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荀子的学习之道
学习是一种信仰,在二十一世纪,我们比的不是财力而是学习力,比的是思想境界。因为学历只能代表过去,财力只能代表现在,而学习力却能代表未来!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犹如燃烛照明,这些话充分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中央领导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反复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把学习放在突出位置,改变“追求享乐、玩物丧志,不好读书;热衷应酬、忙于事务,不勤读书;浅尝辄止、不求甚解,不善读书;学而不思、知行不一,学用脱节”现象,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在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中提高思想水平、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自我超越,积极推动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社会建设,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学习的好习惯,在全社会倡导形成一种讲学习、爱学习、善学习的好风尚。学习能救国,也能兴国!
当今社会是一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处处充满知识的社会,学习知识成了社会生活的头等大事。一个人不学习没知识,在社会上寸步难行,很难立足于这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学习无科技,就必然走向衰败,最终灭亡。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假如每一个人都能把学习放在一生中的重要位置上,那么我们的社会每天就会有许许多多在学习的人,那么,我们还会愁社会不进步?还会愁我们的国家不强大?学习可以获得知识,人非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我们的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以及人生观、世界观、方法论都是从学习中来;整个人类,无论是什么人种,无论信仰什么,无一不是靠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几乎成了整个人类的共识。总之,一个人只有学习,才能不断进步,一个国家只有重视学习才能不断发展强大。中国自古以来崇尚学习,历朝历代都涌现出不少的教育家思想家,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就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荀子。
荀子,名况,字卿(一说时人相尊而号为卿),生卒年限大约为公元前313年至公元前238年,战国末期赵国人,时人尊称为荀卿,汉时避汉宣帝刘询讳称为孙卿,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荀子曾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两度出任楚兰陵令,晚年蛰居兰陵县著书立说,收徒授业,终老于斯,被称为“后圣”。荀子批判地接受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儒家正统的思想和理论,主张“礼法并施”;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反对鬼神迷信;提出性恶论;重视习俗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并强调学以致用;其思想集中反映在《荀子》一书中。他的一生经历了战国的动荡和变革,荀子向先辈孔子孟子学习,游学列国,早期游学于齐国,后来因为遭到诋毁,离开齐国,前往楚国,被春申君任命为兰陵令。荀子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他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尤其是礼的思想,认为礼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和规范,是治理国家和教化百姓的重要手段。他提出“礼乐之治”的理想,主张以教化为本,以法制为辅,以礼制约人的欲望,以乐调和人的情感,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秩序。他还强调了礼的教育功能,认为礼可以培养人的道德品质,使人成为君子,从而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荀子最初游学于齐国,齐湣王末年,上书劝说齐国宰相,不被采纳,离开齐国去了楚国;齐襄王时,荀子返齐,秦昭王四十一年(公元前266年),荀子应聘至秦,见秦昭王及秦相范雎,荀子在秦期间,主要进行了政治和文化的交流活动。他与秦昭王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哲学观点,荀子建议秦国重视儒者,推行王道政治,通过文化和教育来治理国家,而不是过度依赖武力;他还强调了节制威势和回归文治的重要性,认为这样才能实现四海之内如一家,通达之地莫不心服的目标。