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滚动

贵州黔西:文化赋能民族团结增活力

发布时间:2024-05-08 14:13:36 来源:中国报道

黔西市,这座位于中国贵州省西部的城市,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孕育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多样的民族风情,民族团结创新不断,各种进步“融”的氛围,生动而浓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五项行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提档升级,探索民族团结进步“五个示范廊带”市新模式,以“节”为媒,各种“融”氛围“激活”民族团结“新动能”。

“融”活力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之际,黔西市以“好生活·在黔西”为主题,精心策划并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旅游活动,旨在展现这座城市的民族团结独特魅力和活力。

为确保活动的成功举办,黔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联合公安、民宗、文体、应急、消防等多个部门,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在活动筹备阶段,工作小组深入调研当地文化资源和旅游市场需求,制定详尽的活动方案,并进行广泛宣传推广。 

活动内容设计独具匠心,注重创新和多样性。除传统的文化表演和艺术展览外,还引入现代科技元素,让游客能够身临其境体验当地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

此外,活动还设置互动环节,如民族文化知识竞赛、手工艺制作体验等,让游客在参与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些创新的活动形式和内容,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的目光,也为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融”服务

在活动期间,黔西市委市政府提供优质服务。设立多个咨询台和志愿服务站,为游客提供信息咨询、路线指引、紧急救援等服务。同时,加强对景区的巡查和管理,确保旅游秩序和游客安全。这些措施不仅提升游客的满意度,也为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

“五一”期间的文化旅游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的盛宴,更是一次城市形象的展示。通过这些活动,黔西市向外界展示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旅游资源,以“融”的导向,全面推动各民族互嵌交融,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些活动不仅赋能当地文化产业,同时也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

以“融”出新,以“融”出彩,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潜移默化、入脑入心。抢抓毕节市建设百里杜鹃—织金洞“双5A”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示范廊带的机遇,紧紧依托观音洞中国南方古人类发祥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张名片,充分发挥以化屋旅游为龙头带动作用,将观音洞、市委党校等融入示范廊带建设,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有形有感有效。

“融”资源

黔西市一直重视深挖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不断探索创新的活动形式和内容,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体验。同时,还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共同打造区域文化旅游品牌,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在全市近百万各族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乌江秘境•花都黔西”愈发具有吸引力。

“五一”期间,在文化旅游活动中,黔西市注重挖掘和保护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组织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和传承活动,让游客亲身体验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文化体验,也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此外,黔西市还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鼓励和支持本地艺术家和手工艺人创作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如刺绣、书法、剪纸、蜡染、小吃等,并通过文化旅游活动进行推广和销售。这些文化创意产品不仅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纪念品选择,也为当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融”影响力

充分运用新媒体,尤其利用好抖音、微博、微信、快手、客户端、直播、VR、短视频等各种新兴技术,展示黔西的美景、美图,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很多活动主题,成了地方的“头条”,让人们更加深入了解地方文旅产业的带动效应。很多网络大V,抖音播主、媒体达人主动来到黔西,走进化屋广场、畅游百里画廊、追忆观音洞、落住“悬崖露营基地”......用手机随身随携带的拍照工具,通过各种平台进行传播。

黔西市融合各种创新方式,搭建各种资源融合平台,以提高游客的精神文化和精神享受供给为目标,整合各种资源的引导力和凝聚力,铸牢中国心、中华魂,沿着新时代的步伐,凝心聚力,大踏步正在向着各民族需求的美好生活迈进。(胡静 林永立)

责任编辑:红祥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