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名利?“名利”一词,由“名”和“利”两个字组成。“名”指名位、名声、名誉, “利”指利益、权益、财物。合在一起,名利指的是名位名声和利益实惠。名利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两种追求。人们追求名利,往往是为了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更多的物质财富,以更好地满足自身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名利的取得是个非常艰难的过程,追求名利是一个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名利只有社会各界杰出优秀人物方有可能兼收并得。
人在社会奋斗,就好像上了角斗场,只有不断地打败对手,取得胜利,才能生存下来。我们只有不断战胜自己的竞争对手方能胜出,才会有一个初步的财富积累,赢得一定的名和利。能达到这个境界的人,都是真正的万里挑一,不但自己有极强的能力,而且有着极好的机遇和智慧。当你打败大多数对手后,你真正的敌人开始出现,这个敌人不是别人,就是你自己,一个人不能战胜自己,是很难守得住既得名利。有些人没有风险危机意识,取得一点成绩就飘飘然,就开始养尊处优,享受人生,不知看似美好的生活蕴藏着巨大的危机、风险与挑战,时代抛弃一个人是不会去和你打招呼的。所以人一定要有危机感,一定要不断地去奋斗,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战胜自己的懒惰和满足及享乐思想,否则最终会被自己打败。为此,能取得并保住自己名利的人一定是战胜了自己的人。所以人们在追求名利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
如何正确对待名利?我们要正确对待名利,首先,要弄清名利的利弊,名利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一面:1,名利可以激励人们努力奋斗,不断进取,为社会做出贡献;2,名利可以带来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3,名利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消极的一面:1,过度追求名利,会导致人们价值观扭曲,迷失自我;2,名利可能会引发嫉妒、攀比等负面情绪,造成人际关系紧张;3,名利可能会让人陷入贪婪、腐败的泥潭,最终自食恶果。其次,要树立正确的名利观,要认识到名利并非生活的全部,而是服务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贡献的工具。第三,要以义取利。将个人名利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联系,追求符合党纪国法的名利,坚决不取不合道义之财。第四,要淡泊名利。保持一颗平常心,不为物所役、不为欲所累,追求精神上的富足而非物质上的满足。第五,要有健康文明的交往观。建立基于正义和道德的社交圈,避免被不良风气所影响,保持清正廉洁的生活态度。第六,要量力而行。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实际情况,合理追求名利,避免盲目攀比和过度追求。第七,要重视品德和社会责任。好的名声和声誉源于个人的优秀品德和对社会的积极贡献,因此,在追求名利的同时,也要关注个人品德和社会责任。第八,要正确处理与金钱的关系。明确金钱不是万能的,它不能买来幸福和快乐。我们要追求内心的满足和成长,理性消费和投资,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做到以上八点,我们就基本可以树立正确的名利观,使名利成为推动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正能量,而不是成为束缚我们心灵的枷锁。我们要始终保持良好心态,特别是各级干部应坚持国家的事业第一、人民的利益第一,个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国家和人民事业的需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对于自己的升降留去客观地、平静地对待,自觉讲政治、顾大局、作奉献,诚信为人、踏实办事,始终把造福人民作为最大政绩,更加自觉践行初心使命;以淡泊之心对待个人名利和权位,以敬畏之心对待肩负的职责和人民的事业,任何情况下都要稳住心神、管住行为、守住清白;我们追求价值而非虚荣,追求价值,权衡名利得失,不拘泥于小利,而是树立大气的思想境界,追求真正有价值的事物,追求真正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道路;看淡名利,人生知足,看淡名利的人,不会被名利所迷惑,能够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人生目标,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追求自己的梦想和价值上。人生知足,是一种智慧的人生态度;我们要以和为贵,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今社会,名利很容易让人心浮气躁,如果一个人只看重名利,就会失去与人和睦相处的根本。因此,做人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注重精神上的追求,不为名利所累。
人生在世,会面对许多名和利的诱惑。抗住了,你就走向高尚;投降了,你就走向堕落。名和利本身无罪。从积极的意义上讲,它是激励人上进的一种动力。只要我们能够正确对待,正确做事,努力奋斗上进,名和利会追着你跑,你是它的主人。名和利罪在贪欲。从消极的作用上看,它是诱使人邪恶的一种毒瘤。沾染上贪欲的恶念,心理就会失衡,只想着不断地获取,而超越了做人的底线,你就成为它的奴隶。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为了眼前的名和利,于道德不顾,沽名钓誉,丧失诚信,令人厌恶。又有多少人为了扭曲的名和利,于法律不顾,铤而走险,丧失底线,身陷囹圄。名和利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看淡了名和利,少去了心中几分烦恼,多添了内心几分宁静;看淡了名和利,知足不辱,活得更加幸福。
人活于世,如果不为名,不为利,那为什么呢?有人说,为了活得开心?如果没有名利作支撑,人又怎么可能活得快乐开心呢?没有物质的利,哪来经济基础让你享受快乐,换句话说,你连生存都困难,还怎么谈快乐,恐怕连笑的力气都没有了。古往今来,真正淡薄名利的能有几人?当然,人各有志,也各有所图,不能否认生活中确实有些高人、圣人、贤人他们的境界格局跟一般人不同,他们有自己的目标和追求,对名利看得很轻很淡,但这改变不了人们对名利的追求,也影响不了名利在人们心目中地位和作用。虽然社会提倡不为名、不图利,但落实到现实中有几人能做到呢?提倡的愿望是好的,但这并不符合我国当下的实际。在中国,虽然儒家传统,不敢讲名利,好象这是多大的罪过,可是一个社会能避开名利问题吗?显然是避不开的,因为名利作为一个实实在的存在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日益深刻地影响着整个社会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如果人们不是为名利,为何那么多人为争权夺利你死我活呢?特别是在封建社会哪怕是家天下家王朝,为了争夺皇权王位同样刀光剑影你死我活骨肉相残。其实名利没有对错,问题出在人们不能正确地面对名利。名利是任何正常社会都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世人忙忙碌碌辛辛苦苦慌慌张张,为的就是生存发展享受所需的名利,这是人之常情,也是社会现实。西游记中有一首诗是这么写的: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意思是说:每个人都在追求功名利禄,什么时候是个止境呢?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每天起早贪黑,全无自由。骑着驴子又想要骏马,当了宰相又想当王封侯。整天为穿衣吃饭而匆忙劳碌,为何不怕阎王爷在随时催魂勾命?又想着挣下家业传给子孙,从来都没有一个明白人能够回头。这是人们追名逐利的真实写照,也是社会现实。当然诗中也隐含表达了作者对不顾及自身安危的追名逐利之人的无奈,告诫人们要知足常乐,急功近利总会使我们远离生命的意义。人类在不断前进,历史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名利在其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有人说名利是正能量,有人说名利是负能量,其实“名利”只是个代号,是个名词,是个观念理念,正能量的人持有它就是正能量,负能量的人持有它就是负能量,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名利而是人。人们为了获取名利,就拼命追求,努力奋斗,这也促进着社会不断发展不停进步。
(作者:熊绍君,本栏目主编)
责任编辑:红祥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