此外,荀子还与秦昭王讨论了国事,含蓄批评了秦国的政策,认为其过于崇尚武力而忽视仁义,可能会导致国家的衰败,难以实现四海一统的宏大目标。这些主张、观点与建议,在当时的秦国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和广泛的讨论与反思。期间,他也高度赞赏了秦国在秦昭王的统领下,政治清明,民风淳朴,国力日强,百姓安祥,秦王听了十分受用。停留了一些时日后(公元前266年至公元前至259年),荀子于公元前259年返回赵国,在赵国与临武君和赵孝成王谈论兵法战略和治国理政事宜。春申君死后,荀子著书授徒以终。荀子还整理传承了《诗经》、《尚书》、《礼》、《乐》、《易》、《春秋》等儒家典籍,为传播保存儒家思想文化做出巨大贡献。荀子总结百家争鸣的理论成果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创立了先秦时期完备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他的思想在以后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发展中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影响。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他反对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只有礼法仁义才能 “化性起伪”,使人改恶向善。荀子也反对庄子、惠施、公孙龙“以名乱实”,主张“制名以指实”。荀子还反对孔孟前辈的“法先王”,主张“法后王”,批评天人合一和世俗迷信,强调“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荀子虽然是儒家代表人物,但他具有一定的法家思想,在这点上比孔孟进步。荀子的名言有:“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等,荀子还是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他提出“天人相分”的自然观,认为天和人各有其规律和职责本分,天不干预人事,人不依赖天命,天人之间没有感应和契合,而是相互独立与对立的;他否定鬼神的存在,不信天人感应和祭祀祈福的说法,认为这些都是迷信和愚昧;他主张“明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认为人应该以理性和知识来认识和利用自然,改造和适应自然,而不是盲目地顺从和崇拜自然。荀子提出“性恶论”的道德观,与孟子的“性善论”形成鲜明的对比。他认为人性本恶,人与生俱来没有道德,只有欲望,如果不加约束,就会互相争夺和斗争,导致社会的混乱和灭亡。因此,人必须通过后天的学习和教育,才能克服恶性,培养善性,形成道德。他主张以礼教为主,以刑法为辅,以圣人为师,以六艺为程,以劳苦为方,以日新为务,以明辨为法,以正心为本,以修身为始,以治国为终,以平天下为功,以尽人道为仁,以达天理为智,以成大德为道。荀子还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认为教育是“化性起伪”的过程,是不断地积累知识、培养道德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思想上,与孟子“内省”的思路相反,他更强调“外积”。荀子重视教育的普及和平等,认为人人都有学习的能力和可能,不分贵贱贫富,不论男女老幼,都应该接受教育。他的普及教育思想为后来的平民教育和民主教育开辟了道路。荀子在兰陵办学的规模和影响是非常广泛和深远的,他为当时的战国培养了许多不世之材,其中李斯、韩非、浮丘伯、张苍等都在秦汉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中国的历史走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来都成为了名垂青史的人物。荀子在历史上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有时受到尊崇,有时受到贬抑;汉代的儒家继承了荀子的经学和礼学,把他列为儒家正统之一;唐代的韩愈认为荀子是“大醇而小疵”,指出他的思想有一些缺陷,但总体上是优秀的。宋代以后,理学家把孟子作为儒家的主要继承者,而把荀子排除在外,认为他是“法家之渊源”,“执拗的低音”;清代的陈确曾经提出“新四书”的构想,把《荀子》提升为儒家经典之一,但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近代的“排荀”运动更是对荀子进行了激烈的批判,认为他是封建专制的辩护士,是反动的思想家。近年来,随着民族文化复兴浪潮的涌起,荀子的思想受到了重新的关注和评价,出现了“荀学复兴”的热潮。许多人认为荀子是当代重构儒学体系的重要思想资源,他的思想具有学术批判精神、兼容并包的意识、事功精神等特点,对于解决现实社会的问题和参与当代思想文化的对话有着重要的价值。《荀子》是荀子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哲学著作,全书一共32篇,其观点与荀子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大部分是荀子自己所写,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重要的著作。
