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一辑用了四天谈人与自己的关系,很多同志反映像获得了新生,以前是稀里糊涂的活着,现在终于明白人该怎么活着,直到看完了怎么处理和自己的关系,才知道,人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没有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你自己都弄不明白,怎么去弄明白其他的?可谓是找到了人生的真谛,抓住了人生的纲领,都说收获很大很好,让我感到非常欣慰。今天开始,我们来谈谈人的理想与自己所处现实的关系。
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因素,孕育着理想的发展;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既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在一定的条件下,理想就可以转化为未来的现实。脱离现实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空想。一个人活在世上一定要有理想、目标和信仰,否则,就不会有多大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主心骨’,纪律规矩是‘顶梁柱’,没有了这两样,必然背离党的宗旨,做人做事就会走偏走邪,思想就会百病丛生,人生就会迷失方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要有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也要有崇高的信仰和坚定的信念,否则,很难真正强盛起来。当前,我国最大的问题或者说危机是国人缺乏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坚定的信仰与信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大首先是思想灵魂的强大,即精神的强大,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崇高理想和信仰的国家和民族能有什么伟大的作为!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国工作重点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个没有错。但当时也出现了一个错误或者说不科学、不准确的判断:认为发展是硬道理,只要把经济搞上去了,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认为中国当时存在的问题都由于没有重点抓经济而重点搞阶级斗争和政治运动造成的。实际从那时起就基本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形成了“一手抓一手硬”的格局,由此导致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和问题,这个时候我们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又强调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但病根已埋下,想在短期内立即根除是不可能的,虽然采取了一系列办法和措施,但收效甚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我们没有把这个问题上升到国家首要重点战略,没有把它上升到事关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甚至把它仅仅作为一个教育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发现了这个问题,并对这个问题高度重视,他反复强调: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还多次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但这是一个“人心”工程,事关所有人,仅靠一些领导或领导层重视和关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要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行动起来、正气起来、振奋起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什么是理想
理想是对未来的想象或希望。也比喻对某事物臻于最完善境界的观念。理想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分短期、中期和长期的。短期的一般指在近期要完成的目标;中期是指未来一段时间内要实现的目标;长期的一般称远大理想,奋斗时间长,甚至不止一代。我认为理想有有两种境界:一是指对未来的合理设想、希望或抱负,是能实现或说很有可能实现的,并非空想或幻想,通常为人生的奋斗目标;二是指思想中所构造出的美好愿景,是一种对未来美好的设想或描述,只是未来的奋斗目标和追求的最高境界,一般无法实现或说很难短期内实现。如,孔子构想的“大同世界”。人生就是在欲望不满足而痛苦和理想目标实现后奋然而行,而后又不满足,重树理想,再奋斗,不断实现理想中度过的。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既追求眼前的生产生活目标,渴望满足眼前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又憧憬未来的生产生活目标,期盼满足未来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对现状永不满足、对未来不懈追求,是理想形成的动力源泉。理想既不同于幻想,也不同于空想和妄想。理想是一种正确的想象,具有显明而突出特点:一是理想具有客观必然性。理想的客观必然性就是理想作为一种想象,正确的反映客观实际,正确的反映现实与未来的关系,合乎事物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二是理想具有社会性。理想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理想具有鲜明的社会性。理想的社会性是指理想不是离开社会的孤立的个人的随意想象,而是由社会制约和决定的想象;三是理想具有阶级性。在阶级社会,理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不同阶级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的不同,追求的目标也就各不相同,所以,形成的理想也各不相同;四是理想有好坏,即先进与反动、崇高与卑下之分。理想作为一种思想意识,是一个人的政治立场、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集中表现。人们的政治立场有先进与反动,世界观有科学与不科学,人生观有崇高与卑下。因此,人们的理想也有先进与反动、崇高与卑下之分。先进的、崇高的理想是建立在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基础之上的,是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理想。否则,就是反动的、卑下的理想。理想是一种社会意识现象,种类繁多,五彩缤纷,多种多样,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区分为不同的种类。从理想所属的人的范围来划分,理想可以分为:个人理想和群体理想。个人理想是一个人对未来的具有客观必然性的想象。群体理想是一定群体的人们的共同理想。例如,政党的理想、团体的理想等等。从理想的奋斗时间的长短来划分,理想可以分为: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长远理想是经过较长时间的奋斗才能实现的理想。例如: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长远理想。近期理想是在较近的时期内就能够实现的理想。从理想的内容来划分,理想可以分为:社会理想、生活理想、职业理想、素质理想。社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社会的设想。社会理想包括对未来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科学文化制度、社会面貌等等的预见和设想。职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工作部门、工作性质以及在职业上达到的程度的追求和向往。生活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既包括对于吃、穿、住等物质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也包括对文化娱乐等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还包括对婚姻、家庭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素质理想是人们做人的目标,是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追求和向往。在以上的几种理想中,社会理想是其它理想的前提和基础。人们在设计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活和做人的时候,总是以未来的社会为前提和基础的。崇高的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二、什么是现实
