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坚持感恩戴德知足常乐
做人要知恩图报,常怀感恩之心。当我们呱呱落地来到人世,从一无所知的婴孩到聪慧朝气的成年,每时每刻都在享受着大自然、亲人朋友和无数陌生人给予的一切,我们被爱紧紧包围着,许许多多的人都为我们的成长和生活奉献过、付出过。我们应该永远记住这所有的人和事、所有的爱和恩,感激这所有的一切。别人对我们有恩就要铭记在心,如果有能力的时候要记得用行动报答别人,因为别人曾经帮助过我们,而别人没有责任和义务帮助我们的,别人其实可以不帮我们的可是却帮我们了,所以对于来之不易的帮助我们要心存感激之情,不要做忘恩负义之人,最终落得个六亲不认的下场。快乐不断、幸福美满。懂得感恩的人容易知足,知足的人就会常感到快乐。所以人要坚持感恩戴德知足常乐。
九、坚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
人活在世上要正确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团队组织,不管什么事情要拿得起、放得下,明理豁达,切实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做人懂规矩,处事知分寸。在合作共事中加深了解,在相互支持中增进团结,形成团队的整体合力。当我们遇见原则性的问题,必须头脑清醒、找准方向,严守自己的心理防线;对那些无关痛痒、没有份量的琐碎小事没必要去理会、去计较、去纠结,这样做并不会影响我们的声誉,反而会让人感到我们大度亲和,更容易得到别人的认同。不过,在此我们首先要搞清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大事是指关系到国家与世界、全局与组织、人民与人类、别人与大多数人和涉及大是大非与立场方向等方面的问题及事情。小事是指涉及到自身与个人、局部与小团体利益的问题及事情。如,家族利益、家庭利益、个人利益即个人名誉、地位、金钱、权力的事就是小事。当我们界定了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之后,就应当抓大放小。对于工作中涉及到人民权益和社会利益的问题我们应当坚持原则不放松;而至于在工作中自已受到了误会或与领导同事产生矛盾时,只要不影响到工作,就应当多讲风格,这不仅有利于工作,还有利于单位团结。只要我们在工作中始终秉承一颗公心,在工作中,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就一定能把工作做好,将关系处理好。要尊重他人,尊重周围的同志,尊重别人的人格和劳动,特别要控制好繁杂的工作带来的急躁、烦躁、暴躁等不良情绪。要在平等交往中宽容别人,多学会换位思考,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多一些理解和包容,经常与同事进行沟通和交流,不断增进友谊,加深感情。要在干事创业中团结别人,汇聚众人的智慧和力量,心无旁骛,淡泊名利,一心埋头苦干,不计个人得失,做到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大事讲原则是指在涉及到国家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工作,以及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这些大是大非问题时,我们一定要坚持原则,旗帜鲜明,决不能含糊,更不可退缩,要敢于站稳立场,敢于拉下脸面。小事讲风格,是在一些涉及局部的、小团体的或个人的利益问题上,我们要发扬风格,相互谦让,不要斤斤计较。我们每一个人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按照政策法规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自觉地站在全局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必须时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断提高个人思想境界。只有这样,才能既坚持原则、把牢方向、驾驭全局,又谦虚厚道、淡泊名利、不计得失,真正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在大事面前,在关乎人民群众和大多数人利益的事情上我们就不能有一点的含糊,也不能感情用事,更不能凭个人的喜好处事,必须抛弃私心杂念,讲原则、顾大局,怀着一颗公心,严格按照政策法规办事,一点都不能马虎。否则的话,就会损害广大人民群众和大多数人的利益,损害国家和集体利益。牵涉到家庭利益、小团体利益、个人利益和个人名誉、地位、金钱、权力等小事面前就应该发扬风格,讲究气度,心胸宽阔,看淡名利,看轻得失,不斤斤计较,一切以维护大局利益为重。现实中有的人,在大事面前虽然也讲原则,但在小事面前却一点也不讲风格,个人利益、家庭利益、家族利益至上。更有甚者,在大事面前含含糊糊不讲原则,在小事面前斤斤计较不讲风格,在责任面前想尽一切办法逃避推脱,在利益面前绞尽脑汁、不择手段争取。