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不同的看法和主张,并逐渐形成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等不同的派别,历史上称之为“诸子百家”。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战国时期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孟子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为统治阶级辩护的思想,而荀子却认为:人力能征服自然,应该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他的门人韩非、李斯成为战国末期的法家重要代表人物。苟子作为先秦时期思想的集大成者,给后人留下了十分丰富而宝贵的思想遗产。在他的思想宝库中,学习之道闪烁着唯物辩证的色彩,是指引我们从事学术学习的向标。苟子的学习之道从唯物主义认识论出发,把学习分为“闻”、“见”、“知”、“行”等阶段。“闻”、“见”的感性认识阶段是基础,进而是理性认识阶段的“知”,然后再进一步达到“行”。他特别强调“行”,认为学习的目的就在于实行,因此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如何来根据这个学习过程来组织学习?他告诉我们:“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行乎动静。”即从“耳闻”、“目见”到“著心”和“形乎动静”。从感性到思维加工,并进一步付诸行动。他认为,学习者通过感官积累的感性材料愈多,他的经验与知识也就愈丰富,“所谓多闻曰博,少闻曰浅,多见曰闲,少见曰陋。”而闻之的知识是间接经验,不如亲身见之的直接经验可靠,但这两者都是感性的认识,容易产生片面性。“闻”、“见”的阶段只是学习知识的第一阶段,是学习知识的基础。要克服第一阶段的不足,必须进入学习的第二阶段,就是“知之”或“著乎心”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由于“心”的思维活动是按照“虚壹而静”的规律进行的,就能把前一阶段所获得的感性认识予以整理和概括,从而对事物有清晰明确的认识。获得了知识,并不是终结,他认为,还要把已经掌握的知识用于个人修身和治理国家,即用学得的知识作为指导自己行动言论的法则,这就是“学止于行”的最后阶段。 在阐述学习各阶段的关系时,荀子提出,学习知识不能停留在感性阶段,必须向理性阶段过渡,因而知比闻、见在认识上处于更高的阶段。而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行动,一个人如果掌握了很多知识,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还等于缺乏知识。“闻者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他提出的完整的学习过程论,基本上符合人类的认识过程。他强调第二阶段的思维活动,也是比较符合学习过程规律的。苟子基于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学习过程与认识结合起来,从人的心理活动去加以阐述,并特别论述了知与行的依赖关系,具有辩证法因素,是他学习之道的深刻处和闪光点。
荀子认为,人生下来是没有多大差别的,但为什么现实中又会有尧舜、桀纣之分,君子、小人之别呢? 这主要是由每个人所受的教育不同,所接触的环境不同,所交的师友不同,以及自身是否努力造成的。荀子的学习之道为:态度谦虚贵专一,勤奋刻苦要努力;日积月累存量变,破茧成蝶质变现;摒弃杂念心要静,好学居静贤师定。荀子学习之道可概括为以下十二个方面。
一是持之以恒。持之以恒就是持续不断地进行学习。荀子学习之道就是要持之以恒坚持终身一辈子学习。荀子认为学习是一辈子的事,荀子的学习之道,直接体现在他的《劝学》篇中,《劝学》开篇第一句就是: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开宗明义:学习是不能够停止的。意思是说学习应该持之以恒,面对所有知识都要如饥似渴才为最佳,并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持之以恒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学习可以增长知识,提升才干,修养品德,熏陶气质;但一定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同时要善于向贤者求教,也要善于向未知者传教;学习要善始善终,切忌半途而废,以期达到完全而纯粹的精神境界! 荀子《劝学》的主旨在于劝勉人努力学习,并在文中使用大量比喻来说明努力学习的重要性。在“学不可以已”这句话之后,荀子就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的比喻,来说明学习的无止境。其实,老百姓也都知道这个理儿,有俗话为证:活到老学到老,88岁还要学个巧!但是,真正能坚持终身学习的人却极少。看来,能够把平凡的小事做好,真就可以不平凡。荀子把蓝、水、直木比喻人未经雕琢时的质朴状态,用青、冰、轮比喻学习之后的成就。要实现这个变化的过程,就必须坚持不断地学习。学习如有间断,就无法达到预定目标。苟子还说,人的学习虽然有一定的方法,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坚持“为士”、“为圣人”的学习目的,“真积力久则人,学至乎没而后止也”。苟子是我国历史上最早提出终身学习观点的人。
