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神州诗文

熊绍君:做人要讲究道(二)

发布时间:2024-07-13 09:01:19 来源:中国报道

二、老子的处事之道

前面一节我们谈了孔子的为人之道,今天我们来谈谈老子的处事之道。老子与孔子一样,基本都是同时代的文化名人,老子生于公元前571年前后,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老子年长于孔子,孔子17岁时曾向老子请教礼仪,34岁正式拜老子为师,两人都是春秋末期诸子百家中的一家。所不同的是,孔子的思想侧重于纲常礼教、仁义道德,提倡克己复礼,君臣父子,仁政天下;而老子的思想侧重于对客观世界和人性及社会现象的深层次观察思考,着重提示事物内在本质与规律,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孔子的思想更适合于后世历代封建统治者巩固封建集权制度的需要,因而百家均被罢黜,儒术被独尊。这一“独尊”就是两千多年,孔子也就成了至高无上集大成的至圣先师。如果说孔子的学说被置于“庙堂之高”,那么老子的学说则处于“江湖之远”,包括老子在内的其他诸子百家都不受统治阶级和朝庭待见,但它们在老百姓中广泛流传。这种历史现象与中国封建制度长久施行和家天下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及不重视自然科学有着直接关系,以至于中国社会发展“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几千年来在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上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做法,既禁锢人们的思想,也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值得庆幸的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国人的思想禁锢开始被打破,随着民主科学的观念深入人心和新文化运动蓬勃兴起,才有了今天的先进文化和国家民族的强盛。当前,社会上都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传播国学很为热潮。既然是国学,就不是一家之学,而应是民族、大众、国家的百家之学。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博大精深,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国学和国家的发展的很有必要大有裨益。下面我们结合实际来谈谈老子的处事之道。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春秋末期人。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之一,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居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被誉为“东方巨人”,中国和世界的“第一哲人”。并著有《道德经》一书,广为流传。 老子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老子》这部经典里,也称老子五千言,又名《老子·德道经》或《道德经》。《道德经》是老子哲学思想的主要体现,老子崇尚“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统治者采用这种思想曾经缔造了太平盛世,这足以看出老子的智慧。同时,老子很善于使用辩证思想,这也是现在社会所提倡的。老子的处世之道总括为: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道者,万物之奥。”“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宽容是处事第一法;寡欲是养心第一法;勿言无益身心之语;勿为无益身心之事;勿进无益身心之人;勿入无益身心之境;勿展无益身心之书。老子的为人处世之道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上善若水”,做到不争;二是不好高骛远,做到脚踏实地;三是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不要大喜大悲;四是做人要知足,知足便能长乐。“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是《道德经》最后一句。老子一向的主张是:退、守、弱、柔。保全了自己,于是立足不败之地。“上善若水”,人皆取上,水独居下,而能奔流向前,终至成海。将自己放低,才能与世无争,于是广收厚积。“不争”在《道德经》里出现频繁,偶尔也作“不诤”,或许代表老子对人们最表浅的要求,即语言上的不争执、不争辩。管好自己的嘴是基本修养,在说话尤其容易的当下,学会闭嘴是门学问。老子告诉我们:“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老子学说博大精深,不愧为道法自然的倡导者,他推崇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只是想人人要按照自然的发展规律而行,不要随意干扰。明末清初的大哲学家、思想家王夫之说老子是“机械变诈微型之祖”,即研究阴谋术略本质规律的祖师爷。老子的确是一个大谋略家,他关于“为人处世”的智慧博大精深,千百年来,中外历史上有无数智者从老子那里学到了处世智慧的技巧和原理。在唐朝,唐太宗李世民就是用了老子的智慧来治理天下,所以才有了闻名历史的“贞观之治。”老子认为,无论做什么事一定顺着事物的本质规律去做,只要抓住了本质,再难再复杂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必然不得要领。下面我们从十七个方面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老子的处事之道。

