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滚动

儿慈会人员骗家长近千万救命钱 慈善信任亟待重塑

发布时间:2024-06-12 07:56:38 推广 来源:

儿慈会骗捐事件引发公众对慈善机构的广泛质疑,慈善行业正面临着信任危机。有网友爆料称,中华儿慈会9958儿童大病紧急救助项目河北负责人柯某卷走千万元救命款,多名家长深夜露宿河北石家庄儿慈会办公大楼外。

民政部网站6月11日发布《民政部关于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有关问题调查处理情况的通报》。经查,柯某孝曾作为患儿家长接受过儿慈会救助。一些工作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不仅严重伤害了捐助者的善意,更加剧了弱势群体获得援助的困境,令人痛心。

这并非个案。近年来,类似乱象时有发生,如红十字会醉驾肇事、郭美美爱心事件等,这些负面新闻不断消耗着公众对慈善事业的信任。有网民直言“民间慈善机构99%都是骗子”“做善事直接给受助人,不通过这些机构”。

公众的失望和愤懑,警示我们慈善事业亟待加强监管和透明度建设。一些人认为,慈善机构“自成一体,无人能管”、存在“背景渗透”,暗示现有监管疏漏。有网民呼吁,“期待加强慈善事业管理的法律法规出台”“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管,确保捐款去向公开透明”。

正视困境,重塑信任,需要政府、慈善机构、公众共同努力。健全法律法规,明确慈善组织职责边界,杜绝假借慈善之名行骗的行为。加大违法违纪行为处罚力度,织牢制度防线。提高慈善组织透明度,对项目实施、资金使用等信息主动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完善内控制度,防范违规风险。加强对慈善从业者的职业操守教育,筑牢职业道德防线。对违背公德好施求同的人绝不手软。

只有切实重建社会公众对慈善事业的信任,公益慈善之路才能行稳致远,善的力量才能充分发挥。让我们共同维护,为中国慈善事业注入新活力。(通讯员:刘金波)

 

 

责任编辑:红祥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