二是追本溯源。源就是源头、本源、根源。荀子学习之道主张学习搞清学问的来龙去脉。荀子认为学习要搞清学问的源头,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荀子劝学,力主“取法乎上。”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记得教科书上节选的《劝学》,把最后一句删除了,可能是嫌弃荀子有“复古”倾向吧。其实,这句话真实的意思是“取法乎上”,意思是效仿于高超、精湛的学识、技艺等,就是说如果不去学习先辈们的大德大智即不了解学问的渊源,就不会知道学识学问的浩瀚博大。学习只有追本溯源才能真正领悟体味学问学说的深刻内涵与博大精深。
三是专心一意。专心一意就是专心致志的学习,要心无旁骛,不要去想其他乱七八糟的事情。荀子强调,人在学习时,必须专心一致,才能有所造就,他说:“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视而聪”,“心枝别无知,倾则不精,贰则疑惑。”他还用蚯蚓和螃蟹为例,说明用心专一和浮躁,会产生大相径庭的结果:“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整,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这是荀子的求学贵专一的主张,他告诉人们学习要专一,不专一必不能成功,与孟子所举奕秋教奕的意思大致相同。确实,学一样东西,须把全副精神都放在这上面,不许有丝毫的散乱,以此“全之尽力”,最后必有成功。正所谓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荀子劝学,面向大众,鼓励人们只要专心一意坚持学习,人人可以成为君子。荀子对学习的认识比孔子更为深刻。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表面上看有道理,其实不然。学习的过程焉能没有思考?所以,荀子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学习是思考的载体,离开了学习的思考就是胡思乱想。“学之道,贵以专”。学也者,固学一之也。学习,本来就应该一心一意,就是要学到完全彻底。这与开头所说的“学不可以已”也是一致的。学习本来就不是一朝一夕可见成效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积累的过程。同时这个积累的过程需要专心致志、一心一意,需要明确的目标和坚持到底的毅力。
四是谦虚谨慎。谦虚谨慎指的是学习态度。学习上要谦虚谨慎,认真虚心、谦虚学习。这里的关键是虚,何谓“虚”?苟子说:“心未尝不藏也,然而有所谓虚......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藏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藏害所将受,谓之虚。”这个“虚”就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态度。荀子认为,每个人的记忆中都有一定的知识储量,但是为了继续有效地学习新知识,就应该保持一种不满足的态度,即“虚”的态度。“虚”就是不使已汇人心中的东西妨碍所要记忆的东西,也就是不要先入为主。“虚”并非无藏,而是为了更好地有藏和多藏所采取的一种虚心求进的态度。同时,“虚”还有虚怀若谷,虚心向人学习之意。
五是日积月累。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主张一以贯之,他告诉人们,学习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一定要沉下心,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注意知识量的积累,做学问别指望一夜成名。一个人眼界的拓展,学识的提高,能力的长进,良好习惯的形成,学习成绩的取得,都是一个持续努力、逐步积累的过程,是“每天进步一点点"的总和。每一个重大的成就,都是由一系列小成绩累积而成。学习本身就是一种长久知识的积累,知识积累本身就是一个枯燥的过程,为此,要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要知道任何成功背后都是不断地努力和付出。有句话说得好:这个世界很公平,你人生的每一步都是在为未来铺路,人生,从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你越努力,就越幸运。世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只有日积月累的坚持。在这过程中,要经历很多困难,要付出很多汗水,才能收获到甘甜的果实。他还强调,学习不能满足于已有的成就,应该不断地有所创造,有所进展,日渐而月进,并且使之产生质变。只有潜心积累,才能“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才能最终成功成名。
六是沉心静气。沉心静气就说学习要沉着冷静。“静”,指的是心要静,并摒弃一切杂念。关于“静”,荀子说:“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心卧则梦,偷则自行,使之则谋。故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这个“静”与冷静地思考问题有关。按照他的观点,心常常在活动着,如睡觉的时候就会做梦;放任的时候就会想入非非;使用它的时候就会思考问题。心的这种活动对学习来说,有的是有害的,有的是有益的。我们为了保证学习有效地进行,就必须排除那些有害的“动”,使那些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不干扰认识,从而保持冷静的头脑、安谧的心境。“静”并非绝对排斥“动”,而只是要求“动”中求“静”,“静”中有“动”。苟子认为心理活动的“静”与“动”是统一的。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只有保持冷静的头脑,积极地进行思维,才能保持学习的高效率进行。注意的集中性和分配性、“动”和“静”是两对矛盾范畴。苟子所倡导的把注意的集中性和分配性统一起来、要求“动”中求“静”,“静”中有“动”的学习模式,是他坚持唯物辩证的矛盾对立统一规律的生动体现。