正可谓:有事就让、有利就上,将“厚德载物”四个大字抛诸九霄云外,一点风格也不讲,一点形象也没有,实在招人鄙夷。一个公司、一个团队,假如从上到下都本着“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的话,上下级之间就没有不和睦,整体就没有不团结,事业就没有不发展的道理。俗话说“家和万事兴”。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团队乃至一个国家无不如此。不能想象一个“窝里斗”的家庭,内哄四起的公司,内争内斗不断的国家会有什么好日子,能繁荣到哪里去。只有和睦的家庭,团结的公司,和谐的社会才可能走向富裕,走向繁荣。而要达到和睦、团结、和谐,起决定作用的在于一个家庭的家长,一个公司的领导,一个国家的领袖,这就好比一群羊中的领头羊一样,一个好的领头羊能带领羊群到水草丰盛的草场,而一匹害群之马却能祸害整个马群,这就是所谓的领导效应。一个好的带头人他能以身作则,在大事上决不含糊马虎,严格按法律、法规、政策和各项规章制度办事;在小事上,在牵涉个人利益、家庭利益上不争不抢讲文明,谦躬礼让讲风格,先公后私,先人后己,在整体中形成一种和谐的氛围,将他个人的人格魅力扩展到整个班子、整个群体,形成一种团队精神。因而他能团结整个班子带领团队完成所承担的各项任务,走向圆满,走向成功。作为领导者虽然各有各的领导之道和处事原则,但我认为“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不失为一种好的领导之道。这句话道出了一个领导者明辨是非的思想境界,说出了做一名好领导的管理艺术和做好领导者应该有的广阔胸襟。做人做事既不能玩世不恭、游戏人生,凡事一点都不在乎,也不能斤斤计较、只认死理,凡事都要争出输赢来。最好的做法是:大事讲原则,守住底线;小事讲风格,求同存异。大事讲原则,守住底线,讲政治,顾大局的领导干部,才是好干部;好干部讲原则,严格要求自己,善于抓住方向,有当家掌舵之威,有谋事清正之风,有为民守心之律,有不忘初心之志。我们每个人在大事面前要讲原则顾大局,不因蝇头小利而作风不正,不因杯中美酒而腐败成风;要严守律己之责,严修为政之德,严念贪欲之害,勿以恶小而为之,常秉正义之剑,公正之心,牢记为民服务的宗旨,力戒浮躁、气傲,浮躁祸国殃民、贻害无穷,筑牢思想道德和政策法规两道防线。讲风格,聚团结。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出凝聚力、战斗力,也出好干部。我们要争取、聚合、整合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工作中,就算意见不统一的人也要团结到一块,集聚到一起,真正集大家之智慧,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在干事创业过程中,不要推诿避责,搞选择性工作及拈轻怕重,这样既没有气度,也没有风度,更没有温度。遇事集体研究,民主商量,妥善解决,合理安排,不要手足无措,麻木不仁;同时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水平,力求达到更高更好境界,不辜负国家和人民的重托与信任。每个领导者、管理者要尽力做到大事通小事精,通晓大事,不做糊涂官,不做太平官,懂得是非明于学习、境界升于自省、名节源于修养。一个没有高度、没有修养的领导干部是没有号召力的,更谈不上率先示范,哪来君之一言可以安天下。当领导不要台上瞎指挥,台下指挥瞎,要定期给自己充电补能量,要输入新鲜血液,老一套的思路要退位,新的思路要跟上。要精明小事,细节决定成败,细微之处见真知、细微之处见品德、细微之处见精神。“堤溃蚁穴”、“巴豆虽小但却坏肠胃”,每个领导干部都应该慎独慎微,把小事做稳妥做完美,方能行稳致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在大事面前必须按规章制度办事,坚持原则、守住底线,顾大局、讲政治,不容许有半点含糊,切忌感情用事,决不能为了一己私利而违背原则办事。只有这样,才能使工作不偏离方向,才能不损害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不管我们处在哪个部门、什么岗位,一言一行必须要有自己的原则,始终从全局利益出发,这就是原则,始终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守住底线,至始至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小事讲风格,求同存异,发扬风格、先人后己。在涉及个人利益的小事面前讲风格、讲气度,心胸开阔、淡泊名利、看透得失,凡事礼让三分,一切以大局为重。窥一斑而知全豹,领导在小事上讲风格,下属就会争先效仿,整个单位就会上下团结、和谐发展,形成“人人讲奉献、时时讲奉献、事事讲奉献”的良好氛围:“于细微处见真情”,工作中每个人都能在小事上发扬风格、先人后己,把方便留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始终怀着一种“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雷锋精神做人处事。