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标志着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充分彰显了我国坚持走绿色发展的坚定决心。但我们要清醒认识到新征程上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仍需久久为功。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正确的政绩观,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靓丽底色。
要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18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述,也正是这个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指引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程。可以看到,新时代十年,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好转,放眼美丽中国,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改善幅度之大、速度之快、效果之好前所未有。伟大成就,源于思想领航。广大党员干部要完整、准确、全面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在深学细悟笃行中提高理论素养、升华觉悟境界,不断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决扛起美丽中国建设的政治责任。
要坚持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两手抓、两手硬”。不可否认,改革开放初期,“大烟囱”是人民心中经济发展、建设成就的象征,形成了“哪里的烟囱多,哪里的经济发展就好”这一刻板印象。但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走上了绿色转型的发展道路。以新能源汽车为例,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较上年接近翻倍,增长97.5%,充电桩、光伏电池、风力发电机组等新能源产品产量分别增长80.3%、47.8%、45.5%;一个个数据强有力的证明: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不是对立面,而是良性互动的共生体。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通过大力发展绿色工业、现代化特色农业、全域旅游,做大做强绿色经济产业链条,以生态的“含新量”“含绿量”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含金量”。
要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政绩观直接反映干部从政的价值取向,是干部履职尽责、创造政绩的思想基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长期工程、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绝非简单上几个项目、铺几个摊子,就能立竿见影的。如果盲目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面子工程”,不仅得不到成效,还会消耗政府的公信力、增加与群众之间的隔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老百姓的幸福感来自哪里?就来自良好的生活环境。”广大党员干部要涵养“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秉承“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以“久久为功、步步为营”的韧劲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提升城市品质、升级乡村颜值,让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空气更清新、人民更富裕。(潘华、陶成)
责任编辑:红祥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