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诗文

熊绍君:做人必须处理好的关系(七)

发布时间:2024-08-01 08:57:10 来源:中国报道

昨天我们谈完了人与人的关系,大家都反映谈得很好,说逻辑严密,条理清楚,旁征博引,饱含哲理,深受启发,很有指导意义,对今后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有很大帮助!谢谢大家的褒扬与鼓励!今天开始我们来谈人与自己的关系,这部分也很重要,因为它是处理其他关系的基础,并且这辑很难谈,可能有点抽象,大家也许难以一下子消化接受。

人活在世上最奇妙、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就是人与自己的关系。人与自己的关系,也就是个人思想感情矛盾与平衡的问题。人生是一场修行,修炼自己的内心,让自己和自己能够相处得更加融洽,同时,修炼自己的处事能力。我觉得要处理好自己和自己的关系的关键在于要先认识自己,通过全面的认识自己,在对自己有一定认识的情况下,然后客观的看待自己的优缺点,有选择性的对待自己的优缺点,接纳自己,才能真正的处理好自己和自己的关系。和自己相处,是个怪怪的问题,其实不然,我认为就是如何对自己好、如何善待自己的问题。东方日出西边落,愁也一天,乐也一天,何不快乐每一天,善待自己,和自己好好相处呢?我认为,好就是幸福,幸福从善待自己开始,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宽容他人也是善待自己。人活一辈子,开心健康最重要。只要不丧失对生活的信心、对理想的追求,做你想做的事,爱你所爱的人,就可以了。该努力时努力了,该拼搏时拼搏了,就无怨无悔了,就行了,我们要用平常心对待得与失。如果我们把工作当责任,就会竭尽全力;把生活当享受,就会开心满怀;把读书当成长,就会勤奋努力;把奉献当快乐,就会慷慨助人。

自己对自己好一点,我们还要做到四个多一点:1,运动多一点,运动能让人拥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使身心愉悦;2,爱好广一点,兴趣广泛可以让你的生活充满乐趣,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3,凡事看开一点,生活中难免遇到磕磕碰碰,不如意,只要你拥有乐观的心态,豁达心境,忧愁就会烟消云散了;4,每天多笑一点,笑一笑,十年少,相由心生,你的生活都写在你的脸上,让我们笑口常开,笑对人生,你给别人微笑,别人就会给你更多的微笑。做到这四个多一点,你的生活会散发光辉,才会让自己过得舒服,活得潇洒,会幸福无比,快乐无比,健康无比。如何跟自己很好的相处,其实,也是一个自我接纳的过程,减少和自己的冲突,自己顺溜了,很多事情也就好办了。要想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首先要处理自己和情欲之间的关系,因为情欲是人客观存在的本能,具有客观性。虽然情欲具有客观性,但我们也要分析情欲对我们产生哪些作用,这个作用对我们自身有利还是有害,因为分清情欲作用的利弊,是我们处理自己和情欲关系的参照准则。首先按照《周易》的价值观来讲,任何事物都是利弊同体,辩证统一的,有利就有弊,利和弊是不可分割的,那么我们的选择只能按照利大于弊这一准则来。我们处理情欲的准则就是“合理的节制情欲,使其对我们利大于弊”。在欲望中,食欲和性欲是我们最大的两大欲望,也是人的本能,欲望,科学地控制好、把握好、实现好对人非常有益,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对人体健康也大有裨益。如果我们不去科学地实现它、满足它,并合理地节制它,也会影响我们生活的品质,甚至伤害健康,损害身体。比如饮食,过度的饮食造成了人的肥胖,同样也破坏了人体的健康平衡。性欲若不控制好,对人的伤害也是极大的,纵欲过度,影响生活和工作,甚至会精尽人亡,给人的生命健康带来威胁。欲望本身没有好坏对错,关键是我们如何对待与把控。能正确把握控制好自己欲望的人,事业发达、生活愉快、身体健康、家庭和睦、诸事顺遂。从现在开始,我们把控好自己的欲望,科学合理安排实现自己的欲望,停止对自己的批判和否定,打消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幸的人的想法,防止深深地陷入某种情绪和想法中无法自拔,而要真正的开始成为自己最好的朋友!同时,我们必须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容许自己的思想,跟自己的痛苦情绪做朋友,跟他人建立良好的连接并且滋养自己的精神,我们要像一个家长无微不至的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自己,并且在不幸的事情发生时,接纳全部自己的不完美,就像我们最好的朋友对待自己那样;我们还要学会自律自信,学会冷静反思,学会忍受孤独,学着培养一些爱好。世界万事万物都处于变化发展之中,我们要学会适应自己的变化,要日进寸功,我们的力量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来自我们自己!所以,我们只需要向内求,自强不息,跟自己较劲,要今天的自己比昨天有进步,那我们就是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成长的路上,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我们只要战胜了自己,就战胜了世界。那如何来战胜自己呢?就是向内求,跟自己较劲;时刻准备着,不要被自己打败了,而要让自己变得更好。世界上任何人和事都无法伤害到我们,除非我们自己愿意。每天,世界上发生那么多大事,悲欢离合有,生老病死也有,为何我们不伤心难过?因为没发生在我们身边,看似也与我们无关。而如果这些人间悲喜剧发生在我们身上,那我们就会动心生意,就会以物喜、以己悲。人的情绪从心而来,外界只是诱因。也正因如此,我们若向内求,让自己变得足够强大,则能防住更大更多的诱惑。内心越是强大,便越是平静、从容。钱钟书夫人、著名作家杨绛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世界是你自己的,你说是不是要处理好与你自己的关系呢?处理好了,你就是世界之王。