七是知行合一。荀子劝学,主张知行合一。荀子要求人们学了一定要行,要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知是基础,是前提。所以,首先,一定要高度重视理论学习,要不懈致知。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我们要以君子之学来要求自己,做到“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即把学到的东西,落实到自己的言行中去,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合乎规矩,都能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而不要学“小人之学”,“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即只是把学到的东西,当作自己的财富来炫耀和交易,对自身德行的提升和完美毫无意义。这里荀子讲的“君子之学”,就是“为己”之学;“小人之学”,就是“为人”之学。心学大师王阳明肯定是读了《荀子》,受到启发,才悟出“知行合一”的心学。荀子说“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这不就是知行合一么?相反,小人之学,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只有四寸,当然不足以美化七尺之躯。看来,现行的素质教育就是小人之学。学生们一边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边厌食、挑食、偏食,甚至浪费食物;大叫爱祖国爱社会主义,却不能爱周边的人,甚至不能自重自爱。那么,学君子的为己之学,要学习些什么东西,从何处入手呢?荀子说:“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所谓“经”包括《礼》、《乐》、《诗》、《书》、《春秋》,荀子为学者做了说明:“《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而其中“礼”又是最重要的,“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学习还要联系实际学,要结合本地区、本行业、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学,要学用结合起来,学以致用。
八是良师益友。荀子说,学的内容确定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求师”。他说:“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 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有了好老师,还要特别注意外在环境对自身的影响,要懂得择邻交友,善于借助外在条件,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有了好的老师,便可以好学,“得贤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尧、舜、禹、汤之道也。”并要有互助的的朋友,布置适当的环境,避免防害的刺激,荀子还提出,学者应“亲友”,以求得在治学上的“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即不断地得到批评和指正,而日有所成。学莫便乎近其人。这句话是说学习的途径没有比接近良师益友、积极向良师益友学习更省事的了。在荀子看来,效仿良师益友,聆听君子的学说,能使我们养成崇高的品格,获得全面的知识,进而通达世事。亲师,“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即要以良师益友为求学的助力,所以把师友看得很重。一是因为个人的性质容易被环境变化,倘择交不慎,必被引入邪途,最为危险;二因古圣王之道仅载于呆板的六经文字里面,非口授不能透彻;且六经以外的种种道理,更非贤师益友口讲身导,不能周遍。良师益友对学习大有裨益。
九是反思反省。荀子希望人们学了一定要时时对照自己,反省自己,“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他还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木材经过加工以后就能变直,刀剑在砺上磨过就会变得锋利,君子学习渊博的知识,并且能经常注意考察自己,那么他就会变得聪明,而行动上也不会犯错误。荀子用木与刀剑为例,来说明人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检验自己。与这个意思相近的,是《论语》中曾子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也是说要经常检查自己。