(一)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子的一句名言,意思是只有不执着于结果,才能够真正地做好事情,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它表达了一种独特的哲学思想,即通过不执着于结果,反而能够获得全面的成就。“无为”并不是指什么也不做,而是指不执着于结果,不强行干预自然规律,让事情顺其自然发展,只有顺应自然规律,不妄为,才能达到和谐的状态。“无不为”则是指通过不执着于结果,反而能够获得全面的成就。“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对于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它告诉我们,只有不执着于结果,才能够真正地做好事情,达到想要的结果。这种思想强调了做事的过程和态度,而不是只关注结果。通过这种态度,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面对世界。同时,“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也鼓励我们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不为他人的评价所左右,从而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深刻领会“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水无常形,顺势而为,为而不争,方达所愿。可以削平山川却堵不住流水。“不争先”不是不求上进,而是尊重自然规律,不破坏均衡,不因小失大、迷失自我。做事不能靠一时性急,而要脚踏实地。就像流水一样,水慢慢地流淌,它不去争先后,而是在一点一点地积攒自己的力量。到时候,有力量了,还在乎什么先后呢?细水长流,以待迸发。经验要靠经历才能获得丰厚的积累;智慧不是一蹴而就,是通过思考感悟后,循序渐进,拥有发现细微的慧眼,待到力量充足,一击而破。老子提倡,为人处世要向水的品质学习。他认为,最高尚的品德就像水一样:守柔、不争、处下。老子以自然界的水来喻人、教人。首先用水性来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认为他们的品格像水一样:一是柔和随意;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总是向低处奔去;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争。这种柔和低调奉献不争性格恰是最完美的人格,即不但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尽其所能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而不与别人争功争名争利,而且还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卑下的地方,愿意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这就是老子“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著名思想。老子希望人们向水那样绕过高山,跳下山岗,走过草地,不辞辛劳,默默无闻流向远方,奔向大海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德最近于道,期盼人们像水一样“柔弱胜刚强”,不断创造意外惊喜和人间奇迹。

(三)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这是老子所言,意思是委曲便会保全,屈枉便会直伸;低洼便会充盈,陈旧便会更新;少取便会获得,贪多便会迷惑。老子认为,事物常在对立的关系中产生,人们对事物的两端都应当观察,从正面去透视负面的状况,对于负面的把握,更能显现出正面的内涵。他告诉人们,做人,要受得住委曲,经得起冤枉;人只有受得住委曲,才能保全自己;经得起冤枉,事理才能得到伸直、纠正;遇到不公正的事情,不要意气用事,要冷静思考。

(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四句话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大意是人学习地的厚德载物,地学习天的高明宽广,天学习自然的本源创生。人在大地上生存,与其他生灵相同,所以就应该遵守大地的规则,大地在天空之下,受到天空中自然气候的影响,所以就应该遵守天空的规则,天空中同样也有一种奇妙的规则,影响着大地的节气,他所遵守的就是道德规则,而道遵守或倡导的就是自然的规则。所以道就等同于自然,而自然就在我们身边,哪里还需要特地去追寻。因此,老子得出了一个叫做无为而知的观念。当然,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无为而无不为。与不仁的概念相同,无为同样在有为和不为之间,就是顺应万物的自然规律,不强加约束,也不加以干扰。这个道理常读史书的朋友都能明白,儒家倡导尧舜之事,认为那里才是一片热土,但老子却不以为然,如此英明的尧舜之势,最终不还是荡然无存吗?所以作为图书管理员的老子,能从历史的文字中看到这个残酷的真相。人类总是在拼命地互压争斗,拼命让这个混乱变得有序,但最终却带来了更大的无序,这个就是人性最大的弱点。大家扪心自问,你希望公平吗?希望这个世界绝对平等,别着急回答,仔细回想一下,你抱怨的到底是什么?是抱怨不公平,还是抱怨自己不是剥削者?我不知道你的想法,但历史的答案是后者:所以每个人都想做人上人,而不是真正的平等。所以老子才会说,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补之有余。在人的一生之中,相信有很多人有触底反弹的能力,但处高峰却少有保持谦虚清醒的人。由于已经到达了顶点,常常自我欣赏,他相信自己是世界上最厉害的人,以致后来人如果超过他就会心生嫉妒,产生“既生瑜,何生亮”的哀叹,他不知道目光所及,不过九牛一毛,人生才力所能为的,不过是沧海一粟。只有随时保持空杯的心态,才能果断放弃过去的所得,砥砺前行。除了人生,还有很多方面,比如自然,虽说天生万物,人之最贵,但是我们也需要对自然保持敬畏,老天不语,却以象示人。这不仅是做人做事的法则,而且是修真证道的法则,这是太上千古不易的密语,是老子思想精华之所在,所谓“法”,可作为动词,是效法、学习的意思.如何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出自《道德经》的哲学思想,意思是“道”就是“自然而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用顶针的文法,将天、地、人乃至整个宇宙的深层规律精辟涵括、阐述出来。“道法自然”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间所有事物的根本属性,宇宙天地间万事万物均效法或遵循“自然而然”的规律。天地人都遵从道,而道就是自然。人在做人做事的时候,自然而然就是最高的境界。交朋友太刻意就是虚假,真正的友情都自然产生的。做事太用力就是急躁,很容易失败。孝顺父母、善待他人,都是自然而然的,太用力的、太忽视的都是不真实的。我们人取法于天地,最后取法于道,到底要学到什么呢?就是要学到这种德行——尽量为了有益众生而做事,滋养众生的同时,把自己的位置放低,这就是你能向天、地、道所学到的最宝贵的东西。这样的人就符合天、地、道德品德,这样的人就是一个好人好领导者。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顺其自然,自然而然。我们向着天、地、道去学习,并且拓宽我们的心胸来承载万物,最终我们会越来越幸福。