一、什么是人与自己的关系

人与自我的关系,讲的是人要知己,最终目标是实现身心和谐,解决人类的精神危机。人生在世,需要处理好各种关系,如与亲人、与朋友、与领导的关系等。而人们往往忽视与自己的关系,不知道如何认识自己、关心自己、原谅自己、鼓励自己,总是自己生自己的气,自己与自己作对,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其实,一个人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十分重要非常必要。我们只有处理好自己与自己的关系,才会充满自信和快乐,才能处理好与别人的关系及其他关系。

人与自己的关系,是一切关系的开始。洛克菲勒说:“你与你自己的关系是所有关系的开始,当你相信自己,并与自己和谐一致,你就是自己最忠实的伴侣。也只有如此,你才能做到宠辱不惊。”刚开始我只觉得这句话很有意思,但并不理解与自己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也想象不出。直到听到看到罗辑思维关于代偿效应和用代偿效应来解释有限游戏与无限游戏及看到美国詹姆斯·卡斯所著《有限与无限的游戏》一书,我才真正理解自己与自己的关系。《有限与无限的游戏》的作者是纽约大学宗教历史系教授,系1987年创作的一部经典作品,但到2013年才被引进我国,2020年美团网创始人王兴力推此书。作者撰写这本书的方式采用了宗教书目中常见的格言体。全书不到200页,却分为了101个小节或叫片段,因此每个小节平均只有两页,最后一节干脆只有一句话。就在这么短的篇幅中,作者却将世界、时间、社会、文化、权力、语言、性、疾病、死亡、战争、自然、机器、宗教、神话等众多重要的主题一一撰写了一遍。这本书改变了很多人对游戏甚至人生的观念。在这本书中,作者把世界上所有的人类活动分为了有限游戏和无限游戏两种。有限游戏以取胜为目的,比如下棋、经营公司、发动战争等,而无限游戏以延续为目的,比如文化、宗教,还有生命等。这种世界观可以解答一个人类的终极问题,那就是人的一生该怎么过?玩有限游戏时的一次次成败,不过是我们人生中的某一次体验、某一段经历,而让我们的人生真正产生价值的,是那些可以不间断延续下去的事物。有限与无限游戏的最大区别是,有限游戏以取胜为目的,无限游戏以延续游戏为目的,而有限与无限的本质是有无边界。这本书最大的意义是给我们提供一个新的理解世界的认知模型。这个认知模型,将世间所有的事情,分为有限与无限的博弈。了解这个观察角度后,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看待人生的新视角。用无限游戏的心态去玩有限游戏,才能发现生命更多的可能性。人生其实就是一场无限游戏。我们遇到的所有人、所有事都只是其中的一局,人生不会因为一局而定胜负。有的人开局很好,但也免不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有的人开局很糟糕,但也可以把一手烂牌打得精彩。人的一生应该怎么过?是在意有限游戏的成败,还是看重无限游戏潜藏的价值?是自我设限,还是跳出规则、打破框架?看这本书,也让我思考自己的边界在哪里?真正精彩的人生,是传奇性的,不给自己设限,而是探索边界。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为什么不能拥有辉煌而无限的人生,干嘛不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不设限,处处有精彩!《失控》一书作者凯文·凯利,甚至表示:“这本书改变了我对生活、宇宙和其他一切事情的看法”。通过这本书我也深入明白了,什么叫做自己与自己的关系。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实质是一个无限游戏,我们要做的是让这个游戏无限的玩下去,不仅是生命还有当下所做的事情。什么是有限游戏,什么是无限游戏?有限游戏就是有起点有终点的游戏,游戏中有输赢,比如下棋与战争。无限游戏就是没有起点与终点,甚至这个游戏的目的就是延长游戏。在搞清有限与无限游戏之前,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代偿效应。代偿效应,实际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机能,即通过加强某一器官或组织的功能以适应或补偿生理或病理情况下的需要,比如说当人的动脉主干阻塞时,供血功能由扩大的侧支循环来进行代偿。