站奔赴西向村独具特色的黄精种植基地。迎着晨曦,队员们不畏山路崎岖,翻山越岭,抵达绿意盎然的基地。基地管理员肖海热情接待了师生一行,并做了详尽的介绍。大家了解到,该基地采用的是科学高效的“林下经济”模式——上方是葱郁的茶树层,茶树间隙及周边则精心种植着珍贵的中药材黄精。肖海耐心讲解了黄精项目的整体发展规划、市场前景,以及茶树和黄精共生共长的生态种植技术和日常管护要点。队员们近距离观察两种作物的生长状态,直观感受到了科技赋能农业、生态循环发展的魅力,对现代农业的精细化、立体化有了深刻认识。
品味醇香承非遗,追寻红脉铭初心
下午,实践队开启了西向村的文化寻访之旅。第一站来到村中的酿酒坊,沉浸式体验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戴氏龙虎斗酿酒工艺”。队员们认真聆听传承人的讲解,观察传统酿酒器具与工序,领略粮食酿化为琼浆的古老智慧,感叹于百年传承的匠心独运。随后,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前往红军十六军军部七师三团驻扎地旧址——西向村戴家老屋。在这座历经岁月洗礼的古朴建筑中,队员们仔细观看历史图片与实物陈列,认真研读介绍资料,追溯革命先辈在此浴血奋战的光辉足迹,深刻感悟红色江山的来之不易,接受了一次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洗礼。
绘就宜居新图景,专业助力焕新颜
实践队中,来自建筑工程技术等专业的同学们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紧密结合西向村当地传统民居特色和村民对改善居住环境的现实需求,开展了“民居改造与设计”专题调研。他们手持图纸与测绘工具,穿行于村落巷陌,实地考察房屋结构、布局、材质,记录建筑细节和文化符号,同时与村民们亲切交流,深入了解他们对居住空间功能、风貌提升等方面的具体想法。同学们将课堂所学应用于实践,力求在尊重地域文化的基础上,为西向村未来的民居更新与环境美化提出兼具实用性、美观性与文化延续性的设计思路和初步方案,以期用专业技能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实践砥砺青春志,同心聚力促振兴
充实而富有意义的一天,在夕阳余晖中落下帷幕。“同心圆”社会实践队的青年们用脚步丈量土地,用智慧服务乡村,在林下经济的探访中汲取知识,在非遗技艺的体验里感受传承,在红色基因的浸润下坚定信仰,在专业实践的沃土上施展才华。此次西向村之行,是响应国家号召的生动实践,是学院育人理念的实际体现。它不仅拓宽了队员们的视野,锤炼了意志品质,更为重要的是将青春的活力、知识和汗水洒在了希望的田野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同心同向,服务地方”的实践队宗旨,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了机建学子的青春力量!未来,他们将继续砥砺前行,用奋斗描绘新时代青年的精彩画卷。
(作者:黄海,周菲鑫;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机电与建筑工程学院)
责任编辑:红祥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