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9日,江西省中药材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在"中国药都"樟树市举行。该共同体由行业龙头企业仁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及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共同牵头,联合政府部门、高校、科研院所及龙头企业共同组建,吸收南昌大学抚州医学院、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10所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等5所科研机构、以及江西普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30家上下游企业参与建设,旨在破解中医药产业升级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难题,打造"政校行企"协同创新平台。
作为全国中医药资源大省,江西拥有"中药宝库"之称,拥有1800余种药用植物资源,孕育了"樟帮""建昌帮"两大传统炮制流派,形成了以"枳壳、黄栀子、车前子、吴茱萸"(三子一壳)为代表的道地药材品牌集群。2024年全省中医药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中医药强省战略持续深化。然而,产业升级面临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产学研协同机制不畅等瓶颈。
破题之举:构建"四位一体"创新生态
共同体将依托当地政府部门,汇聚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江西中医药大学等12所院校,江中集团、仁和药业等20家龙头企业,以及省中医药研究院等5家科研机构,形成“政府统筹+院校培养+企业实践+科研转化”的“四位一体”创新体系。这是江西省首个中药材全产业链产教融合平台。牵头单位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杨帆介绍:我们学院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农业类职业院校,拥有中草药栽培与加工技术等4个省级优势专业,建有中药资源与开发中心等12个校内实训平台,与50余家药企共建产业学院,年培养中医药技术人才超2000人。
院校协同:打造职教创新“孵化器”,校企共生:培育产业升级“新工匠”
依托樟树千亿级中医药产业集群,共同体将建设“市域联合体”,重点攻关道地药材标准化种植、中药智能制造等关键技术。计划3年内建立10个GAP种植基地,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5万农户增收。"将推动‘药都’樟树从‘药材集散地’向‘全产业链标杆’升级。
院校协同:打造职教创新“孵化器”,构建“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贯通培养体系,与江西中医药大学开展“专升本”联合培养中药资源与开发本科专业人才。设立产学研创新基金,与省中医药研究院等共建重点实验室,建立科研成果转化收益的激励机制。
校企共生:培育产业升级“新工匠”,创新“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培养模式,共建现场工程师学院、樟帮炮制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发“智能制药”“中药质量检测”等10个模块化课程训5000人次,培育“懂工艺、精研发、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未来愿景:书写“中国中药看江西”新篇章
根据规划,共同体将实施“三大工程”,建设10个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开发5个“岗课赛证”融合国家标准,打造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示范区。力争到2028年,实现中医药产业人才供给匹配度达90%以上,关键技术研发成果转化超百项,助力江西中医药产业迈向万亿规模,这是江西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的重要实践。共同体将构建“产业出题、政府立题、学校解题、科研答题”的协同机制,为全国中医药产教融合提供“江西方案”。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副书记、院长杨帆表示:我们有信心将共同体打造为中医药产业升级的“加速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江西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新支点”。
随着共同体正式揭牌,一幅“世界中药看中国,中国中药看江西”的壮美画卷正在赣鄱大地徐徐展开。这个集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于一体的“超级平台”,正以产教融合之笔,书写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时代答卷,为健康中国战略注入强劲的“江西力量”。(吴小荣、方晨、彭冬林)
责任编辑:红祥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