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卫

试论核心价值观融入和引领高校文化的 路径与方法

发布时间:2019-05-19 11:25:07 来源:中国报道网

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部 周倩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其基本内容,由党的十八大概括提出并开始倡导,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这当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而具体到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核心价值观就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中国地大物博、文化多元,不同的环境和背景,使得每个人的性格和思想都带有地域色彩和文化烙印。进入21世纪后,我国基础教育得到普及,市场经济高度发展,推动着人们认知方式的转变,也使得高校成为不同地域文化交流比较频繁的地方,各种价值观念在这里融汇碰撞。与此同时,众所周知的是,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给予一个人生存技能,更重要的是培育健全的人格品质,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也必然要求我们培养出更多社会主义现代公民。正因如此,将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文化,使其对学生的人格品质形成引导和完善,这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还自下而上地影响着整个国家的文化建构、价值引导以及意识形态基础的巩固,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课题。

一、当前高校文化的趋向及学生观念的现状

当前高校文化总体上鼓励开放多元,因为学生的个性在基础教育阶段迫于升学压力,可以说受到了一定压抑,因此到大学他们已基本成年,无需师长鼓励,他们也会迸发出个性的火花和高昂的热情,去寻求自己的个性色彩,并努力使其向外投射绽放。可以看到,校园文化的趋向,体现在丰富的社团活动,各色的文艺汇演,激烈的竞技赛场,精彩的广播校刊,还体现在学生们的举手投足、衣着打扮、聚会言谈以及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积极的方面共同证明了一点:这一代青年人有能力成为栋梁,支撑起这个国家的一切。

然而从另一方面看,刚刚脱离两点一线的高中生活,离开父母无微不至的怀抱,来到大学体会到世界之广阔、自由之可贵,这些年青人常常可能在突然到来的广阔世界和无限自由里无所适从,轻率地做出一些重要抉择。而矫枉过正、有失理性的抉择一旦做出,影响的将会是很长远的未来。事实证明,每个时代的年青人,都或多或少可能陷入一些偏激狭隘负面的思想观念当中,这个时代的有些青年人也不可避免:他们追逐时尚潮流,把自己装扮得光鲜耀眼,在流行文化的裹挟下失于轻浮;他们沉湎虚拟世界,把自己表现得与世不容,在光怪陆离的维度中困于虚无;他们推重利己主义,把自己塑造得精致无比,在利益至上的观念下陷于专独;他们崇拜成功哲学,把人生当做一丝不苟的蓝图模型,在利禄功名的求索中流于世俗;他们迷信唯科学论,把生活当做非此即彼的原始丛林,在进化论的思维下渐于冷酷;他们认可极端价值,把否定当做改变世界的重要形式,在意识形态的混沌中趋于歧途……这些错误思想观念的发端,往往只是一些我们并不重视的细节,却足以使一个健康的灵魂受到逐渐的侵蚀,走向空虚甚至败坏。很多社会新闻里让人扼腕叹息的事,其根源也往往只是当事人思想上的微小变化,都是一念之间的事。有鉴于此,我们应当因势利导、防微杜渐,有意识、有方向、有方法地对青年人思想的形成和校园文化的建构加以引导。这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由之路,更是当务之急。

二、核心价值观融入和引领高校文化的必要性

高校文化是大学生在校生活的精神环境,保护好这个环境,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就像守护蓝天绿地、建造校舍楼宇一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高校文化需要一个主流引领,需要一个主干支撑,只有大方向既正且直,才能保证各个支流和支干有所比照依附,进而实现高校文化的健康繁荣发展。而在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准则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最适合现阶段我国国情、最切合当下高校文化现状、最贴合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和国家长远发展需要的文化方向和价值体系。以此作为校园文化的主流和主干,是坚持文化自信的具体实践,有着充分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从传承看,中国古代就有包括修齐治平、五伦五常在内的一系列政治理论和伦理哲学。在当时,这些东西主要面向的是读书人。但在教育全面普及的今天,每个人都是读书人,每个人都有精神层面的自我修养需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有对古代伦理价值的批判性继承,也有对传统思想观念的提升与发展。对于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史的民族,对于每个“三观”正在形成中的年青人,这样一套继往开来的核心价值观是大有裨益甚至不可或缺的。