在进化过程中,一个劣势会逼出另一个优势,这就是代偿效应。如我们身体器官当中最被人熟知的就是肾脏的反应,当一个人一侧肾脏被摘除后,另外一侧的功能会变得异常强大,虽然不能说完全叠加,但是远远超出同时两个存在时的功能。再如盲人,虽然失去视觉,可是我们都知道盲人的听觉及其他的感知能力都很发达,这就是代偿效应的体现。换句话讲,有时候劣势不仅仅是劣势,它反而会逼出一种优势出来。这种效应不只表现在生理上,其实在心理上也同样存在,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上都有体现。优点和缺点是相对的,但是优点和缺点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相通之处的,代偿效应就是生活中最明显的体现。人体机制有一个特殊的现象,一个人好好的,也没有感觉有什么不适,突然一天不舒服,一查发现是癌症晚期。这种事情时有发生,特别在胃癌里。而胃癌的机制是怎么产生的呢?科学家目前已经搞清楚胃癌的发病原因,其实是与一种细菌有很大关系,这种细菌叫幽门螺旋杆菌。这种细菌一旦感染胃部,就会持续攻击胃部,导致胃部细胞死亡,严重的就成了胃癌。而为什么我们在初期感受不到呢?因为刚开始时人体的免疫系统会抵御胃癌细胞或将其消灭,如果人体免疫系统斗不过或不起作用的时候,胃部就会有一个“代偿方案”,让胃部干细胞大量分裂来抵御替代死亡的胃部细胞,人体功能这时仍然维持平衡,所以人并没有什么不适感知,跟常人一样,但同时这场战争愈演愈烈,当发现这场战争的时候,人已经开始不舒服了。有人会说,这人体也太傻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代偿方案,临时的替代方案,最后还把自己给害死。这可不是人体傻,反而是聪明着,人体最重要的使命是什么?是基因的传递,我们的人体只是基因的载体罢了。那么站在基因传递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处理,就是最正确的,只需要延长你的时间并且表现得健康,在这段时间内就会有很大几率把基因传递下去。通过这个胃癌的原理,我们就可以看出有限游戏与无限游戏的差别。这个人体的解决方案,对于基因来说是一个无限游戏,但对于人体来说是一个有限游戏。有人说,做投资使人长寿,你看巴菲特、查理芒格这些人,各个都很长寿。其实并不是投资使人长寿,而是长寿使投资有更多可能。查理芒格说:如果我知道我将在哪里死去,我将永远不会去那里。自己的人生是一场无限游戏,我们永远要做的就是,如何去延长这个游戏的时间,不要抱怨自己手上的牌,只要你还没有下牌桌,就要想办法在牌面上一直玩下去。再回来看洛克菲勒的那句话:自己与自己的关系,是一切关系的开始。那么如何定位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呢?我觉得无限游戏就是一个人对自己负责、与自己关系的开始。去做那些有时间效益的事情,比如读书、阅读、运动,甚至是投资,学会延迟满足。为什么我们经常看到创始人、创业者可以不辞辛苦的工作到深夜,也不觉得累,其实那是因为他们在玩一场无限游戏,游戏的本身就是要让这场游戏持续一下。而对于很多员工来说,这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只是为了能有一个像样的生活才去工作,对于员工来说这当然是一个有限游戏,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无限游戏。只是从自身角度出发,如果在我的无限游戏当中,我也会毫无怨言的接受。比如这个工作可以为我积攒做事踏实形象,比如在这里我可以学习到更多有用的知识。与自己的关系是一场无限游戏;与他人的关系是有限游戏。讲到这里其实就算不懂有限、无限游戏的概念,但大致的意思应当搞懂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相对其他人而言,都是在做有限游戏,不论别人多么的诚恳,这与能力、品德和抱负是否远大无关,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无限游戏。只是这个概念可以明确你与自己的关系,确认它,让它不再是一种模糊的、说不清的而又确实存在的东西,也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再去做那些饮鸩止渴的事情。