在大事讲原则上,我们也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墨守陈规、因噎废食、一成不变。一味的墨守陈规,也就谈不上工作的改革创新,更无法承担工作中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要在遵循原则的基础上,讲风格、讲创新,灵活工作方法。二是要求大同、存小异、讲团结,不能“眼里揉不进砂子”,不能因为别人和自己有不同的意见,就对其进行打击报复,要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工作中难免会有冲突和矛盾,我们每个人的工作都是为了让这个大局变得更好,这个大原则是一致,决不能把人民内部矛盾当作敌我矛盾来处理。在小事上讲风格也要注意两方面:一方面不能丧失原则立场,搞一团和气,更不能拿原则作交易;另一方面讲风格一要群而不党。“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团结共事决不是无原则的迁就;刻意掩盖矛盾,回避问题,有错不说,这不是真正的团结,而是一种庸俗的关系论。这样的班子或集体,表面上一团和气,实际上摩擦不断。毛泽东曾就团结提出一个公式,即团结——批评——团结。就是从团结的愿望出发,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达到新的团结。这是一个好办法,也是一个重要原则;二要以德合众。作为一个干事创业的人,既要不断提高“能干事”的本领,更应努力培育“善共事”的作风。要以诚待人,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培养良好的政治品质和思想道德,行正走端、诚实可靠、言而有信,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不哗众取宠,不尔虞我诈,不逞一时之快而落不实之柄,以免日久“失”人心。要信守承诺,也就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面对托付,要量力而诺,切忌不自量力、大包大揽。一诺既出,就要想方设法全力践诺,切忌事前拍脑袋、事中拍胸脯、事后拍屁股,任何事情都要讲原则讲担当,否则只能使事物偏离轨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小的事情不注意,会发展成严重的事态。我们要在遵循原则的基础上,讲风格讲创新。完成一项工作并不只有一个途径,条条大路通罗马,就看你能否找出最高效、最省力、最有风格的那条路了。如果只一味讲原则而导致墨守陈规,也就谈不上工作的改革创新,也就无法承担工作中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了。因此,我们在工作当中必须将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一切从实际出发,在讲原则的基础上,探索更好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开拓创新,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这句话在我们现实中确实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每个人都要坚持坚守好并灵活运用好这一原则,如此必将会提高我们办事的效率和生活的质量。
十、坚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上》,其意思是一个人不得志身处逆境的时候,要积极进取,从自身品德修养、个人能力方面提升自己。如果发达了,个人具备一定能力和影响力,就要去关心国计民生,服务大众与社会,造福天下百姓。这句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表达了一个有志之士的博大胸怀和崇高心境。“达则兼济天下”不容易,“穷则独善其身”更难。一个人生活贫困潦倒,却志向不改,继续修养自己的德性,遵行道义,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君子立身于世,没有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意志是做不到的。贫困不坠青云之志,是最难的。世界上唯一可不劳而获的就是贫穷,唯一可以无中生有的是梦想。人生一世,都有梦想,为了梦想,总要做些什么。一些人努力拼搏,最终梦想成真;一些人,勤奋努力,然而一事无成。每个人的能力、处境各不相同,成功的几率也各自迥异。无论成功失败,只要努力拼搏了,成功了就精彩;失败了,人生阅历同样丰富多彩!世界上没有什么事不动手就可以实现。世界很美好,现实很骨感。但我们内心的志向信念不能丢,要坚定坚持坚守,“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是出世入世的理念,也是古代读书人的座右铭。