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培养学生成为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职业技术技能人才,5月1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师生赴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江铃集团钳工特级技师/钳工首席技师“刘辉劳模创新/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实践教学活动。
活动伊始,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玉林教授介绍了刘辉劳模的先进事迹,以及此次实践教学活动的内容安排和意义。随后,刘辉劳模对工作室进行了介绍并带领师生参观工作室,他详细介绍了所陈列的每一款汽车模型、特别是他的主要参赛获奖工件,以及字画、篆刻和平面设计作品等。接着,刘劳模以“中国梦·劳动美——弘扬劳模精神 谱写时代华章”为主题为师生们讲了一堂生动感人的实践教学课。他讲述了36年来坚守一线的工作事迹,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和实际事例阐释了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内涵,并从“匠心、匠艺、匠情、匠果”四个维度介绍了自己的劳模之路和创新成果。他从一名“蓝领”钳工淬炼成“大国工匠”,一些机器设备都达不到的加工精度,他的手却能达到,被工友称赞为“一摸准”。这一双巧手,成就了他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中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工匠”、江西省“新时代赣鄱先锋”、第六届江西省优秀高技能人才“赣鄱工匠”、南昌市第八届道德模范等60余项荣誉。课程的最后,刘劳模勉励学生要有精益求精、坚持执着的工匠精神,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要用爱心感恩之心回馈社会。通过实物展示和刘劳模的实践教学,师生们被他的精湛技艺所震撼,被他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所折服。
实践授课结束后,刘劳模带领师生实地参观了生产车间、主要设备及生产流程,一边参观一边为师生详细介绍。首先参观的是四大工艺之首的冲压车间,它占地4.3万平方米,共有5条冲压生产线,刘劳模着重为师生介绍了A4生产线的设备及生产过程。A4生产线是高速自动化生产线,配有先进的7轴机器人,15次/分钟的冲压速度,灵活度非常高,主要用于车身大型覆盖件的生产。接着,师生走进焊接车间,该车间占地7万平方米,有125台智能机器人、84台中频自适应人工焊机、184把一体化焊钳、40把机器人伺服焊机,采用智能化柔性生产模式,可以实现同时生产多种车型部件。
刘劳模为师生一一详细介绍了车间里的各种主要设备的功能,包括大型机械臂、千吨级压铸机、汽车零部件模具、汽车组装等情况,并深情地讲道,“作为一名工人,任何时候都不能离开生产一线,只有在一线,才能掌握最先进的技术,在制造领域先行一步。”巨大的生产车间使师生们感受到了汽车生产的壮观场面、所需设备之多及仪器之精,以及操作、养护、维修这些设备的匠人们的精湛技艺。师生们纷纷走近这些设备仔细观察它们是如何运行的,并伸手触摸已经生产出来的部分零部件,看到一台台机器人精准的、有节奏的、忙碌的工作景象,看得出神,倍感惊讶。庞大的车间,一眼望去几乎都是机器人,只能见到三四位工人师傅在操作台边,此情此景,着实让师生们触动很大,真是百闻不如一见,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原来如此神奇。
活动最后,师生齐聚一起,就此次实践教学活动的感受体会进行深入交流,学生代表作了精彩发言。
学生代表孙丽萍说,“在我看来,工匠精神是对工作的热爱,是追求卓越的信念,是精益求精的态度,是勇于创新的勇气。在工匠心中,没有“差不多”,只有“做到最好”。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心怀热爱,追求卓越,勇于创新,我们就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工匠精神,让我们用实际行动书写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工匠篇章!”
学生代表江会荣谈到,“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刘辉劳模36年如一日,以实际行动坚守在钳工的工作岗位上,不断打磨技艺,为江西的汽车产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作为一名职业本科院校大学生,我们要向刘辉劳模学习,学习他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扎实学好专业相关知识,踏实练就过硬技能本领。”
通过此次实践教学活动,师生代表们近距离接触劳动模范、感受劳模精神。刘辉劳模的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让各位师生深受鼓舞。他们纷纷表示,在刘辉劳模身上看到了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和奋斗拼搏的精神,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以劳模工匠为榜样,用工匠精神擦亮自己的奋斗底色。锐意进取,笃行不怠,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担负时代重任,以实际行动践行“技能报国”的初心和使命。(文/卜佳妤 图/吕炜晗)
责任编辑:红祥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