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嘉德五月 “观古”唯玉

发布时间:2016-12-29 12:13:41 来源:远古空间的博客
 金、玉皆为我赏,但唯古玉最爱。商周青铜器生为国家重器,私宓愧对先祖和民族,而收藏汉器又总感觉其水准和内涵意义不及商周。古玉感觉更贴近私人收藏,其内涵也更为深刻。如西周时期的玉璜,周礼》中称“半璧为璜”。在中国古代,玉璜与玉琮、玉璧、玉圭、玉璋、玉琥一同作为“礼天地四方”的六种礼器。“六器”中,璜礼祭北方。北方声秋,主冬闭藏。古人礼璜,有秋收冬藏之吉意。
(下图汉代玉握局部,可以欣赏到十分典型和优美的汉八刀工艺)
嘉德五月 <wbr> <wbr>“观古”唯玉
    又如蒲紋在汉代玉器裝饰中极为流行,蒲原指为一种可编席的水草,所謂蒲紋实为仿席纹,呈六角放射形结构。《周礼·春官·大宗伯》注:“蒲为席,所以安人……。”又引伸为“地”之意,以占有一席之地为吉兆。蒲璧的最早出土物只见于春秋战国,並沿用到泰汉。蒲紋玉器中的璧为礼仪六器之首,《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男执蒲璧。”可見,有蒲紋的璧是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中“男”这一等級的邦国诸侯标志身份的专用礼器。
    再有《爾雅·釋器》中指出“肉倍好謂之璧,好倍肉謂之瑗,肉好若一謂之环。”因“环”与“还”同音,象征送还、归还,可作为一种信物。古代臣子被逐待命于境,賜环则还,即知可被重新召回。
       可见一件小小古玉,命理之中具有非凡的意义之多,从而赋予了古玉历史的特殊地位,这也是它获得大众特别喜爱的根本缘由。
 
商  青玉虎  4.5 cm
虎號稱百獸之君,早在新石器時代即開始被人神化。此件玉虎玉料呈青色,立體圓雕,虎做伏臥狀,雙目前視,虎口張開,威猛之氣赫然而生,四肢粗壯,粗尾上揚,以粗、細陰刻線來雕刻眼、爪等,虎身兩側以回紋裝飾。整件簡單質樸,古意盎然,形象生動,為頗具代表性之古玉佳器,既具有歷史價值,又具有珍貴的藝術價值,值得珍藏。
嘉德五月 <wbr> <wbr>“观古”唯玉
商晚期  玉戈  42 cm
玉質細膩呈雞骨白色,出鋒呈三角形,凸脊斜刃,兩側開刃,援寬而長,內較援窄,闌部出扉稜,直內前端一圓穿孔,內後部陰刻平行直線紋,無不透露著美玉高貴、潤澤的秉性和武器威嚴、殺伐的商代氣息。
玉戈始見於二里頭文化,流行於商周時期,造型源自實戰兵器,以玉為戈的象徵性兵器,實質上是一種專用的禮器,並且是與軍事、爭奪、殺伐等相關的,與存亡、權力、地位相聯屬的重要用器:在祭祀活動中,祈求力量與勝利;在社會活動中,彰顯威嚴與等級。玉戈作為非實用性的武器和專用禮器的出現,標誌著以等級製度為核心的禮制時代的肇始。玉戈形制的演變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包括二里頭文化期和早商二里崗期。此期玉戈的特點為尺寸普遍較大。戈援部略呈弧度,直內,多數無中脊僅有鈍脊。除部分在內上飾有簡單的弦紋外,一般無紋飾。第二個階段為殷墟時期即商代晚期,玉戈尺寸變小。戈有直身、彎身兩種,皆有中脊或三脊。內上飾平行的粗陽紋,或者在內及援上陰刻獸面紋和變形雲紋。西周玉戈形制與商晚期相似,製作不及商代精細。西周以後玉戈趨於消亡。可以說商代玉戈屬於二裡頭文化至西周時期中紋飾最豐富精美者,本品磨製細緻,形制威嚴古拙,為商晚期王侯級別之重器。
嘉德五月 <wbr> <wbr>“观古”唯玉
商晚期  玉璋  49.5 cm.