是儒家的核心价值观,也是儒家最富魅力的思想精华,历代儒家精英无不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这一理念,他们“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体现了高尚的殉道精神和令人景仰的大丈夫气魄。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渊源流长而博大精深。期间,有无数的古圣和先贤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奋发有为和人生感悟,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我们人生的楷模和奋斗的指路标。东汉光武帝刘秀算得上是一位。早在刘秀还尚未起兵的时候,就有谶言说:“刘秀当为天子”。刘秀从小就面对这样诱人的谶言。当刘秀在昆阳与王莽军交战取得大胜的不久,哥哥刘演就因为受到更始帝刘玄的猜忌而被杀害。面对他最敬重的兄长被害,刘秀也一直采取隐忍自己,没让刘玄看出任何异样。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刘秀忍辱负重,保全自己,做到“穷则独善其身”,最终夺取天下,开创了东汉王朝。刘秀在取得天下后,他分封手下开国云台二十八将功臣,给予地位与奖赏,未像刘邦和朱元璋那样,“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而诛杀功臣。在位期间,多次发布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诏书,经常发粮赈灾,减少徭役和兴修水利,以此来养民生息,真正做到了“达则兼济天下”,这在中国历史上的历代帝王中更是极为罕见。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也是了不起的一位,东汉末年,经历董卓之乱后,天下分崩离析,各路诸侯为争权夺利而致狼烟四起。诸葛亮此时,就隐居南阳,躬耕陇亩,虽不得志,但他的人生目标很清楚,那就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他当时的想法是:“我没有必要在乱世中到各个诸侯势力中去扬名,追求富贵显达;在这乱世之中,我只要能够保全自己的性命,能够平平安安地度过一生,这就足够了”。诸葛亮在穷困潦倒时,在乡下养精蓄锐、蓄势待发,待机而动,也就是“穷则独善其身”。但是,当他时来运转,遇到刘备“三顾茅庐”,真心诚意地请他出山打拼一番事业时,他士为知己者而死,殚精竭力,“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名。”此后他以宰相身份管理蜀地军国事务,位高权重,公务繁忙,常常“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帮助刘备取得“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且把整个蜀国治理得井井有条。后半生身处高位的诸葛亮确实达到了“达则兼济天下”的境界。还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大家都听过。他的另一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就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另一版本,能在朝堂之上表达自己的主张,被君王采纳,是读书人的最高成就,商鞅,韩非子,王安石,张居正,都是历代读书人的偶像,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有国,脑中有民,赤胆忠诚,所学得用,上达天听,下惠于民。历史已成过往,但气节和情操并不过时,理想和奋斗更是时代主题。人生中,每个阶段都有每一个阶段的责任使命,每一个阶段也都有每一个阶段的成长担当。每个人都有做梦的权利,真正的去实现梦想,需要奋斗,需要万事勤为先的价值观的建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在我眼里就是让目标不动、让身心齐动、让财富流动、让善良感动、让信念传动、让能力行动,让人生的信念、命运与际遇良性循环,才能收获美满的因果福报。人世间许多困境都是可以自救的,只要我们有这份心,有这个执念,一切都会变,一切都会向着好的方面转化;在低谷不起运时或说在经济条件不好时,我们可以选择多读书,不断加强自身各方面的修养,严格要求自己,时刻准备着,切实做到穷则独善其身,将自己的一切做到极致,我们就会好运连连,走向成功,步入发达,最终兼济天下,造福黎民百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只有当人能够察看自己的内心深处时,他的视野才会变得清晰起来,向外看的人是在梦中,向内看的人是清醒的人,独处享清欢,静坐思己过,我们所做的所有事情终极目标都是为了独善其身使自己更幸福和兼济天下使更多的人幸福。