从现状看,出生于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的年青人,他们的成长历程完全不同于祖辈父辈。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的学生,都相继经历了传统家庭结构和社会秩序的重建与转变。面对信息大爆炸和价值多元化的时代,有的年青人内心可能已经缺失了一些担当和坚守,缺失了一些个人和国家民族走向成熟所必备的东西。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包含了这样一些东西,它们有望改善甚至重塑这代年青人的精神面貌。

从未来看,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物质高度发展的同时,没有与之相匹配的精神文化发展。过去社会大众嘲笑暴发户,现在也常把“土豪”挂在嘴边,因为人们知道,物质只是外表,而人所以为人,是因为内在的东西。物质文明主要在于不断提高生产效率,让我们有更多时间去丰富生活。而精神文明,就是丰富生活的这个过程。无论是“四个全面”的实现还是“两个一百年”目标的达成,都需要一批又一批满怀理想、富有朝气的年青人,需要他们拥有一定的思想觉悟和精神内涵,而不仅仅是成为机械劳动、冷漠待人的躯体。从这样的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有着其深远意义的。

三、价值观融入核心和引领高校校园文化的路径和方法

事实上近现代以来,在很多国家的很多时期,总会有人担心当时成长着的一代会是垮掉的一代。然而每一代人都成长于不同的时代背景,对应着不同的时代需求。对于当下成长着的年轻人,其实我们大可不必过于忧虑、过于苛责,而是可以尝试以理解和欣赏的心态去看待。核心价值观对于融入和引领高校校园文化,也未必会是难以相容、无法落地。相反,这一代年青人所具有的包容度和接受力是与前人不同的,应更多看到看到其中的巨大延展空间。有些目标看似困难,但并不是无路可通、无法达到,而是没有找到最佳的路径和方法。其实路径有很多,方法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对于大学生可能走入的误区,任何强有力的严防死守,都不如合理的疏导更行之有效,任何居高临下的训诫,都不如以身作则的引领更能改变一个人。由此观之,核心价值观融入和引领高校校园文化的路径和方法无处不在。

(一)在爱国方面,注重形式上的陶冶

形式是内容的载体,仪式给人以庄重感。因此,每逢集体活动,有《义勇军进行曲》奏响时,老师们可以高声领唱,让学生受到感染;每次竞技盛会,如技能节、活动月、田径运动会和项目竞赛时,开幕式和入场式可以举行隆重的护旗仪式,让最努力的学生、最拼搏的健将、最热忱的党员,一起护卫国旗入场,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国旗的崇高,感受到国旗代表的荣耀;每年重要纪念日,组织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实践活动,如重走长征路、重走小平小道等,让学生体会今天的日子来之不易;每次重大国家活动,组织学生观看国家盛典、重要赛事,策划校内宣传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爱国主义就在身边;每天在课堂里,老师可以适时讲述一些过去的故事,忆苦思甜,激励学生,让学生们感受到中国这些年的成就是有多么伟大,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该有多么自豪。

(二)在敬业方面,结合职业生涯规划

敬业不如乐业,要想铸就学生的敬业品质,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老师应当让学生明确认知到,乐业是敬业的最高形式,让他们知道择业的重要性。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课堂和第二课堂,积极发现、开拓、提升自己,形成对自己的清晰认知,实现自身潜力的最大化。在此基础上,让他们跟随自己的内心做出中长期规划,做出适合自身长远发展的就业选择。此外,老师平时也可以多从过来人的角度,与学生分享适应工作、享受工作的心得体会,和他们交流一些时代精英、杰出校友的就业创业故事,让他们自己学会感受理解,学会敬业乐业。

