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江西省宜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宜春法院破产审判白皮书》新闻发布会,系统披露2022年至2025年6月全市法院破产审判工作成果。三年多来,宜春两级法院共受理破产案件289件,审结326件(含积案74件),化解企业债务163.9亿元,盘活土地、房产274.3万平方米,妥善安置职工2429人,通过司法手段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立足审判职能,服务发展大局是宜春法院破产审判工作的核心方向。通过运用预重整、重整程序,当地成功救治蓝恒达化工、羿飞新能源等多家困境企业,帮助200余家企业债权人维护合法权益,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权益保障方面,职工债权清偿率达85%,通过涉房企业续建解决5个项目难题,为2495户居民办理产权证明,设立破产援助专项资金破解143个"无产可破"案件的管理人履职经费困境。
机制创新成为提升司法效能的关键抓手。宜春法院构建"府院联动"常态化机制,联合税务、金融等10个部门打通破产堵点,通过"政府+法院"双领导包案清理74件破产积案。首创的公益清算退出机制与"简案快审"模式,将无产可破案件审理周期压缩至30天,而"预重整+重整"程序衔接机制实现了效率与效果的双赢。在破产财产处置中,创新推出"四位一体"模式,通过无形资产提前剥离、有形资产执破一体清理、冷门资产定制方案、国资平台收购难处置资产等方式,显著提高财产价值留存率和变现率。
针对社会高度关注的涉房地产企业破产案件,宜春法院强化"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政策落实,建立政府、法院、管理人协同的府院工作专班,采取"一楼一策"推动问题化解。通过出台涉房地产破产案件工作意见,规范以房抵债协议效力认定等疑难问题处理,在保障回迁户、购房户等群体权益的同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在企业拯救与执转破工作方面,当地形成一套科学高效的实践体系。通过前端诊断、中端听证、后端监督的"三重筛选"机制识别有拯救价值的企业,2022年以来每年移送执转破案件超70件,受理率保持在85%以上。执转破案件由执行与审判部门共同组成合议庭审理,快速审机制大幅缩短审理周期,宜春联威公司等案例获评省级典型案例。
针对中小微企业破产案件占比高的特点,宜春法院推行"简案快审"改革,建立繁简分流机制,将快速审案件周期压缩至6个月内。通过"一次开会"集中处理争议、线上债权申报与表决、网络拍卖等数字化手段,结合"中小微企业破产管理人名册"分级管理制度,实现破产程序降本提速,资产处置溢价率提升至30%。
据介绍,下一步宜春法院将持续加强破产审判队伍建设,深化府院联动机制,完善重整企业信用修复制度,重点做好房地产企业破产处置与职工权益保护,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司法保障。
编辑:杨海峰
责任编辑:红样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