独善其身使自己更幸福和兼济天下使更多的人幸福这是人生最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我们在“穷”时要让自己好好活着,在“达”时要让更多的人好好活着。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这样说:“既要脚踏实地于现实生活,又要不时跳出现实到理想的高台上张望一眼,在精神世界里建立起一套丰满的体系。”作为新时代想有所作为的人,我们既要脚踏实地,注重自我的发展,独善其身;也应以己之才担当大义,中流击水,兼济天下,实现人格理想和伦理责任的融合,这是自我人生价值实现的需要,也是时代对我们的呼唤与要求。锤炼自身的修养,推动个体的发展,是兼济天下的必由之路。正如熊培云所说,“一个功能正常的社会,不可能只有解构,没有建构。”每一个发展自我的人,都是社会建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无论是周国平“让本身成为一块诗意的土壤”,进而思考自我存在的奥秘;抑或是蒋勋用“全力以赴的专注”,使生命“凝塑成一种雕塑般的美”,都体现了他们与自我发展的交锋与博弈。正是每一个人的自我发展,构建了社会的有序安定。作为一个想有所作为的人,我们既要有独善其身的清醒修为,更应有兼济天下的博大情怀,傲骨铮铮,牢记责任;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人活在世上要胸怀天下,心如静水,不亢不卑,得志不猖狂,失意不悲伤,走好自己的路,做好自己的事,为好自己的人。穷时,骨气不能丢。人活着,要有骨气,特别是在自己很穷,没钱的时候,骨气一定不能丢,骨气丢了,那你就真的变“穷”了,谁也帮不了你。其实,穷,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穷志短没骨气,这将是致命的。其实,穷,也没关系,只要志不短,穷也只会穷一时,不会穷一世,只要你真正做到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迟早有一天,你一定能有所作为有所成就。富时,良心不能无。做人,要有良心,良心是根,良心是本,人这辈子,一定要凭良心,尽本分,不能昧着良心做亏心事,不能把良心给弄丢了。良心可贵,良心无价,一个人,不管是穷是富,有钱没钱,良心都不能丢,一旦丢了,有钱又怎样?还不是要受到良心的谴责。顺时,陷阱要堤防。安不忘危,居安思危,一个人身处顺境的时候,更要稳重,凡事三思而行,要抵制诱惑,莫贪便宜,莫贪小利。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顺风顺水的时候,我们更要小心谨慎,不要自大,不要放松警惕,要学会谨小慎微,稳中前进。难时,信念要加强。人生,总有一些艰难的路,要靠自己去走,我们唯有坚定心中的信念,才能克服重重困难,迎难而上,达到自己想要去的地方。信念,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是我们人生的灯塔,它激励着我们,指引着我们,让我们心中有光,不惧黑暗,让我们心中有暖,无惧人生荒凉。成时,谦虚要保留。做人,要谦虚,要低调,特别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时候。我们要明白,我们成功的时候,相当于我们站在了自己人生的山顶,只有保持谦虚,我们才能看到更高的山,倘若我们骄傲,我们以后的路,可能就是下坡路了。谦虚,可以让我们走得更远;低调,可以让我们飞得更高。谦虚可以让我们进步,骄傲只会让我们退步,人在成功的时候,更要懂得谦虚。败时,勇气要坚守。当我们失败了,当我们落魄了,当我们跌入人生低谷,我们以为自己一无所有了,以为自己什么都缺,其实我们什么都不缺,我们只是缺少一份重新开始的勇气罢了。做人要明白,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勇气,这才是致命的。当我们失败了,只要我们坚守住内心的勇气,一切都可以重新再来。每个人能力有大小,地位有差异,不可能人人都高官得坐,也不可能人人富甲一方。《礼记·大学》有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成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因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世人志士所向往。“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普通人,我们就向雷锋、焦裕禄学习,位高者以刘秀、诸葛亮为榜样,则人人都可做到另类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人生,顺其自然就好,心安自然快乐。心若旁鹜,淡看人生苦痛,淡薄名利,心态积极而平衡,有所求而有所不求,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不用刻意掩饰自己,不用势利逢迎他人,只是做一个简单真实的自己,失意修好自己,得意福利天下,这样即使失意,也无所谓得失,坦坦荡荡,真真切切,平平静静,快快乐乐,心安有精神有志向有气节,便是活着最美好的状态!