璋,最早出於山東龍山文化遺址,為中華先民上古時期朝聘、祭祀、喪葬、發兵使用之禮器,以表示瑞信。本品雙叉,尖刃,長援,短內,闌部出扉稜,直內前端一圓穿,底平。《周禮·春官宗伯第三》中記載:牙璋,以起軍旅,以治兵守。璋呈扁平長方體狀,一端斜刃,另一端有穿孔。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半圭為璋。”璋的種類據《周禮·考工記》記載:“大璋,中璋九寸,邊璋七寸,射四寸,天子以巡守。”說明玉璋還是天子巡狩的時候祭祀山川的器物。大山川用大璋,中山川用中璋,小山川用邊璋。所祭的如果是山,禮畢就將玉璋埋在地下,如果是川,禮畢就將璋投到河裡。本品尺寸碩大,應為天子巡守祭山川之用,其等級之高兼具歷史和收藏價值。
嘉德五月 <wbr> <wbr>“观古”唯玉
汉  蒲紋玉璧
蒲紋璧兩件,白玉琢成,滿沁,一色蒼青,沁色黑褐,體量稍大,較小者沁色金澄,猶如夕照。其沁色變化豐富,顏色變化過度自然,沁色入骨,局部有老裂。兩器皆身壓地陽文刻蒲紋,兩面紋飾相同。蒲紋為六菱形,突起飽滿,極為工整,減地打磨平整細緻。雙璧成套,製作規整,沁色自然,瑰麗懾人,高古之氣畢現,實為不可多得之精品。
嘉德五月 <wbr> <wbr>“观古”唯玉
春秋晚期  谷纹玉环  
玉環為一種圓形而中間有孔的玉器,形狀與鐲類似,其孔徑大於邊緣。此件玉環為扁平圓環狀,青色局部有沁,內外緣飾弦紋,器表飾穀紋,方向隨意、靈活,形態各異,穀紋乳突飽滿勻稱,表現出很強的生命力。穀紋是春秋戰國時期最流行的紋飾之一,由於穀紋製作難度較大,所以用他裝飾的玉器往往比較精緻,觀賞價值很高。整器刀工鋒利挺拔,無論是紋飾、技法都具有典型的春秋時期特徵,造型古樸,飽含神韻,實為古玉精品。
嘉德五月 <wbr> <wbr>“观古”唯玉
战国  玉雕穀紋雙龍佩  12 cm
此器為戰國時期的玉器,佩通體扁平,鏤空透雕螭龍形狀,兩面紋飾相同,龍體造型奇特,雙龍首,口微張,長角,曲身卷尾,整體感強,又不乏靈動變化,背部穿孔以供佩繫。龍體周身琢飾飽滿穀紋,恰似珍珠在隨龍舞動,足、尾部單線陰刻,邊緣飾一周弦紋。整件器型完好,玉沁古拙,包漿渾厚,整塊玉佩工藝高超精湛,造型規整大氣,代表了戰國時期最高的工藝水準。
嘉德五月 <wbr> <wbr>“观古”唯玉
汉  玉雕螭龍劍格  6.3 cm
劍格青白玉質,長方體,中部略寬、厚,兩端較薄,中部內空。通體以陰線刻兩螭相搏紋樣,正面一龍身出廓,蜿蜒盤旋在上,犬型雙耳,陰淺眉,另一螭龍沿劍格爬行,回首噬咬其身,兩螭正纏鬥之間,難解難分,背面只出廓雕出螭龍羽紋,其造型生動,構圖富於動態,雕工灑脫流暢,刀工犀利,拋光亮澤,紋飾精美,兩螭螭首臉型、眉目相異,一另一則皆為漢代流行的螭類紋樣,其細節刻劃極具匠心,不可多得。
劍格為青銅寶劍的裝飾部件,是連接劍身與把手的部位,周代筒型莖劍與匕首上尚無劍格出現,則劍格之正式出現於春秋戰國至兩漢,至戰國至漢代時期十分流行,可保護執劍者之手,也代表佩劍者之身份象徵,具有超出劍本身的獨特象徵與意義。
嘉德五月 <wbr> <wbr>“观古”唯玉
商-西周  玉饰
此組玉飾一為玉虎,伏臥狀,雙目前視,頭部鑽圓孔為口,前肢向前伸出,後肢蜷曲,粗尾上卷,以陰刻線雕刻眼、爪細節,虎身兩側以陰刻回紋裝飾。