(五)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福与祸相互依存,互相转化,坏事可以引发出好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发出坏结果。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人生的祸福,其实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关键是你是否能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遇到逆境,不要消沉,笑对人生,上帝关上一扇门,必然会打开一扇窗;遇到顺境,不要得意,谨慎行事,切勿得意忘形,招致祸患。告诉我们要用平常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幸与不幸以及祸福,不以幸喜,不以祸悲,沉着冷静,多行善事,不做恶事;要知: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但福已远离。所以,人生在世要积善成德。

(六)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意思是了解他人和了解自己都是智慧,然而了解自己比了解他人更胜一筹。人们常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人能够清醒的认识自己,反省自己,才是最难能可贵的。每个人天生都有自己的位置,但是很少有人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位置。一捧清泉,虽不及长江浩大,但仍为人们送去清爽;一方绿茵,虽不如松柏雄伟,也可以为他人带来喜悦惬意。做最好的自己,认清自己,才能主宰自己的人生舞台。人最关键是正确认识自己,合理定位自己。

(七)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这句话出自《道德经》,意思是人生的灾祸大多来源于不知足,最大的错误莫过于贪欲滋长。人生有限,物欲无限。红尘滚滚,我们迷茫痛苦,不是因为我们物质上的缺失,而是因为心灵的干涸。我们被携裹,我们把有限的时间和经历去追逐身外之物。财富地位聚散随缘,人栖身于上,时时颠簸,哪有幸福安宁可言。回归自己的内心,知足常乐,感悟生命里的平常幸福,才是人生的真相。所以,我们一定要知足,并控制好自己的欲望,这样,人生才会幸福快乐。

(八)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意思是万事万物刚刚开始的时候,大道是很简单的,到了后来,演变成了很复杂的局面。“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大道至简,以简驭繁,真正高明的人生,都是历经沧桑之后的简单天真。老子告诉我们,越复杂心越累,名利的枷锁让人一刻不得歇息;一切终究成空,想来又是何必;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简单才是生命的真谛。

(九)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这是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言,意思踮着脚的人,也许站得高,却注定站不稳;迈大步的人,也许走得快,却注定走不远。这正如孔子所言“无欲速,欲速则不达。”人生是场马拉松,与其走得快,不如走得稳。成功学上,有个“一万小时定律”:要想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需要每天坚持三小时,十年不间断。付出一万个小时的努力,才能做出成绩。若要干大事,就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扎稳打。投机取巧,最终只会是半途而废、一事无成。

(十)兵强则灭,木强则折。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意思是用兵逞强就会走向破灭,树木太强大了就会挫折。人,太过要强,自我感觉良好,事事都由自己主导,但他们在争强好胜之中,不断损耗自己的精气神,最终受伤害的是自己。其实,做人要有韧劲、要懂得变通,以柔克刚才是真正的大智慧。顺应天意的人,则都懂得“示弱”,性格弱的人,往往愿意与人为善,广结善缘。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走到哪里都顺风顺水。身体弱的人,往往重视养生保健、坚持锻炼身体,打打太极拳,做做五禽戏,不暴饮暴食,不过劳过逸。如此日积月累,必定能收获健康与快乐。做人千万不要处处逞强,时时处处逞强,迟早必将灭亡。

(十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意思是自然的法则,是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我们做人要花看半开,酒饮微醺,要知道月盈则亏,水满则溢。这是天下正道,亦是人生至理。人生最高明处,就是保持一种“将满未满”的状态。不苛求圆满,懂得“守缺”,反而能够聚集更多的福气。人有了福报,应当感念天地、回馈他人。若将贪天之功据为己有,势必遭到天怒人怨。

(十二)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出自《道德经》,意思是天道是没有亲人的,但是经常眷顾心地良善的人。俗话说,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善恶临终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善良的人心胸坦荡,没有私心杂念,不会欺天瞒地,也不会耍阴谋诡计,面对被人欺负时经常一笑了之,不会挂记在心,身心清净心情愉快,因此也就生活在幸福之中。人行善,福虽未至,祸已远行。一个人行善虽然没有得到福气,但是祸患已经远离了他。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行善积德,走在有福的那条路上。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一点点坚持,聚沙成塔,就是有福之人。