可能大家会说讲得太玄乎了,觉得很奇怪,自己和自己不就是一个人吗?搞得有点莫名其妙。这说明你还没有真正搞清搞懂,其实,这是一个很深刻很值得思考的大问题!下面我们从另一个层面来说说人和自己的关系: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或说生活中的任何人,都会有两个自己。也许你会说:“没有啊。我照镜子时才会有两个我啊?可我不至于总拿着一个镜子去满世界跑吧?”哈哈,您也先甭急,请赖心听我讲,很小的时候,妈妈给了你一个桔子或说你生病了妈妈带你去医院开了药回来让你吃,你想吃,可又不想吃。请问:是想吃的那个是你呢?还是不想吃的那个是你?还有,你高中毕业后,你想上大学,可又非常渴望参军入伍。请问:是想上大学的那个是你呢?还是想应征入伍的那个是你呢?还有……“你可别再还有了!我知道,那都是我自己的念头,两个都是我!”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重点,人是有许多想法和念头的,一念心,一念我;念念心,念念我。一下子冒出来这么多的我,你说,要不要和谐、和睦的相处?如何相处、怎样相处?还真的是一个很复杂的心理层面上的问题。我们的念头虽然有千千万万,没有绝对的对错好坏,但归纳起来无外乎就是“善的念头”和“恶的念头”。有些罪犯,其实也不是生来就恶。只是没有得到很好的自我掌控,让“恶的念头”同化掉了“善的念头”,从而走上了一条不归路。那么如何能让“善的念头”把“恶的念头”给同化掉呢?方法也应该有很多。而我的建议只有八个字:遵法守德、合情合理。法,就是法律规章;德,就是道德礼仪;情,就是感情情义;理,就是道理规矩。在这方面做好了,我们就会真正进入到“万我归一、善始善终”的人生境界了!

也许有人还会说,人不就是自己吗?还如何处理?非也。昨日之我,今日之我,包括明日之我,都是大我,然而又不同。昨日之我非今日之我,今日之我非明日之我。这么说有点云里雾里。简单说,每一天的我们都是不一样的,大同小异也是不一样。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样,万事万物都处于运动发展变化之中。因此,我们既要顺应自然的变化,也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更要学会适应自己的变化,保持本我,与时俱进。因此,我们不但要与别人比,更要与自己,我们只有自强不息,跟自己较劲,只要今天的自己比昨天有进步,那就是成长成熟!成长的路上,最大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我们一生成长成熟的过程就是不断战胜自己的过程,成长成熟的过程,就是能防住更大更多的诱惑的过程,就是让自己变得强大的过程。一个人内心越是强大,便越是平静、从容。而这一切,又取决于我们的内心是否平衡,是否稳定,曾渴望命运的壮美,到最后才发现,人即是否处理好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其实,无论外界发生了什么,都决定不了什么,只要我们内心坚强坚定,因为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心即内因。我们曾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是非审之于己与他人毫无关,世界是我们自己的;既然世界是我们自己的,我们是不是要处理好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呢?

自己对待自己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和专业的技巧,不要觉得,反正都是我,扯那么些云山雾罩的干什么,其实,每个人都有很多面向和层次,并且还会不断的发展变化,要了解自己,不是那么容易。日本设计师山本耀司说,“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所以,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这才是自我。

有人经常抱怨:“领导不信任我,不重用我。”我觉得光是抱怨无济于事,要么通过自己的言行争取领导的重视和重用,要么自己信任自己,自己安排自己,自己重用自己,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以此提高自己的价值。老是把自己跟别人比,种种困扰、痛苦油然而生。因为人们很少与表面上比自己差的人比,常常与表面上看起来比自己好的人比,而他的差处又往往看不到。这就应了我们家乡的一句谚语:“人比人,气死人”。我以为,自己是自己,别人是别人。经常找别人比较,不如自己与自己比,有改变、有进步、有成长就好。其实,我们往往看不清、看不见自己,即使用镜子也看不到真正的自己。这就使得我们对自己并不了解,很多时候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所以,《孙子兵法》中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人们都以为自己了解自己,还理直气壮地说,难道我自己还不了解自己吗?其实,这是错误的,很多人真的不了解自己,没有自知之明,不知道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是什么,否则,孙子不可能吃饱了饭撑的,还要强调什么“知己”。也正因为如此,老子才说:“知己得明,知人者智,知世者通。”我们千万不要认为自己聪明,自作聪明,最终会害死自己的,为此,我们必须不断反思反省自己,注意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找出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做自己该做能做的事情。

