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滚动

为什么说反腐败永远在路上

发布时间:2025-01-15 21:25:10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保持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保持战略定力和高压态势,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决打好这场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反腐败为什么永远在路上?这是一个深刻且现实的问题。需要明白的是,这句话并非意味着我国在反腐败斗争中的努力不够,或者是反腐制度和措施存在明显的缺陷,相反,它恰恰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反腐败斗争的清醒认识和坚定决心,只是因为腐败的一些特性,使得反腐败斗争注定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

首先,腐败问题根植于人性。人性当然是高贵的,但人终究是由动物进化而来,尽管在某些高尚的人的身上已经很难看到动物性存在,但多数人的身上还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动物性。从人的观点来看,这就是所谓的人性的弱点。党员干部当然有所谓的“党性”,但“党性”终究还是属于人性的范畴。在权力、金钱和利益的诱惑下,一些党员干部也会暴露出人性的弱点。毫无疑问,制度漏洞为人性的贪婪和自私提供了可乘之机。但是,即便在良好的制度环境下,党员干部仍有可能因一时的冲动或长时间的私欲逐渐膨胀而滑向腐败的深渊。正因为腐败根植于人性,所以它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被彻底消除,反腐败斗争必然是一场持久战。

其次,我国社会具有显著的“人情式”特征,在这一文化背景下,腐败问题往往与正常的人情往来交织在一起。我国文化传统中,重视人际关系、讲究人情世故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方面。当然,这种文化观念并非全无益处,实际上,它也为我国社会带来了许多积极影响。然而,不得不承认,在一定条件下,这种观念也成为滋生腐败现象的土壤。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往往是自觉或是不自觉地、情愿或是不情愿地利用职权为家人、亲戚、朋友、熟人等谋取利益。这种“人情式”的腐败因为披上了“礼尚往来”的外衣,使得一些党员干部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就成为腐败链条上的一环。而且,这种“人情式”的腐败,往往因为涉及到复杂的社会关系和情感纽带,而变得更加难以识别和根除。即便是在反腐高压态势下,这种基于人情的腐败行为仍然难以彻底杜绝,因为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不易被察觉和防范。因此,反腐败斗争不仅要面对直接的权力滥用和利益交换,还要应对这种深植于社会文化中的人情腐败,这使得反腐败斗争十分复杂和艰巨。

再次,“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腐败现象与反腐败斗争之间始终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博弈状态。随着反腐败措施的持续加强,腐败行为也在不断地演变,变得更加隐秘和复杂。从早期的权钱交易,到如今的技术腐败、网络腐败,腐败手段日趋多样化和隐蔽化。这种发展趋势要求反腐败工作必须不断创新策略和方法,以应对新的情况和挑战。因此,反腐败斗争不是一次性的任务,而是一个持续学习、持续进步的过程。

最后,反腐败斗争还受到国际环境的深刻影响。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腐败问题往往跨越国界,需要国际间的合作与协调来应对。因此,我们在进行反腐败斗争时,不仅要强化国内的法治建设,还要积极投身于国际反腐败合作,共同对跨国腐败犯罪进行打击。这种国际化的挑战特性,也决定了反腐败斗争将是一个持久而漫长的过程。

综上所述,无论是人性的弱点、社会文化的影响、腐败形式的演变,还是国际环境的挑战,都决定了反腐败斗争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我们对反腐败斗争的新情况新动向要有清醒认识,对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要有清醒认识,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精准发力、持续发力,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南昌工程学院 巢传宣)

责任编辑:红祥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