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名胜

观复博物馆-藏在“壶之王者”背后的千年密码

发布时间:2021-03-16 00:03:11 推广 来源:新华网

脱离了器型之美,紫砂壶仅仅是用紫砂泥制成的容器而已,其艺术价值大打折扣。

习壶最好的方法便是通过流传百年的经典器型,研习其架构和细节,捕捉微曲之美。

清 董诰 《桃坞停桡》(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载船春茗桃源卖,自有人家带秤来……”桃源卖茶,居然有人自带“秤”来,是以防卖家缺斤短两么?倒也不是其实这诗中所说的“秤”,并不是拿来称重的,而是一件形似秤砣的紫砂器——秦权壶。

秦权壶,不矫不扬,却自带君主的威仪,被爱壶人喻为“壶之王者”。而若细究这秦权壶王者风范的由来,自然绕不开藏在它身后的千年衡器——权。

郑孝胥、梁鼎芬等八家题跋的“秦石权”拓本

我国古代将长度、容量、重量这三种量,称为“度量衡”。所谓“度”即审度,用来确定物体长度;“量”即嘉量,用以确定物体的体积;“衡”,又称「权」,指衡权,用以确定物体的重量。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秦国从一个地处西陲的小国,一路披荆斩棘,历经“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终于在秦王嬴政手中达成了“扫六合一统天下”的大业。这一年,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

在《东周与秦代文明》中,李学勤先生曾评价秦统一的影响——“范围绝不限于亚洲东部,我们只有从世界史的高度才能估价它的意义和价值”。而在秦朝大刀阔斧的诸多新政中,“统一度量衡”更是熠熠生辉的一项壮举。

春秋战国时期,邦国林立,度量衡标准不一,相互交流困难重重。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沿用商鞅变法制定的规则,颁布诏书:“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嫌疑者,皆明壹之。”将各地不一致的度量衡,进行明确统一。

陕西镇原县博物馆 国家一级文物 秦诏版 ;秦始皇发布了很多铭刻“统一度量衡”政令的诏书。此类诏书,有的刻于铜版,后人称之为“秦诏版”,也有的直接刻于当时使用的衡器「权」上。

另外还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和校验制度,所有度量衡器在领用前,必须经过官府校正,且每年至少校正一次。我们所说的秦权,即秦朝用以确定物体重量的衡器「权」,悬挂于秤杆之上,通常由铜、铁、陶、瓷、石制成,俗称秤锤、秤砣、秤权。

而带有铭文的秦「权」地位更为非凡。它并不是民间流通使用的普通衡器,而是由官府监制、具有法律效力的标准器,专门用来校正、核准。

秦诏版铁权

烟台市博物馆藏

在古代,度量衡器对人们来说不仅仅是用以计量的寻常工具,它们还象征着“权衡”的标准,乃至秦始皇的威严魄力。《孟子・梁惠王上》中将度量衡与待人处事的标准作类比:“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此外由度量衡衍生出的诸多词语,至今仍在使用。例如权衡、权利、权力、权时、权威、权柄、权贵,乃至权术,都与衡器「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秦权壶的器型即由秦代衡器「权」构思而成。

责任编辑:红祥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