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特产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发布时间:2019-07-30 15:29:21 推广 来源: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29日讯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生态环境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积极推动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取得新的进展。”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司长别涛在7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据别涛介绍,迄今为止,生态环保领域由生态环境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的法律共计13部,行政法规共计30部。此外,自2016年以来,还完成了1400余件/次生态环境部行政性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工作,处理了一部分与上位法不一致或者有冲突,或者影响市场公平竞争等方面的问题,提高了规范性文件的质量,保障了法制的统一。

据了解,为确保地方政府切实履行保护和改善生态质量的责任,除新环保法之外,其他相关的环保法律,如《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等,以及相关党内环保法规,如《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等,都规定了一系列监督政府以及政府相关人员履职的制度措施,包括实行环保目标责任制和目标考核制度,实行向人大报告环保工作进展接受人大监督制度,以及限期达标、约谈、区域限批等制度。

其中,最重要的关键性、创新性制度,就是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是监督和保障地方政府履行对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重要制度措施。

十九大以来,生态环境部门全力配合立法机关,已经完成了《土壤污染防治法》《核安全法》等10部法律法规制修订工作,目前正在进行的包括《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修订,《长江保护法》《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制定。此外,《海洋环境保护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五部法律和法规正在研究修改。

与此同时,各级司法机关都在积极主动地进入生态环保领域工作。近年来,最高检与生态环境部互动频繁,双方共同完善司法解释、共同构建衔接机制、共同办理大案要案、共同实施挂牌督办、共同组织交流培训。

通过以上合作,取得明显成效,两法衔接打击犯罪效果明显。以2018年为例,全国生态环境部门向公安、检察机关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的案件2574件,是两高2013年发布关于环境污染犯罪司法解释时的3.7倍。全国检察机关批捕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15095人,比2017年上升了51.5%;起诉42195人,比2017年上升了21%。

责任编辑:红祥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