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思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资源综合利用作为关键一环,并大力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生活垃圾填埋作为城市垃圾处理的重要方式之一,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增长,给城市环境带来了严峻挑战。填埋作为传统且常见的垃圾处理方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传统的填埋方式往往伴随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缺陷,如渗滤液污染、臭气排放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逐步加强了对生活垃圾填埋的监管和管理。“十三五”期间,全国新建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500多座,城镇生活垃圾设施处理能力超过127万吨/日,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2%,全国城市和县城生活垃圾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全国共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厂254座,累计在运行生活垃圾焚烧厂超过500座,焚烧设施处理能力58万吨/日,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率约45%,初步形成了新增处理能力以焚烧为主的垃圾处理发展格局。
在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生活垃圾填埋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不仅填埋场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填埋技术和管理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垃圾填埋场治理行业市场规模约为79.48亿元,同比增长4.9%,其中搬迁填埋方式占比持续下降,以原地处理为主。刘尚主导的“华东某填埋场原位风险管控”项目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一个典型例证。面对长期遗留的环境问题,刘尚与其团队设计了一套全面的风险管控方案,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填埋场存在的环境问题,确保周边生态环境的安全与健康。这一方案不仅考虑了如何有效处理臭气和渗沥液等污染物,还注重提升填埋场的整体运营水平,使其符合行业规范,为华东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刘尚带领团队对堆体整理进行了精细化的操作,采用了斜面分层作业法,通过层层压实垃圾,严格控制压实密度,提高了填埋场的整体稳定性和填埋场的容量利用率,有效减少了垃圾的体积。同时,特别强调了顶面坡度的控制。在他的指导下,团队精心调整坡度,从而有效防止了覆盖土受到侵蚀,减少水土流失的风险,还为填埋场的长期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防止地下水污染方面,积极引入垂直止水帷幕技术,采用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止水帷幕,并以双排咬合桩形式进行实施。这一创新技术的应用,彻底隔绝了生活垃圾与外界水体的交互,从根本上防止了地下水污染物的扩散。这不仅保护了宝贵的地下水资源,也为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了积极贡献。
针对填埋气的处理问题,刘尚同样展现出了卓越的专业素养,精心打造了一套被动型控制填埋气导排与处理系统。这套系统尤其注重导排导气井间距的合理性,确保填埋气体能够自然、高效地排放。除了导排系统的设计,刘尚还高度重视后续气体浓度的监测工作。他深知,填埋气的成分和浓度会随时间变化,因此必须持续跟踪监测,确保排放始终符合严格的环保标准。在他的坚持下,团队不仅配备了先进的监测设备,还制定了严密的监测计划,确保填埋气的处理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通过改善堆体透水性,刘尚成功降低了填埋堆体内渗沥液的水位至安全控制范围,解决了填埋场环境治理的另一大挑战,不仅有效防止了渗沥液从边坡处渗出,减少了对地表水的污染风险,显著提升了填埋场的环境安全性。也为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封场阶段,刘尚为填埋场的封场工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他们采用了复合衬里多层系统,包含导气层、防渗层和排水层,这一创新设计确保了封场后的环境安全无虞。在材料的选择上也十分慎重,选用了1.5mm双糙面HDPE土工膜作为覆盖层材料,这一材料具有出色的防渗性能,进一步增强了封场的稳定性,为填埋场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巧妙地利用钢筋混凝土雨水明沟作为截洪沟,与封场排水层的雨水导排管相互衔接,确保雨水能够迅速、安全地排出,从而有效避免了雨水对填埋场造成潜在的二次污染风险。在封场填埋区整体稳定后,刘尚制定了详尽的绿化与植被恢复计划,选择了紫玉兰、独本石榴等适宜的植物进行种植,这些植物不仅美化了填埋场周边的环境,更促进了生态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为填埋场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环境保护的长征路上,刘尚所做的贡献是为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未来迈出的坚实步伐。正如他所言,“面对环境挑战,我们不能停滞不前,必须持续深化研究,优化技术,并扩展应用领域,继续在绿色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徐珍)
责任编辑:红祥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