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共筑中华复兴田园梦”

南昌大学“赣水红浪,青春激荡”暑期实践队开展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24-07-17 14:13:3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近日,南昌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中心“赣水红浪,青春激荡”暑期实践队在学生工作处明海伟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江西省吉安市菖蒲村进行实践,实地走访当地农户,了解当地产业振兴的发展历程,与竹荪菇产业基地负责人进行深度访谈,学习乡村振兴的奋斗经验。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中,井冈山市菖蒲村凭借其竹荪菇产业的蓬勃发展,成为了农业转型升级与乡村全面振兴的典范。

乡村振兴,产业为基。若无产业,何以聚人气,何以留人才,更谈何振兴。

穿过绿树田野间的小路,团队一行人来到厦坪镇菖蒲村,还没走入村庄大门,道路两侧排列整齐的大棚便已引起了成员们的注意。在竹荪菇产业基地工作人员吴良华的带领下,团队成员深入种植区,实地观察竹荪菇的生长环境。

负责人吴良华与实践队员交谈。王超祺 供图

实践队员与吴良华先生对话了解到,当地大棚通过竹荪菇与羊肚菌轮作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恢复和保持,同时,避免土壤养分过度消耗和病虫害积累。成员们不仅赞叹农人们在长期种植实践中积累的深厚经验,钦佩其对于自然的感知力和判断力,而且感受到当地村民的务农智慧与创新思维在合理规划土地使用和资源利用最大化上的重要作用。

打开栅栏走入大棚,一排排精心培育的竹荪菇正悄然展示着生命的奇迹。柔和的光线透过透明的棚顶洒在菌床上,顶部的伞尚未撑开。周围有两三位农人正弯腰劳作,手持喷壶,细心地为每一株竹荪菇喷洒着适量的水分。团队成员感叹村民们的辛勤劳作,眼见这一柄柄小伞托起菖蒲村的生活,承载着村民走向富足生活的期望,也学习着手持小铲,轻轻除去杂草和多余的土壤,为竹荪菇生长腾出更加宽敞的空间。农人们脸上洋溢着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与期待,美好生活就在眼前,无数美好的期待就在手中落成现实,一次次刨去泥土、拔去杂草,盼着菌伞撑大、作物成熟,每一次触碰都是与大自然最亲密的对话,都是对乡村振兴的虔诚发力。

据悉,当前菖蒲村逐步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竹荪菇产业不仅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还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延伸,如加工、物流、销售等,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菖蒲村成功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成为当地经济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负责人吴良华向团队成员介绍竹荪菇产品概况。代恩泽 供图

在竹荪菇产业基地参观过程中,让成员们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产品研发实验室。从裱起来的专利证书到各种先进科研实验设备,谁能想到平平无奇的乡村平房里竟大有乾坤,吴良华耐心地讲解着这些设备的用途以及在竹荪菇研究中的应用实例,让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了科研工作的严谨与精细,无不被吴良华及其团队的专业精神和创新能力所打动,科研人员在乡村深处一步步探索竹荪菇产业化的奥秘,夜以继日地努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人民科学家”的字眼从此在青年们的心中具象化。

吴良华强调,这些技术的突破不仅提高了竹荪菇的产量和品质,更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团队成员认识到产业振兴对于乡村发展的重要意义,科技兴农则是乡村经济发展走上快车道的重要驱动力,通过引入现代农业机械、生物科技研发以及产品升级,显著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农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升级与销售渠道拓宽,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民增收,形成良性循环,推动乡村经济实现高效、可持续的发展。

团队成员参观竹荪菇产品科研环境学习生产过程。代恩泽 供图

随后,在菖蒲村农户走访过程中,团队了解到除了最直观的经济增收,竹荪菇产业在种植、采摘、加工等各个环节都需要人力参与,为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特别对于农村闲置劳动力,竹荪菇产业帮助实现了稳定就业和灵活就业,增加了收入来源。成员们被村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所感染。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村民们不再是被动接受者,而是积极参与者、创造者,成为乡村振兴真正需要的内生动力。

菖蒲村以竹荪菇产业为核心,绘就了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生动画卷。这不仅是对乡村振兴战略深入落实的生动诠释,更是新时代乡村蝶变、焕发生机的鲜活例证。菖蒲村的故事,展现了特色产业如何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促进城乡融合,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实践团队在竹荪菇合作社门前的合影。曾语君 供图

菖蒲村的乡村振兴之路,是新时代中国乡村发展的一个缩影。实地走访菖蒲村,让我们意识到我辈青年应该以满腔热情与坚定信念,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通过引入科技、创新产业、参与治理及发展新兴业态,共同绘制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通讯员 代恩泽 于菲)

 

责任编辑:红祥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