十是努力刻苦。学习要努力刻苦,荀子说“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刻苦钻研精神的人,在学习上就不会有显著的成绩;不能埋头苦干的人,在事业上就不能取得巨大的成就。荀子在此前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比如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都是在强调要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勤奋努力。学习不用功,到老一场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顽强刻苦努力,才能学有所成,铸就辉煌人生。
十一是择地居学。荀子劝学,主张中正,注重学习的环境。荀子举例说,茎长仅有四寸的射干,傲立高山之巅,下临百仞之渊而无所畏惧,是因为基础坚实;蒙鸠的巢虽然构筑得精美,但因其系在苇梢之上,风一刮就会折断芦苇,鸟卵就会被摔破,幼鸟就会被摔死。环境不同,结果迥异。环境是客观的,对于学习者来说,属于学习的外部环境因素。我们知道,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要通过外因而起变化,二者缺一不可。苟子注重外因作用的发挥,是他唯物主义信念的再度体现。他说,“南方有叫蒙鸠的鸟,用羽毛编织巢穴,但是却把巢系于苇苕之间,虽然巢很坚固,但是一刮风,就会卵破子死。所以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有人说,看一个人是否有水平,看看他周边是些什么人就明白了,很有道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君子应该防邪僻而近中正。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在这句话之前,荀子举了几个例子:南方有一种叫蒙鸠的鸟,以羽毛为巢,用毛发编织,系在芦苇上,大风一来芦杆就折断了,巢也掉了。这不是鸟巢做得不好,而是因为依托的地方不合适。西方有一种名叫射干的草,它的茎长四寸,生长在高山上,面对着百丈深渊。不是它茎长,而是它生长的地方使它这样。接下来荀子又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白芷如果浸到臭水里大家就不会佩戴它了。于是荀子得出一个结论:君子定居时一定要谨慎地选择好地方,外出要和有学问有道德的人交往,以此防止受邪恶人的影响,而接近于正道。一定要注意外部环境对学习生活的影响。
十二是追求完美。荀子劝学,主张追求完美。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不足以为美也。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当然,要达到完美的圣人之境界,必须历经磨难。要做到“权利不能倾,群众不能移,天下不能荡”,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要多读书美我其身,腹有读书气自华。学习必须有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才能做个有成就的人。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这句话意思是说,君子知道学识不全面、不纯粹是不足以称为完美的,因此他们反复学习以达到前后联系,用心思考以达到融会贯通,效法良师益友努力地去实行,除掉有害的东西,培养有益的学识。可见在荀子看来,学习不仅仅是指书本的学习,还包括了道德的修养,是内外兼修。
当然,荀子学习之道还是有其局限,他主张的学习内容,只有尚书、诗经、礼乐、春秋之类,认为学完这些就掌握天地之间的所有学问。中国自古就不注重自然科学,不能说不是个遗憾。荀子的劝学只主张“要想会,跟师傅睡”,没提出自学也可以成才的观点。这又是一大失误。愚以为,成大才者必须自学,必须批判地吸收,有扬弃、有创新,才算善于学习。
归根结底,荀子的学习之道告诉我们:“学不可以已。”要树立正确的终生学习观;“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致江海。”要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告诉我们:整天苦思冥想,还不如学习一会儿收获大;踮起脚跟远看,还不如登高之后看得宽广。也就是说,当我们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应该把这当作学习的契机,有思考但不是闭门造车;要善于主动寻找已有的知识经验来丰富自己、并向更高处攀登。这提示我们学习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有敢于攀登的勇气信心和力量;荀子还告诫我们:获得了知识,并不是终结。他认为,还要把已经掌握的知识用于个人修身和治理国家,即用学得的知识作为指导自己行动言论的法则,这就是“学止于行”的最后阶段。的确,学习只有学以致用,不断总结,不断反思,才能达到学习的目的,才能真正不断提升、不断成长!
荀子的学习之道对我们特别是青少年学生读书学习,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科学的导航功能。荀子的思想不仅对于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于整个中华民族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也有着深远意义,在当代社会仍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作用。(未完待续)
(作者:熊绍君 为本栏目主编)
责任编辑:红祥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