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

老名酒·新匠人丨一方窖池里的技艺赓续、协力创新:四特匠人的成长与奋斗

发布时间:2023-04-04 11:29:56 来源:中国报道

摘要:唯至诚者,能致其极。

《庄子·达生》中,鲁国木匠“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这种精湛的技艺和专注的境界,凝聚成工匠精神的底色。

于工匠而言,对极致的追求好比一场修行,有“腰间带得纯钢斧,要斫蟾宫第一枝”的精气神,才能在技艺打磨中不断精益求精。他们俯下身,做着千百年来前辈们做着的同一件事,但又带着新的气息、新的思考、新的向往。

这也是为什么,美酒背后的匠人,匠人背后的故事都值得细品慢酌。入职四特酒28年,始终扎根酿造一线的付建生见证了历经代代工匠的双手酝酿出的“醉美”特香,也作为新生代匠人,为四特酒打上了历久弥新的时代印记。

传承与创新,是时代最难得的匠心

1994年,付建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南昌大学发酵工程专业,被分配到四特酒公司,先后担任酿造车间工艺员、质量部副经理,生产部副经理、车间主任,并于2016年担任生产一部经理,全面负责公司酿造工作。

专业对口加上多年的基层锻炼,让付建生在酿造一途具备极高的悟性,而特香传奇的故事也令他着迷。明代,江西人宋应星撰写了世界自然科学巨著《天工开物》一书,其中「曲蘖」篇所记载的酿酒工艺就是历史上极负盛名的“清江土烧”技术,四特酿酒师先辈们从中提炼出“12353”工艺,也就是今天的特香型白酒工艺。

“整粒大米为原料,大曲麺麸加酒糟,红褚条石垒酒窖,三型俱备犹不靠。”这是1988年周恒刚、沈怡方、曹述舜等全国知名白酒专家所概括的四特酒工艺特点,并认定四特酒属于“特香型”,四特酒自此成为了“中国特香型白酒开创者”。

在付建生看来,要酿造高品质的白酒,一定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用匠心、技艺、精细管理和时间岁月去生产、去沉淀。正是因为老一辈四特匠人的探索和创新精神,让四特酒背后的历史传承得以重现,并由于长久的历史积淀,而更具质感、更有灵魂。

更重要的是,四特酒的品质进化从未止步。付建生借用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廖昶的一句话阐明了四特酒的创新理念:“让传统的更传统,让现代的更现代。”这句话指导四特匠人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酿造工艺的历史传承与革新,既保留发扬传统的酿造经验和技巧,又引进先进的成熟的酿造设备与方法,同时积极探索酿造微生物发酵过程中的本质,用现代的手段进行检测与分析,使传统与科学相结合,酿造出高品质、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基酒。

新匠人之新,既代表新时代、新一代,而更重要的是匠人背后新思想与随之产生的新链接。作为新一代的匠人,付建生追求更多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随着新的需求而持续进化。

付建生表示:“消费人群趋于年轻化、理性化,饮用也越来越追求品质化、个性化和场景化。因此,我们要注意把握消费群体的饮酒习惯和饮酒场景的培育,如独饮、朋友小聚、酒吧酒馆等,同时打造个性化的高端产品,让消费者多喝好酒。”

也正因此,四特酒近年来开发精进了一系列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产品。例如,定位千元价格带的天工回味1952、天工20、天工1972精准切入高端老酒赛道,是四特酒历史传承、卓越品质的集中体现;定位超高端的玺藏·拾凭借高品质和稀缺性集健康、收藏、投资等价值为一体;定位次高端的四特东方韵系列作为全国化的战略大单品,在市场有着极高的消费者忠诚度;定位大众消费的星级酒系列产品则一直是四特酒渠道开拓的先锋,在四特产品矩阵中扮演了塔基的重要角色……

历久弥新的匠人精神、精益求精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科研体系、前瞻性的产品规划,四特新匠人为四特酒的品质讲出了新故事,也锻造出全新的品牌竞争力。

保持敏锐,于细节之中解放创造力

一线的酿造管理工作并非外界想象的那样千篇一律,反而充满了需要精确把握的细微之处,这始终考验着如付建生一样注重品质的四特人的大局观、专注度与敏感性。

近年来四特酒为了提升产品品质进行多方面努力,在原料、设备、酿造工艺、基酒储存、酒体设计、质量保障等多个维度持续精进,只为酿造出优质特香好酒。

在保障生产中,四特酒也已形成完备的分析管控机制,通过召开工艺专项会议等方式,充分调动所有酿酒师的经验与能动性,详细讨论、分析、实践,得出最佳方案,指导后续的酿造工作,这也使得四特酒的品质得到了最有效的保障。

在管理模式中,付建生对于车间生产一线的关注往往需要统揽全局,同时把握重点。“抓重点时期,如座窖转排期;抓核心工序;抓重点车间。抓住核心,提升薄弱处,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这就是我解决问题的思路。”

从酿酒工人到国家高级酿酒师、发酵工程师、江西省白酒评酒评委、江西省杨越白酒酿造技能大师工作室主要成员,付建生在四特酒这个平台上实现了个人技艺的精进与管理能力的跃升。2020年,付建生入选“江西省‘双千计划’——高技能领军人才”,2021年更被授予“赣鄱工匠”荣誉称号。