与自我的关系,讲的是人要知己,最终目标是实现身心和谐,解决人类的精神危机。我们与自己的关系是与其他人、与世界关系的基础,我们能够与自己很好的相处,也就能够与他人和世界很好的相处;我们始终关注自己,始终都有出路、始终都有足够的可行性、始终都有相当高的控制力。爱自己,是终生浪漫的开始。和自己相处,似乎是个怪怪的问题,其实不然,我认为就是如何对自己好,如何善待自己的问题。日出日落,愁乐都是一天,愁解决不了问题,还会使自己陷入苦闷中,何不好好快乐着,所以,我们要努力快乐,保持快乐。我认为,快乐就是幸福,幸福从善待自己开始,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宽容他人就是宽容自己。人活一辈子,开心健康最重要。只要不丧失对生活的信心、对理想的追求,做我们想做的事,爱我们所爱的人,就可以了。该努力时努力了,该拼搏时拼搏了,用平常心对待得与失,就好了。把工作做好,把学习搞好,把底线守好,把日子过好,把父母孝好,把子女养好,把家人拢好,把朋友待好,把关系处好,把苦难当磨练,把成败当成长,把一切当过程,自然而然,顺其自然。如何跟自己很好的相处,其实,也是一个自我接纳的过程,减少和自己的冲突,自己顺溜了,很多事情也就好办了。

为了多了解自己,要快乐的生活,认真的工作,多读书、多思考,多经历,让自己多去和这些碰撞,或抽丝剥茧或豁然开朗的更多地了解自己,才能更好的和自己相处。但是,所有所有的前提,是爱自己,接纳自己。爱自己接纳自己,才能减少苛责和纠结,才能用平静的心情去客观发现问题所在,进而去解决和提升,才能把能量全力以赴的运用到更有建设性的事情上去。我知道这个说法近几年大家都听到很多很多,耳朵都快要听的起茧子了,但是,因为这一点太重要太重要了,所以,值得一说再说。

学会自己与自己相处,是一门颇深的学问。因为人们的内心世界十分复杂,自己不吐露心迹,不与人交往的时候,就极易自己与自己过不去而钻牛角尖。唯一的办法是走出自己给自己划定的圈子,形成自己的朋友圈,就可以自己与自己与朋友分享快乐了。一个懂得和自己相处的人,必是一个高情商和高智商的人。因为看清别人容易,看清自己难。因为控制别人容易,控制自己难。因为原谅别人容易,原谅自己难。与别人相处,自己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能够客观地去看待他人的优点和缺点。自己与自己相处,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自然,就不可能认清看透自己,也就不可能客观地来评价自己。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而且就算是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往往也很难做到坦然的接受和改正自己的缺点与错误。所以我们会经常失败在自己的优势上和一而再、再而三的犯同样低级的错误。

人一生中会碰到认识很多的人,短的几分钟,长的几十年,但唯一能自始至终陪伴我们、共同经历各种精彩与坎坷的只有自己,学会了和自己相处,才能寻找到内心深处的幸福源泉。但学会和自己相处却又很难,也许要用一辈子。这里面还是有诀巧的,我的体会是,要和自己相处好,只要把自己看作是别人,把自己游离到旁观者的角度就行了。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再就是回忆过往,也可使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想想自己以前做过什么让自己后悔不已的事情,深深的记住并总结,然后想到一个最不会后悔的做法,并加以牢记;想想自己最高兴的事情或者说最乐此不疲最想干的事情,这样的事情必定是我们自己最想为之付出全部精力的,我们要牢牢地锁定它,让它成为我们内心的精神支柱。做这件事情,我们可以简单纯粹但不能媚俗。我们一生能碰到的所有的人生内涵无非是人、事、情、故,事刚才上面已经说了,高兴的,后悔的,其余的都是平常的;事和情是相关联的,亲情,友情,爱情,如果自己觉得亲情方面欠缺,不用着急弥补,因为亲人是血缘姻亲关系,好与坏都在那里,最终也都会包容化解,如果不能包容或化解不了,也就没有必要再亲了,或说亲也不亲了;如果有些亲情让你觉得很累,很负能量,觉得根本解决不了,不妨放下,因为让你身心俱疲的亲人必定不是好亲人真亲人;友情不比亲情,不是与生俱来注定的,合则合,不合则分,不必强求;随着时间推移,朋友必定是做减法的,有的走进心里,有的相忘江湖!爱情是独立个体最应该重视的,因为它不像亲情对你是帮助或者是枷锁,也不像友情可以烈得像波兰精馏伏特加,也可淡得像纯净水,爱情是可以把两人慢慢互相感染成为一体的溶剂;如果溶剂选对了,就会得到一辈子喜怒哀乐都有人分享分担的快乐;如果选错了,就会变成最熟悉陌生人的悲哀。说到这里回到论题,和自己相处需要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喜欢自己,当然不是自恋,只要不违反法律公德,就应该大胆的做自己,对事淡然,对人真诚,对情坚守,对故忆念,把大原则坚守好,天马行空自由自在好好地为自己活着,快乐幸福的活着,这才是我们来到人世走一遭的目的,我们也就越来越喜欢和自己相处了。

