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诗文

让创新之光照亮人工智能发展新征程

发布时间:2025-06-06 12:30:46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国家竞争力。我们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人才培育为支撑,以政策保障为后盾,推动人工智能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行稳致远。

创新向科技前沿聚焦,让人工智能发展“蹄疾步稳”。“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虽已跻身全球第一梯队,但在高端芯片、基础软件、算法框架等关键领域仍存在“卡脖子”风险。要突破瓶颈,必须坚持自立自强,强化基础研究,集中力量攻关。一方面,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资源,组建“国家队”,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核心算法、算力基础设施等领域实现突破。另一方面,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近年来,华为昇腾芯片、百度飞桨深度学习平台等自主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展现了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硬实力。未来,我们仍需保持战略定力,在关键领域持续发力,确保我国在全球人工智能竞争中占据主动。

应用向实体经济下沉,让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生根”。人工智能的价值在于应用,其生命力在于赋能千行百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突出应用导向”,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我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最丰富的应用场景,这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要聚焦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慧城市、数字政府等重点领域,打造一批示范性强、带动性广的应用场景。例如,杭州“城市大脑”通过AI优化交通调度,深圳智慧医疗利用AI辅助诊断,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要关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降低AI技术应用门槛,让更多企业“用得起、用得好”。只有让技术真正服务于产业升级、民生改善,人工智能的发展才能行稳致远。

人才向创新高地汇聚,让人工智能生态“枝繁叶茂”。“人才是第一资源。”人工智能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前,我国人工智能人才总量位居全球前列,但高端人才、复合型人才仍显不足。要构建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从职业教育到终身学习,全方位培养AI人才。一方面,要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在高校增设AI相关专业,鼓励跨学科培养;另一方面,要加强全社会AI通识教育,提升全民数字素养。此外,要完善人才评价机制,打破“唯论文、唯职称”倾向,注重实际贡献和市场认可,让真正有才华的科研人员脱颖而出。近年来,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设立人工智能学院,企业设立AI研究院,为人才成长提供了广阔舞台。未来,还需进一步优化人才政策,吸引全球顶尖AI人才来华发展,形成“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

政策向发展需求倾斜,让人工智能产业“活力迸发”。人工智能作为新兴领域,离不开政策的精准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综合运用知识产权、财政税收、政府采购等政策工具,做好科技金融文章。在财政支持上,可设立AI专项基金,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在税收优惠上,对AI研发企业给予减免;在数据开放上,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合规共享,破除“数据孤岛”。同时,要加强伦理治理,制定AI安全标准,防范算法歧视、隐私泄露等风险,确保技术发展始终朝着有益、安全、公平的方向前进。北京、上海等地已率先建设AI创新试验区,探索政策先行先试,为全国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未来,需进一步优化政策体系,形成“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协同发展格局。

人工智能是改变未来的战略性技术,也是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突破口。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坚持创新驱动、应用牵引、人才支撑、政策保障,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注入强劲动能。让我们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举措,在人工智能的新赛道上跑出“中国速度”,书写“中国答卷”!(喻红梅)

责任编辑:红祥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