一為獸面飾件,扁平形,陰刻圓眼,窄鼻,闊嘴,立耳,頭上有兩角,額頭鑽有一孔以供佩繫,背面光素無紋。另外兩件為蠶形配飾,採用圓雕技法,蠶巨目圓嘴,頭端平齊,通體雕琢成節褶狀,充分表現出了蠶的伸縮力量,簡刀憨態,蠶為中國古代崇拜紋飾,因其周而生之意,十分美好,令人愛不釋手。整組器形精緻小巧、造型生動,實為古玉精品。
嘉德五月 <wbr> <wbr>“观古”唯玉
嘉德五月 <wbr> <wbr>“观古”唯玉
商~汉  玉雕龍佩
龍是古代玉器最常見的圖案之一,不同歷史時期,龍的形態各不相同,此組龍形佩帶有漢代以及更早時期的龍形特徵。其一細身長尾,回首而視,昂首張口,龍腿龍爪配合整體適當重設大小,使之渾然一體,設計巧妙,身形流暢,給人以律動感;其一圓眼,凸鼻,粗眉,頭上有獨角,飾螺旋紋,器表以陰刻線飾幾何形紋飾,兩面紋飾相同;另一龍身蜷曲,邊緣飾弦紋,鬣鬚飛揚身畔,捲曲如意,背部有翅膀,瑞意之間,霸氣十足。整組形制古樸,工藝精湛,刀法爽利生動,設計巧妙,古意盎然。
嘉德五月 <wbr> <wbr>“观古”唯玉
嘉德五月 <wbr> <wbr>“观古”唯玉
嘉德五月 <wbr> <wbr>“观古”唯玉
西周  玉璜  10.4 cm
玉璜一件,青玉質,帶黃褐色沁,通體扁平,半圓形。兩面紋飾相同,以雙陰線起陽文手法雙面雕龍紋,局部以斜刀法起坡,兩端打孔為繩穿佩戴所用。龍紋對稱,體軀飾有鱗紋,龍身相互交連,龍耳、鼻等處略起戟,增加了璜身本體的立體感和藝術感,整體造型規整,包漿古樸自然,英華內斂,刀工精妙,有殷商之遺風。
嘉德五月 <wbr> <wbr>“观古”唯玉
战国  穀紋玉環
穀紋玉環是戰國最為流行的玉器品種之一,一般呈扁平圓形,中穿一大孔,兩面飾相同。此三件玉環,大小不一,黃色玉料,局部帶有褐色、紅色沁斑。體圓而扁平片狀,厚度均勻。通體以去地法雕琢出穀紋,邊緣凸起稜線。整體包漿自然,打磨精到,穀紋圓鼓,尾部尖細,排列稀疏,符合戰國穀紋的特徵。
玉環本為古玉器的一種,為一種圓形而中間有孔的玉器,形狀與鐲類似,其孔徑大於邊緣,也有與邊緣相等的。
嘉德五月 <wbr> <wbr>“观古”唯玉
嘉德五月 <wbr> <wbr>“观古”唯玉
嘉德五月 <wbr> <wbr>“观古”唯玉
汉  玉剛卯  2.3 cm
剛卯始於西漢,因於正月卯日製成,故名剛卯,一般與玉嚴卯成對,同為佩飾,形製相同,長方體,中有孔,可穿繩佩掛,器面刻吉祥語句,用以驅邪,是古代的護身符,有辟邪作用,為人人喜愛佩戴的玉飾。新莽時期,曾因避“卯”為劉字的部首而一度廢除,但東漢繼續流行。此件剛卯長方形柱,中心有一穿孔,外壁四面各有陰刻兩行銘文,字體為古代殳書,減筆假借,共三十二字。整件形製規整,寓意吉祥。
嘉德五月 <wbr> <wbr>“观古”唯玉
战国  玉雕人形佩  6.9 cm
玉佩以長方條柱為主幹,其上陰刻棋盤條格紋樣,兩側左右對稱排列三組紋飾,上下兩組皆出廓鏤雕作侍從形象,頭戴尖帽,身著長裙,雙腳露出,裙上裝飾方格,攏袖而立,姿態恭謹,做守門姿態;中間為對鳥,停落柱之兩側,以爪勾住柱身,昂首佇立,為圖騰象徵之屬。