十一、坚持人生三修炼三不争斗
人活在世上,无论何时何地何事都要坚持修炼修养,特别要坚持三修炼即修身修心修意,修身修心修意是人生成长基础,我们要关注身心健康和精神修养,培养良好品德和心理素质。修身的重要性在于,我们一定要学会自觉自律,保持足够的运动。生命在于运动,一个人要不断地突破自己,前提就是要让自己拥有一副健康的身体。因为只有身体健康,我们才能保证自己不管做什么事,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做后盾。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作为支撑,一切的一切,都是虚无缥缈的。所以人生在世,我们必须修好自己的身体,要拿出自己的行动不断地锻炼,不停地磨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事情上磨练,才能够在经验上蜕变。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充实自己,提升自己。修心主要是培养平常心、敬畏心和安静的心,提升心灵境界和品质。修意就是要培养强大意念力量,面对挑战、实现目标并塑造内在世界。重视修身修心修意,实现全面发展,我们还必须切实做到:一要看得透想得开、拿得起放得下、立得正行得稳;二要不与领导争锋、不与同事争宠、不与下级争功;三要不与君子斗名,不与小人斗利,不与天地斗巧。这样我们就会永远豁达通透无烦无恼无忧愁。
人这辈子,要么穷,要么富,要么顺,要么难,要么成,要么败,但是,只要我们坚守住自己做人的原则,不管我们身处何种境况,我们都能很好地应对,活得无愧于心,无怨无悔。一生很短,不留遗憾,我们都要坚守以上这些做人的原则,我相信,只要做到了,我们的人生,一定会因我们的坚持而精彩!做人,必须有原则,这样,我们才能受到大家的尊重。生而为人,愿你我能坚守本心,做一个可贵、可亲、可敬的人。
世界在不断变化,我们也要不断更新和调整自己的原则,以适应这个变化的世界。我们的原则,应该是动态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有勇气和毅力去坚守自己的原则。当我们的原则受到挑战时,我们要有勇气去坚守它,而不是轻易地放弃。在践行个人原则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以下四个建议,一是不因利害而放弃原则。有一些人,刚开始的时候很讲究原则,不过到了利害关头,他们就只顾利益,不顾道义。忘记了自己的原则,这种因利害而随意放弃原则的人,往往无义、无信,身边人也会渐地远离他们,别人自然也不会愿意和他们交往;二是不因得失而放弃原则。有的人,成功有所得时,他就讲究原则,失败有所失时,他就放弃原则。人,不能以成败来论英雄,也不能以得失来讲人格。因此,无论得失,我们都要坚持原则,这样,我们才能受到他人的尊重;三是不因亲疏而放弃原则。有的人,因为亲朋好友,就不坚持自己的原则,一切都很好说话,都很容易过关。假如遇到关系疏远、没有交情的人,就不但坚持原则,还百般的刁难,甚至违背良知和原则不与人合作。这种人私心太重,不可能会有成就,真正成功的人,不会因亲疏而改变原则;四是不因有无而放弃原则。有的人,身在其位时,就这个也讲原则,那个也讲原则;一旦卸任,身份改变了,他便放弃原则,不再坚持原则。其实,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是自然的道理,但是,人生有许多做人做事的原则,这是不能变的,我们不能以有无而改变自己做人的原则,这才是做人应该坚持的原则。
从上论述我们可看出,原则是指一个人在行动和决策中坚守并不动摇的价值观和准则。原则不仅仅是道德规范,还包括个人的信念、准则和追求,它们指导着一个人的行为和选择,塑造着一个人的品格和形象。做人,必须坚守原则!原则不仅可以限制自己,还能保护自己,但是,最重要的作用在于让我们不迷失方向,忠于内心,走在正确的路上,活出真实的自我。无论身处何时何地,我们都要始终遵循自己的原则,不受诱惑和言论的干扰,坚持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这样,我们才能摆脱迷茫,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做一个有原则的人,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在所有的事情上都固执己见,而是要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时,我们能坚定信念和坚持准则去应对,建立原则其实也是一种自我修身的方式,能在关键时刻为我们指明前进方向,让我们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坚定步伐,迎接生命中的挑战,不断向前,直至最后走到成功的终点。坚持原则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塑造良好的品格,赢得他人的尊重,还能帮助我们在面对诱惑时做出正确的选择,实现长远的目标,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观,因此,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原则,坚守底线,成为一个有原则、有修养的人。(本章完结)
(作者:熊绍君本栏目主编)
责任编辑:红祥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