在我们的一生中,都在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小时候,与自己的父母;长大后,与自己的同学、同事、朋友、爱人;老去的时候,与自己的老伴、孩子和孙辈。在与身边和周围人的相处中,我们建立了关系。有时候,关系带给我们快乐,让我们不再寂寞;有时候,却给我们带来痛苦,甚至想结束这关系,哪怕变回孤家寡人。我们痛苦,因为用尽力气,对方似乎也永远不理解自己;因为莫名其妙就能为一点小事而争吵;因为苦口婆心,孩子依旧不听话;因为还没被了解,就已经被误解;因为我们看重的,却被对方轻易挥霍......我们困惑:为什么总是不得美满圆满?为什么总是这样?为什么不能那样?......当我们面临着关系困境的时候,我们的问题总是:他、你、孩子、对方。我们总是在以自我为中心地寻找外延的因素,试图找到问题的解决途径。可是,我们却很少深入自己的内部,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问一问自己:是不是自己出了问题?我们看得清别人,别人也看得清我们。可是很少有人可以看清自己或用心去认真看清自己。

处理外部关系的第一步:认识自己。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其实,所有的关系,都是与自己的相处。如果与外界的关系出了问题,那么与自己的相处也一定出了问题。比如,你害怕他的离开,因为你对自己就不自信,潜藏的自卑让自己没有了安全感;比如,你认为他不接受本来的你,因为你本身就没有接受自己,不喜欢自己。比如,你觉得孩子不听话,可能你本身就是个控制欲强的母亲。比如,你看到的对方的毛病,事实是可能正是投射出来的自己。所以,当你与外界的关系出了问题,不妨静下心来问问自己:是不是自己也有问题?是不是自己先出了问题?我们的成长,就是不断地与自己磨合、相处、接受的过程。在这些关系的处理中,我们逐渐地认识了自己,认识自己的不足,认识自己的执念,认识自己的成长和教育背景:我为什么是这样的我?他人认识的我又是什么样的?我怎么看自己?感知自己的心理、情绪、情感,认识自己的一切。当你认识了自己,改变了自己,你与他人的关系才会改变,周围的一切也就随之而改变了。

处理外部关系的第二步:不要太固执,因为我们可能是错的。我们在关系出现矛盾的时候,都很自信地挑剔着对方,不会认为自己有问题。可是我们要知道,没有谁不犯错,也没有谁是绝对正确的,更没有谁永远是正确的!问题一旦出现,一定是当事人双方的问题,而不单单是一方。我们的固执己见、骄傲自大,很可能一叶障目,让我们看不到问题的本质。其实,只要通过第一步,真正客观的认识了自己,第二步也就有所觉悟了。我们才会去思考:是不是自己错了?万一自己错了呢?......当我们能够做到这样的自省,我们也就迈开了可以做出改变的第一步。因为有了意识和对自己的认识,我们才会主导自己去行动,才会愿意为了改变关系而改变自己。

处理外部关系的第三步:改变态度,学会使用方法。有了意识和认识,改变态度很重要。具体如何去做,也很关键。即便没有意识认识,那么也请试着先从行动上去做。因为,行动也会逐渐改变意识提升认识。只要愿意去变,很快,我们就会发现自己与外部关系的变化。因为如果关系没有改善,那么我们很清楚长期不变的模式是无用的,那就需要尝试新的模式。甚至,去改变自己的性格,当然,前提是:我们愿意为了维系这段关系而改变。如果我们以前很努力地沟通过,那么从现在起,请试着闭嘴止语;如果我们以前很任性,那么请试着多关心一下别人;如果我们从来没道过歉,那么也请试着说句“对不起”......(未完待续)

(作者:熊绍君为本栏目主编)

责任编辑:红祥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