(十三)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老子告诉我们,眼里只有自己优点的人,就看不到别人的优点。自以为是的人,就听不进别人的话,很容易目中无人。自己夸耀自己功劳的人,其实没有功劳,也不会让自己彰显。静水流深,越优秀的人往往越是低调。轻浮骄傲的人一般没什么本事。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人要低调点,要知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还要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更要明白山不辞石才成其雄伟,海不辞水才成其浩大。所以,我们在与人相处的时候,懂得谦逊,多看别人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向别人的长处学习,才能不断完善自我。正如老子所言“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他提醒我们:不自以为有见识,才能见识分明;不自以为是,才能是明白;不求自己的荣耀,才能大功告成;不自高自大,才能得以长进。

(十四)不要得之若惊,失之若惊,要做到宠辱不惊。老子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意思受宠受辱你就心惊肉跳,就好比把你身上的大病看得很重。啥叫“受宠受辱你就心惊”?受宠时是卑下的,得宠你受惊,失宠你也受惊,这就叫宠辱你都受惊。什么是把你身上的大病看得很重呢?我之所以有大病,还是因为我有身体啊,要是我没身体,还有什么毛病呢?所以像珍重身体那样珍重天下,你就可以把天下寄托给他了。像爱护身体那样爱护天下,你就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了。老子强调“贵身”的思想,他论述了宠辱对人身的影响。认为生命远远贵于名利荣辱,名利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要人们清心寡欲,一切声色犬马之事,皆无所动于衷,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以天下之利为利,然后,才可以受天下之重托,从而为万民所托命,真正为民谋利。他要人们不要过于看重自己的得与失,要做到内心沉稳,坦然面对,时刻提醒自己淡然处之,平常对待,关键还要修身养性。他还告诫人们,患得患失,不仅伤身,而且难有所成。

(十五)合抱之木,生于毫未;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累土。这些话出自《道德经》,意思是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老子从“大生于小”的观点出发,告诉我们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要我们明白“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等远大事物,都是以“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为开端的。提示我们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要注重量变,没有量变就不可能有质变;也告诫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日积月累,才可能成就大事业,取得最后的成功。

(十六)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这句话出自《道德经》,意思是说我有三个宝贝,握在手中保全着:一是仁慈,仁慈心和同情心;二是俭朴,不奢侈;三是不露锋芒,不争不夺,谦和卑下。“慈”是慈悲为怀,仁爱众人,敬人者,人恒敬之,能够帮助我们建立并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慈”又体现一种宽广博爱的胸襟,与万事万物,与天与地融为一体,也体现了一种“道”的精神。“俭”就是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勤俭治家治国,家国就会兴旺发达。“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古往今来,凡是能成就大事者,没有一个不是先静观其变,只有在条件成熟时才果敢地行动。老子告诉我们凡事一定要冷静,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盲目争先,而要审时度势,择机而动做人做事一定要有耐心,要知道“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争而自来”。“不敢为天下先”绝不能狭隘地认为是“枪打出头鸟”,更不能理解为不敢勇立潮头,不敢开拓创新。

老子处事之“道”乃弱者之道,老子思想的内涵是为弱者、弱势群体的生存发展提供思想武器。老子思想是治疗个人精神创伤的一副良药。其理论基础是“柔弱胜刚强”;其方法是相反相成的辩证法战略策略。老子对平民百姓有深厚的感情,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提出领导人要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思想家,他说:“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要求领导者不要以烦冗政务来扰乱民众,应“无为而治”、“治大国,若烹小鲜”;他特别强调要关注民生,解决好老百姓的吃饭穿衣问题,要爱惜民力,减轻税赋,去除腐败,解决好安居乐业问题,实现社会公平:“民之所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色。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责生”。“圣人常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等等,不一而足。老子把“慈、俭、不敢为天下先”,视为自己的三件法宝,认为掌握了它就能“战则胜,守则固”;强调“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毛泽东主席在1945年4月一次谈话中,讲到八路军、新四军能够胜利粉碎国民党顽固派制造军事磨擦的经验时说:第一条出自《老子》“不为天下先”,就是要后发制人,不先发制人。老子一再教诲为人处世要大气低调做人,“上善若水”——守柔、不争、处下,学江海为“百谷之王”;要“大智若愚,大勇若怯”;要忍辱负重,“曲则全,枉则正……”。此外,老子还提出养生长寿的理论:“贵身”、“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致虚、守静”。这对于受精神创伤而心脏流血的人来说,不是一副有效的良药吗!想当年,老子骑牛过函谷关时而作《道德经》,后远走隐居。他推崇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只是想人人要按照自然的发展规律而行,不要随意干扰。老子认为,无论做什么事一定顺着事物的本质规律去做,只要抓住了本质,再难再复杂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顺势而为必将大有作为。

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生活在春秋时代,虽然他距离我们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与其思想对话,感受其为人处世之道,我们要努力将其智慧变成自己为人处世的智慧。(未完待续)

(作者:熊绍君 为本栏目主编)

责任编辑:红祥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