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

大山里的领路人记最美基层干部:吴天来

发布时间:2016-12-27 18:46:14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广西讯(记者 李卫梅)导读:他;简朴、亲善、大爱,是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大好人。是群众心中的好支书—吴天来,男,汉族,1959年1月出生, 199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高中文化,现任广西百色市凌云泗城镇县陇雅村党总支部书记。他先后被评为全区优秀共产党员、自治区劳动模范、全国扶贫贡献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区十佳村党支部书记等光荣称号。
\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村支书吴天来
    广西百色市凌云县是贫困县之一,而泗城镇陇雅村便是这个贫困县里著名的“九分石头一分地”、“三不通”的及其贫困的贫困村。土地资源稀缺,不通路、不通电,没水源,使得这里的生存条件更显恶劣,日子何等艰难,可想而知。也正是在这样恶劣环境下生存的人们,才更迫切的希望改变,对生存的渴望,就如这里山石般沉重。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因为家庭的贫困,他早早的外出务工。工作一段时间,未得分文的吴天来,一路步行回到养育他的这片土地。望着满目的石山,一片萧条狼藉;不甘再重复祖辈贫困的命运,吴天来从自己做起,考察,调研,起早贪黑,依靠本地矿产资源和药材资源,做起了开采矿石,采种药材等经营。逐步致富后,吴天来并没有像某些人一样炫富乡里,小富即安;而是急村民所急,出资为村里修建水池,架电线,修路,带领村民们把基础生活设施做好,解决了困扰祖辈村民们难事。水有了,路通了,电线架起了,灯亮了,这一桩桩困扰乡亲们生活、发展的大事解决了,乡亲们高兴,吴天来就欢喜:有了灯的照亮,才能明路;路通了,走出去,视野就广。通电不仅照亮了黑夜,更照亮了乡亲们的心。
    前进的脚步未曾停歇,在勤劳致富的道路上,吴天来未曾让自己有过丝毫的松懈。做好事,造福乡里,带动乡亲共同致富,这是吴天来一直致力做的事。“一个人富不叫富,我要带动大家一起致富。”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摆脱穷困命运,变成了吴天来的使命,也是动力。考察市场,找项目,解读政策成了他的家常便饭。种桑养蚕,养猪,草药种植等事事上心,件件尽心尽力。对有些项目群众不敢做,怕担风险的,吴天来总是从自身做起,起好头,让大家看到新生事物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后,引导乡亲们一起创业致富。对有困难的群众,他也总是倾力帮助,不但出资扶持,还给予技术指导。
    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吴天来带来陇雅村陇雅屯村民过上幸福的日子。路通了,电通了,生活富裕了,人们接触、了解外面的世界也多了,思想变化快了;在享受这些现代文明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丰富我们视野的同时,也有一些不好的腐朽之风影响我们的生活。如何传承好的作风,保持优良的精神。让年轻一代铭记历史,珍惜今天,再开创更美好的明天,要持续保持有发展,就必须把精神建设重视起来,提高年轻一代对历史和后期持续发展正确认识,把好的精神传扬下去。吴天来回顾自己成长的路程:母亲乐于助人,好善布施;党员父亲刚正为善、勤劳质朴。正因为有父母一直的榜样影响,良好的家风熏陶,吴天来也才有今天的成就。好精神,好风气是对当代人的写照,是对下一代人的精神洗礼。吴天来用实际行动,动员带领大家建起广西首个高山汉族民俗博物馆——陇堆民俗博物馆。“土宝贝”,“老家什”这些一件件由村民们搜集、提供的物件摆放在博物馆里。记录着祖辈们与大山抗争,艰苦劳作,解放思想等才得以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教育后代不忘本,提示年轻人热爱家乡,保持不畏艰苦,自力更生的精神,再创更好的明天。博物馆里“为了生存,永不放弃”也成了陇堆屯的励志铭。
    身为陇雅村的党支部书记,吴天来深知市场经济和国家政策的重要性。对国家政策分析解读,及时让乡亲们知道国家的政策,了解国家政策,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工作,体会国家对农村农民群众的关怀,从政策中得到实惠,日子越过越好。除此之外,吴天来还注意与年轻一代的沟通交流,引导年轻一代,培养年轻一代,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建设美丽家乡的“大军”中来。回想和乡亲们走过的这一路,面对着各种表彰、奖牌,吴天来有太多的感慨。工作中,有些时候有个别群众不理解,难动员,但通过努力,乡亲们得到实惠,家乡有了发展,大家富裕我就开心。奖牌是对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日后的再激励,国家有好的政策,干起来就有动力,日子就会越过越好。


 

责任编辑:詩詩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