(三)在诚信方面,找准认知的切入点

诚信与否,对一个人的影响广泛而长远,决定着一个人本质的善恶。因此,就必须让学生在心里根植“诚信是立身之本,人无信不立”的想法,具体在教学设计上可以有以下几个侧重点:

一是让他们理解:当一个人恶意欺骗,这就是他无趣人生的开始。具体可以从现实社会的商业规则进行举例引导:每一个人不单是活在现实中,还活在别人的眼中心中;我们是怎样的人,渐渐地我们身边也就会聚集了怎样的人。惯于欺骗者,终有一天,他的身边会聚集着形形色色的追名逐利、不择手段、信口开河、巧言令色、尔虞我诈、口蜜腹剑的人,他将进入一个充满假恶丑而万劫不复的圈子。

二是让他们深信:诚信的人,将收获到诚信品格带来的一切正面的东西。具体可以从个人日常的社交细节进行举例引导:很多时候,一个人的得失总是守恒的,收获就要付出,得到必然失去。从长远角度看,欺骗所得,较之欺骗所失,实在不值一提。恶意欺骗的人,他所在乎的人和事,他所期待的信任和尊重,他所追求的幸福和善意,最终都会因为他的恶意欺骗而永久远离他。

三是让学生明白:诚信的人生会越来越开阔,越来越有光彩,恶意的欺骗则是耻辱罪恶。具体可以从亲情友情等方面的相处经历进行举例引导:一个人所能欺负的,都是比他更弱的人;一个人所能欺骗的,都是信赖他的人。每欺骗一次,一个人的信誉、人格、向上的人生态度、愿意用努力换取回报的信念,就会经历一次崩塌,并且这种崩塌是不可逆转、无法挽回的。

四是让他们感到:诚信比欺骗更容易,让人活得更轻松。具体可以结合年轻人恋爱的亲身体验进行举例引导:就像爱一个人往往是惯性的、自然而然的,对人诚信也往往非常简单,有一说一,不用矫饰,不用隐瞒,顺其自然。而恨一个人却要常常提醒自己对方的坏处,提醒自己去恨他。同样的,对人不诚,恶意欺骗,常怀算计之心,把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用去寻求不当所得,用去为非作恶,这样是一种浪费,而且会活得很累。

(四)在友善方面,集体带动个体改变

友善是人际关系相处的基本要素。友善品质的缺失,往往源自个体间的信息不对称和沟通障碍。比如在职业体育里,集体项目的队内训练,常常采取任意组合配对做游戏的方式融洽队内关系,增强凝聚力。尤其是国家队集训,一些队员来自不同的地方队,由于接触不多或竞争关系,往往彼此生疏,而任意组合配对就能帮助他们很快了解彼此,建立起交流和默契。友善品质的养成应当遵循的是同样的道理。具体到校园生活,各个班可以经常性组织班内或跨班的联欢联谊、野炊郊游。而诸如随机配对做游戏、节日互抽礼物、真心话大冒险、话剧表演、歌曲合唱,都可以尝试开展。这样的方式可以让每个人都有充足的表现空间和“曝光度”,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也让别人了解他们,进而使学生们逐渐知道,身边的每个人都是有血有肉有温度的个体,都有各自的家长里短、爱恨情仇,都需要别人的理解和信任、聆听和回馈,因此对他人友善,就是对自己友善。在这个过程中,班集体内部的友善氛围就能够深刻地形成。

四、结论

我们无法断言我们所处的时代就是最好的时代,但这个时代的一切却一定是前所未有的。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势有机遇也有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提出,正是给这项工作及时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指明了一个明朗而开阔的方向。核心价值观融入和引领校园文化,是可行而必然的选择。具体的路径与方法,值得更为深入的理论研究。本文所做的初步探讨,目的在于推动这些理论尽早成熟,让理论和实践能够相互融合促进,解决一些现实问题,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善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责任编辑:红祥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