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滚动

创新推进红色基因传承 发展中国新型政党制度

发布时间:2025-04-07 15:57:5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重要的基本制度,是我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法宝。红色基因传承为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提供历史自信、道路自信和创新源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好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是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有效途径,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积极的时代意义。

红色基因传承与发展新型政党制度的逻辑探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与发扬、中国共产党广泛团结各界联合开展革命和建设等历史条件的相互作用,为红色基因产生和传承提供了社会土壤。红色基因与新型政党制度同根同源、相亲相近,红色基因传承为新型政党制度发展提供精神力量,新型政党制度发展为红色基因赓续传承提供强劲动力,红色基因传承与新型政党制度发展具有逻辑统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一)红色基因传承为新型政党制度发展提供了精神力量

红色基因和新型政党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根植于中国共产党带领包括各民主党派成员在内的全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传承红色基因和发展新型政党制度,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共产党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领导者,也是新型政党制度制定、执行和发展的领导者。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永葆本色的生命密码,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定海神针”。红色基因传承是强化新型政党制度发展的领导力量。

(二)红色基因传承为新型政党制度发展夯实了民主本质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黄炎培、沈钧儒、李济深等老一辈民主人士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共同宗旨,与共产党一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作出突出贡献。中国人民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使得红色基因拥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广泛的传承主体。新时代新征程上,要传承红色基因中永葆初心、担当使命的人民情怀,传承团结民主、同心同德的宝贵精神,坚守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质,不断发展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红色基因引导党内外人士加强构建人民情怀的精神世界,以为民之心,聚团结之力,发扬民主精神,指引新型政党制度发展方向。

(三)红色基因传承为新型政党制度发展增进了互信基石

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携手并肩,历经反帝反封建和民族解放等漫长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共同确立、发展与完善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具有鲜明的政党合作属性,促使执政党与参政党形成“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和谐关系。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互敬互信,为共同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未来而成为“好同事”,留下窑洞对、参加新政协、五老火锅宴等珍贵的红色记忆,形成永不磨灭的红色基因,凝结成基因宝库中的不朽经典。融合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休戚与共优良传统的红色基因,沉淀为协商互信的重要因子,是发展完善新型政党制度的精神法宝。传承红色基因,对于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政治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四)红色基因传承为新型政党制度发展坚定了道路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探索,蕴含着红色基因的独立自主精神和自由思想信仰,体现了红色基因所包含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精神内核,并以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推动红色基因深化发展。开国大典前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庄严宣告“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强烈地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历史使命感,也体现出多党合作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创立与任何国家所不同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新型政党制度,是我国独立自主谋求发展的体现。红色基因和新型政党制度,都是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精神密码,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拓展中得到巩固和深化。传承红色基因,发扬中华民族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自主精神,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精神支撑,也是发展新型政党制度的动力源泉。

创新推进红色基因传承赋能新型政党制度发展的实践路径

在推进红色基因传承赋能新型政党制度发展进程中,始终坚持守正创新,进一步挖掘红色基因对于加强政党合作的时代价值,形成思想共鸣,促进新型政党制度发展。我国八大民主党派成员总数超过130万人,并以其特有的社会面貌广泛联系各界人士,在宣传红色文化方面具有独特影响力。新时代,各党派勠力同心,赓续红色血脉,创新现实载体、打造数字化供给、夯实制度保障,汲取走向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加快新型政党制度发展的伟大进程。

(一)拓展红色基因传承的现实载体,为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注入精神动力

红色文化中的许多统战故事,展现了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感人画卷,以及共同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继承并发扬这些红色基因,以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为弘扬统战精神、宣传统战工作、发展完善新型政党制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具有积极的时代意义。当好红色基因的保护者、发展者、创新者、传承者,开发好、建设好、维护好红色基地,夯实和拓展传承载体,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为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二)探索红色基因传承的数字供给,为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依托民主党派人才密集、智力密集的优势,开展红色基因传承数字化工作,统筹推进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和数字运用工作。在党派参与红色基因传承工作中促进多党合作互动,更好地赋能新型政党制度发展。加强红色资源转化利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破除物理空间的局限性,激发资源活力。通过数字技术把深厚历史底蕴、丰富文化内涵的红色资源转化为新时代红色基因传承助力新型政党制度发展的技术支撑,使红色文化动起来、活起来,更好地发挥交流功能。通过前沿科技手段制造热点,用数字技术赋能红色基因传播,让红色文化以更直观的方式浸润民主党派心灵,促进多党合作的不断发展。

(三)创新红色基因传承的体制机制,为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提供长效保障

红色基因的世代传承,是一个促进政党合作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应体制机制。一是完善基因库开发机制,组织实施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工程,加强红色文化资源思想内涵的深挖与弘扬,不断丰富充实红色基因库。二是建立数字化工程激励机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红色资源数字转化,通过红色文艺精品、文献纪录片、红色出版物、红色主题展览等形式,生动展现党和国家的历史巨变、民族精神和多党合作成就。三是深化文旅融合机制,不断完善红色文旅产业体系,新形式、全方位、多主体开展红色基因传承工作,促进各政党间相知相亲相融。四是健全体系协调机制,将红色基因传承纳入“大统战”工作范畴,促进各环节各部门合作,夯实革命文化继承涵养促进新型政党制度发展的机制保障。 

罗见:江西省社会主义学院讲师、博士、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乐伟欢:北京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院(抚州)项目创新部副主任;民盟江西省委会参政党理论研究会理事。)

 

责任编辑:红祥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