这些荣誉也让付建生拥有了更多的使命感,以科技创新赋能酿造、提升品质,是付建生和每一位四特匠人的终极目标。

令付建生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白酒糟醅取样器的发明。在一次糟醅取样时,窖池工的一句“翻来覆去的取样对我们做酒影响太大,一个窖池得少出上百斤酒”让付建生陷入深深的思考:由于窖池取样困难、流程繁琐、取样频率高导致取样成本极高,迫切需要一种尽量不破坏窖池的无氧环境且能够简便、高效、低成本地从正常密闭发酵的窖池中完成取样工作的工具。在公司的支持下,付建生等人迅速反应,成立解决问题工作组;集思广益、调集资源,确定该新型取样工具的设计草图,并完成制作;在投入使用后几经完善,最后定型;此发明2014年申请专利,2015年4月获得《固态发酵法白酒糟醅取样器》实用新型专利。正是这项发明为特香型白酒基础理论领域研究、提取糟醅样本提供了技术支持。

这一创举让付建生感触颇深:“作为基层管理人员,在日常生产作业中,要保持敏锐的目光,要善于从细节处发现极易被人们忽略的问题;要敢于向困难发起挑战,从理论出发,结合实际情况,从而持续优化我们的酿造工艺。”

如今,四特酒在品质管理方面已由质量控制阶段向质量保证阶段转变,凭借完善的标准体系和先进可靠的现代化检验检测系统,全员参与,持续改进,力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真正将品质管理工作前置。

匠心赓续,四特代有才人出

灯塔型人才梯队的建立和成长需要系统化的培养孵化,付建生从一线酿酒师成长为酿造管理的中坚力量,四特酒的人才战略功不可没。

目前,四特酒拥有国家级酿酒大师2人,获省政府特殊津贴2人,技术职称人才144人,其中正、副高级工程师9人,中、初级135人;拥有白酒酿造酿酒、品酒及酒体设计技师131人,技工76人;国家级、省市级技能人才40余人。更高标准、更年轻化的专业人才是四特酒最宝贵的资产,也是四特酒多年来人才梯队建设的核心成果。

四特酒的人才战略生动诠释了其作为中国特香型白酒开创者的长期主义坚持。付建生介绍,四特酒围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建立了完善的机制。其一是平台赋能,四特酒拥有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CNAS实验室、江西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西省特香型白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白酒职业技能等级企业自主认定平台等人才培养平台。也正因此,其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实力不仅在江西独树一帜,在整个白酒行业也位居前列。

其二是产学研深入融合。四特酒与天津科技大学、南昌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积极开展科研合作项目,完成了《基于DMAIC控制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研究与应用》《特香型新型大曲工艺及在酿造生产中的应用研究》《不同大米酿造特香型白酒的研究》等多个省级重点科研项目。2018年至今,四特酒共申请商标73个、著作权32项,获得专利44项(其中4项发明专利),荣获行业、省级科技奖十余项。

其三是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积极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为先进标准,构建促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标准化体系。四特酒GB/T 20823-2017《特香型白酒》国家标准项目荣获“首届江西省标准创新贡献奖标准项目一等奖”,对白酒行业质量稳定控制具有引领示范作用,极大提升了特香型白酒在全国白酒中的行业地位。

其四是鼓励科研创新,营造全员参与氛围,培育实干型人才。四特酒实行新型学徒制,创建江西省杨越白酒酿造技能大师工作室,做好酿造技能的传承和创新,开展各类人才培训、技术交流活动等,积极发挥技能大师及团队的领军带头作用,让酿造类技能人才在实践中锻炼发展,真正发挥高技能人才“传、帮、带”的效用。四特酒每年开展的质量控制小组活动,奖励超百万元。此外,四特酒还通过大力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的“五小”活动,解决公司安全生产、质量管理、技术革新等难题。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新平台上成长起来的新生代四特匠人要用自己的所作所为来诠释匠心精神。这不是一个人的事业,而是需要一群人来赓续;这也不只关乎一件产品的存废,而是无数精品的绽放。

在四特酒“人才是根本,有才才有财”的育才理念下,企业技术人才培养取得了卓越成就。以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公司技术交流的中心和培养技能人才的中心,通过老中青技能人才相结合,多工种协作的形式,培养了一批中高级技能人才,目前他们已成长为高级酿酒师、高级酿造技师、省“双千”高技能领军人才、赣鄱工匠等。

在付建生看来,四特匠人的个人追求与企业发展能够和谐共生,离不开四特人才培养机制的长期主义,而人才战略的升级、人才生态的完善,也是四特酒持续前进的力量源泉。

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到“创新是第一动力”,历史的潮流在一浪又一浪的“接力赛”中,行至高处,奔流向前。在这场考验定力和耐力的比赛中,四特酒始终把握着科技创新和人才建设的主动权,以打造差异化香型第一品牌为目标,开启“质”“量”并举、后劲更足的全新未来。(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供稿)

责任编辑:红祥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