人形配玉出現於新石器時代。戰國時向雕琢精細發展,數量也大大增加,有些成為組佩玉中的一部分。這時玉人最常見的有兩種。一種為舞人,雕琢較精;另一種為靜立人,較之舞人佩則更少見。此組玉人陰線琢刻的衣紋,紋飾清晰,構圖與佈局較特殊,堪稱早期玉人雕塑中珍罕之作,也是研究當時穿著服飾不可多得的珍貴遺物。
嘉德五月 <wbr> <wbr>“观古”唯玉
战~汉  多寶串
此多寶串製工頗為精緻,白玉環,上繫玉蟬,色青,摩挲光潤,背部起稜,寥寥數筆,勾勒出嘴部及尾部;其上為一橢圓玉蠶,白玉帶斑斑沁色,上琢出突起繭紋,弦紋規則,玉質瑩潤,線條挺括;壓珠為方形,兩側有耳,中穿凹槽一道。除玉環外皆腹中穿孔,以便串繫。其色澤相配,玲瓏可賞,別具一格。
嘉德五月 <wbr> <wbr>“观古”唯玉
嘉德五月 <wbr> <wbr>“观古”唯玉
汉  白玉高浮雕螭龍紋劍格  5.5 cm
劍格亦稱護手,指劍身與劍柄之間的飾玉,在古中國又稱劍鏜,在劍飾中數量極少。古代用於寶劍上的玉飾一般有四件組成,統稱為“玉具劍”,除劍格外還有劍璏、劍首和劍珌。玉具劍由春秋戰國興起,至漢代達到極盛,漢代佩劍是身份象徵,故劍飾的意義重大。
此件劍格白玉質,有土沁痕跡,扁長型,中部向兩邊凸起,兩端薄銳,截面為菱形,中間穿孔。器物一面飾獸面紋,一面飾高浮雕龍首張口之蟠螭,方臉,圓眼,身形蜷曲,無論造型、玉質、琢技、紋飾,以至天然色沁等,均甚有可玩賞之處,極為珍稀。
嘉德五月 <wbr> <wbr>“观古”唯玉
汉  白玉螭龍紋劍珌  6 cm.
漢代玉劍珌尺寸較大,底邊已由戰國的平直變為弧形,此時新出現了長方、扁方以及異形玉劍珌。漢代凸雕、透雕盛行,珌上的紋飾也常見以這兩種技法雕琢。此件劍珌整體呈不規則梯形,底邊有孔,用於接劍鞘,採白玉為材,局部帶黃褐色沁,玉質晶瑩溫潤,品質上乘。全器採高浮雕、透雕、印刻結合技法,兩面雕琢螭龍紋裝飾,螭龍身姿婉轉,線條流暢,神秘威儀,為漢代特有之裝飾風格。技法高超,用料精良,時時賞玩,慕古之情油然而生,漢代瑰麗典雅之藝術魅力,令人心折。
嘉德五月 <wbr> <wbr>“观古”唯玉
汉  白玉螭龍紋劍璏   7.3 cm
劍璏是古代裝飾寶劍上的玉飾之一,穿繫於腰帶上,即可將劍固定於腰間。《說文》:“璏,劍鼻玉飾也。”又名劍鼻。歷史上,它是一種代表貴族身份的寶物,也是一種珍貴的饋贈禮品。此件劍璏呈長方形,玉質白色、溫潤,表面光亮,局部有沁,兩端下垂內卷,下為長方形銎孔,穿孔工藝規範古樸。器面淺浮雕出廓穿雲螭龍,螭龍圓眼,貓耳,尾巴長卷彎曲向後,身姿矯健,肌肉扭曲有力,動感十足。整體構思巧妙,匠心獨運,是漢玉中的精美之作。
嘉德五月 <wbr> <wbr>“观古”唯玉
汉  白玉龍紋透雕劍珌  5.5 cm
玉劍珌流行於漢代,又稱劍鞘末飾,是當時封建制度下的貴族顯示身份地位的飾玉。此龍紋劍珌為梯形,底部鑽孔用作劍鞘插嵌,器表鏤雕出螭龍,輔以淺浮雕刻劃紋飾。龍首向前,長頸彎曲,圓眼張嘴,露出獠牙,面部表情傳神。螭龍四肢有力,一隻前足向上蜷曲,另一隻在後內卷,後腿曲蹲。龍身蜿蜒盤轉,尾巴向外盤繞,呈現出騰雲飛翔的動態神韻,起伏有致,構圖巧妙,氣勢非凡。有別於一般扁平規矩之玉劍珌,玉匠出色地應用鏤雕雕技藝刻劃出廓螭龍之凶猛神態,使此玉劍珌脫穎而出,成為形質俱佳之珍寶。
嘉德五月 <wbr> <wbr>“观古”唯玉
汉  白玉舞人  5.2 cm.
