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近,粽香飘。为进一步传承红色革命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吉安市遂川县堆子前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遂川县博物馆主办,鄢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承办的“我们的节日·端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燕山书院举行,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除了红色故事理论宣讲外,还开展了包粽子、挂艾叶、点朱砂、佩香囊、诵古诗等端午传统节日民俗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活动开始,老师和学生身着汉服,共同吟诵端午诗词,演绎燕山书院古韵。“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幼儿园园长和学生深情朗诵《三字经》经典诗文。“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挂香囊”,县博物馆讲解员向学生详细讲述端午节里屈原的爱国故事,带领背诵端午古诗《五月五》。
活动现场,该县博物馆讲解员娓娓道来,向学生展开《碧血慈云张龙秀》、《曾保华誓死护印》等红色故事宣讲,孩子们被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所深深触动。学生们围着《回望千年书院,品味文脉书香》、《吉安市红色文化遗存保护条例》等展览牌,从县博物馆讲解员的悉心讲述中深刻感受燕山书院的历史文化内涵。县博物馆讲解员李婷表示,“今天来到鄢溪古村为大家宣讲遂川的红色故事,是因为讲好红色故事、弘扬革命精神就是我的使命,希望能让更多人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你来放糯米,我来包!”“扎粽子的绳要系紧些!”,小朋友们和村民们,还有志愿者一起包粽子、挂艾叶,参与鄢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端午活动。老师在孩子们的额头正中间点上朱砂,朱砂开智,寓意从此心明眼明,学业有成。小朋友们一个接一个“投箭入壶”,虽有些难度,但他们坚持不懈地尝试。大家其乐融融,好不热闹。
此次“我们的节日·端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不仅让群众感受到端午佳节的丰富内涵,更让群众厚植爱党爱国情感,传承中华文化传统底蕴,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宣讲效果。
下一步,堆子前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将继续以传统节日为载体,不断挖掘传统文化内涵,传播文明理念,弘扬时代新风。
(刘燕、龚小玲)
师生共同朗诵《三字经》经典诗文
师生背诵端午古诗《五月五》
县博物馆讲解员向学生们进行红色故事宣讲
学生们听老师讲解燕山书院的历史文化
鄢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包粽子文明实践活动
小朋友在老人指导下学习包粽子
小朋友在正亮堂门上挂艾叶
小朋友们投壶
老师给学生点朱砂
责任编辑:红祥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