现实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客观实际,包括人财物。说透了就是我们现在工作、学习、生活的真实条件和环境。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树理想要从这个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从时间构成现实的维度来看,现实包括:过去、现在与未来三种现实即所谓现实三种。一种是作为历史的现实,这个有大量的文字记载,也有很多探讨研究记录,是我们的来处;第二是作为当下的现实,是现在进行时,我们寄身其中,是我们的存处,即现在真实的生活;第三是未来的现实,我们只能通过科技和想象进行分析和推测,预测它存在的种种可能性,是我们的去处。预期可能改变我们的行为。三种现实混杂糅合,犹如一杯被充分搅拌过的鸡尾酒。过去的现实,我们只能从记载记忆中找到,文学中常常再现它;现在的现实,我们身处其中,正在感觉感悟;未来的现实,我们只能预测和分析。过去、现在和未来构成我们人类社会,当下岁月静好,比较安稳,这样很好,至少真实有安全感,幸福指数也蛮高。但问题是,时间并没有将我们温柔相待。一个所有人都看得见的事实:如果沿着人类文明纵向演化的历程来看,把人类史分成四块,狩猎社会、农耕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不难发现这四种社会结构所呈现的周期加速性。信息社会才几十年,工业社会大致是几百年,农耕社会是数千年,狩猎社会是是几百万年;沿着这条文明轨迹我们也不难发现,三种现实是非常残酷而无情的,自然界不断被破坏侵害,人类正在品尝着这个恶果,再不引起注意和高度重视,还真不知会搞出什么乱子来,甚至有可能毁灭地球。现实的无情,决定着我们每个人和整个人类都必须树立起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奋发有为,努力改造和保护好这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
三、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我们要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它们是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一对范畴,理想和现实的区别即对立面在于:理想不等同于现实,不是立即可以实现的,它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理想总是美好的、完善的,是真、善、美的集中表现。理想是对现实的反映,它来源于现实,是在对现实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现实的升华,理想的生命力表现为对现实的否定;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现实是不完善和有缺陷的;现实是向目标进取实现理想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的,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现实孕育着理想。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的发展。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既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在人们的努力奋斗追求的实践中,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过去的理想,经过实践,可以变成现在的事实,现在的理想又可以转化成未来的现实。李大钊说过:“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理想就其本质来说,是人们对客观事实发展的超前反映,是人们在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给自己构筑的未来蓝图,是观念上存在的明天的现实。”正因为理想高于现实,比现实更美好,所以,它才成为人们的奋斗目标,对人们有着巨大的鼓舞作用。理想不能脱离现实,理想离开现实就会成为空想、幻想。理想的实现是个长期、艰巨而曲折的过程。将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就是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积极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也是成就一切伟业不可或缺的条件,是我们的传家宝。艰苦奋斗始终是激励我们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理想实现的过程就是改变现实的过程。人们之所以追求理想,无非是为了用理想状态去改变现实中那些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和不合理的状态,使之更加完善。理想有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我们要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实质上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理想层面的反映。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统领和指引。正确的个人理想从根本上说是由正确的社会理想规定的。同时,个人理想的实现,必须以社会理想的实现为前提和基础。因此,在整个理想体系中,社会理想是最根本、最重要的,而个人理想则从属于社会理想。个人理想的确立要以社会理想为主导,个人理想的实现依赖于社会理想的实现。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可能变为现实,才能体现其真正价值。社会理想是对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社会理想是建立在众人个人理想基础之上的,是对社会成员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社会理想的实现归根到底要靠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并体现在实现个人理想的具体实践之中。我们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奉献自己的全部力量。青年时期是理想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立志的关键阶段,青年朋友们要志当存高远,周恩来、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等,都是在青年时期就立下了鸿鹄之志,并为之坚持不懈努力奋斗,但立志要立奋斗大志,立志做大事而不是做大官。孙中山先生当年曾激励广大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在今天,做大事就是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为实现社会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立志须躬行,要全身心投入,崇高理想的实现需要一点一滴的奋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现最高的理想,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的工作做起。(未完待续)
(作者:熊绍君为本栏目主编)
责任编辑:红祥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