舞人白色玉質,整體扁平片雕,玉質細膩有光澤,左手袖拂過頭,袖上鑽一小孔,右手下垂,玉舞人五官、袖口、裙擺等部位飾以簡潔的線條和紋飾,採用透雕和極細的彎轉細線琢成,衣領處以陰線刻劃,做工小巧精美,舞人身姿婀娜,動感十足,精美十分。整件玉質晶瑩剔透,人物服飾、表情等刻劃細緻入微,曲線優美,曼妙靈動,生動地再現了舞人的歡樂情感,簡潔而具有很強的感染力,且為研究漢代樂舞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嘉德五月 <wbr> <wbr>“观古”唯玉
清晰的砣具痕,是极好的学习参照物。
嘉德五月 <wbr> <wbr>“观古”唯玉
汉  玉豬組飾
此組飾件中一對玉豬平臥狀,體呈長條形,兩端截平,以陰線刻目、嘴、耳及四肢,尾處有圓穿,可供佩掛,雕琢手法概括性強,雕法簡練,直雕斜琢兼用,在漢玉中別具一格,屬粗豪簡法一派,頗為傳神。其餘配飾或呈圓柱形,或呈半圓、橢圓形,多為成對,器表均鑽有小孔以供佩繫。整組飾件設計巧妙,匠心獨具,為漢玉器風格,雕琢古樸渾厚,立體感強,成組出現,實為難得。
嘉德五月 <wbr> <wbr>“观古”唯玉
嘉德五月 <wbr> <wbr>“观古”唯玉
嘉德五月 <wbr> <wbr>“观古”唯玉
嘉德五月 <wbr> <wbr>“观古”唯玉
商  白玉柄形器  14 cm
此件柄形器白玉質,共六節,頂端造型為尖狀的突榫,似可供插嵌,突榫上有一鑽孔,器身上部呈竹節狀,下部稜形,光素無紋。柄形器是殷商時代常見的禮器類玉器,用途爭論至今沒有定論。關於這種器物的實際名稱,因學界至今對其功用難有統一意見,多據其貌似器柄而稱其為“柄形器”、“柄形飾”或“簪形器”,舊時古玩界有稱其為“琴撥”,或稱“藥鏟”。現多有人認為這是一種類似玉圭用以祭祀的禮器。此件器形莊重精美,刀工樸拙有力,玉質精良,晶瑩剔透,溫潤無比。
嘉德五月 <wbr> <wbr>“观古”唯玉
汉  玉龍鳳紋瓶  11 cm
白玉,玉質堅硬,玉色雜糅,局部有沁,呈墨色或黃褐色。瓶方唇,圓角長方口,溜肩,下腹內收,方圈足,飾龍鳳耳,龍鳳雙身依附於瓶身兩側,尾部簡化意象,盤於瓶腹正反兩面,圈足上方淺雕絞絲紋一周。整體造型古樸,紋飾簡練,流露仿古的韻味。
龍鳳皆為漢族傳統吉祥紋飾,龍為百鱗之長,鳳為百鳥之王。龍威嚴而神秘,象徵王權,鳳柔美而華貴,象徵和美,二者寓意吉祥,即龍鳳呈祥。
嘉德五月 <wbr> <wbr>“观古”唯玉
嘉德五月 <wbr> <wbr>“观古”唯玉
汉  煤精動物
此組共三件,展現了兩狗、一熊的形象。熊呈坐姿,兩後腿併攏,前腿合十放於後腿之上,抬頭,嘴微張,憨態可掬。兩只狗姿態相似,為臥姿,四腿緊貼身體併攏臥於地上。頭向前方,嘴微張,目光微斜向上。
煤精又稱煤玉,多見於中國北方,從字面即可想到其質地必是高於普通煤炭。煤精多具有明亮的瀝青,金屬光澤。密度大,有韌性,是理想的雕刻材料。
煤精的雕刻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可追溯的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沈陽的新樂遺址即有出土的煤精飾品。此組動物,形象與同時期的玉器相似,刻劃得極為傳神生動,體現了該歷史時期的藝術特徵。
嘉德五月 <wbr> <wbr>“观古”唯玉
嘉德五月 <wbr> <wbr>“观古”唯玉
汉  玉劍飾
玉劍飾五件,圓形劍首一件;正面雙圈紋飾,外圈三層谷紋,排列整齊有序,內圈為變形虺紋,十字形底紋上排列以對稱四面虺頭,神秘威嚴,具有抽象幾何之美;劍珌兩件,皆為不規則梯形,上豐而下略收,其中一件光素無工,皮色蒼勁,另一單面雕飾,刻變形勾連紋樣兩組,線條簡潔流暢,古樸靈動,別具一格,為典型漢代玉作工藝;劍格兩件,橫截面菱形,側面較窄,應為短劍所配,玉質青白,光素不事雕工,彰顯玉質之佳美,以配君子之德。
嘉德五月 <wbr> <wbr>“观古”唯玉

责任编辑:詩詩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