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铜鼓县三都镇西向村是“十四五”重点帮扶村,与县城相距32公里,素有原始村落之称,是省级3A旅游乡村、省级红色名村。村部面积48.6平方公里,四面环山、山沟相连,地理位置偏远,外出道路崎岖难行。耕地面积4260亩,林地63000亩,森林覆盖率86.42%,生态环境优美,土地硒元素含量丰富,农作物主要以种植富硒梨、富硒大米等为主。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驻村工作队自2021年驻西向村以来,充分依托本土资源和生态优势,发挥驻村工作队专业特色和技术优势,围绕“硒”元素为主体,探索出了“三链一体”模式,集成打造乡村振兴硒产业共同体发展之路,帮助恢复了铜鼓第一家基层合作社,成立了绿野梨树种植合作社和生态大米种植基地合作社,其中,富硒梨产业链年增产22万斤,产值100万元,富硒大米链年产30万斤,产值90万元,大力发展种养业链年产值30万元。2023年获省市场监督局颁发的“老百姓最喜爱的商标品牌--晒红村”。2024年获批了铜鼓县唯一一个种植类省级高标准梨园改造项目,
主要做法
(一)同心共筑,增加富硒产业链附加值。
1.发展富硒梨产业链。西向梨原种植面积不足500亩,只能采取简单的挑着担子到街上售卖。为大力发展西向富硒梨产业,驻村队积极开展“三品一标”创建,建强了村特色产业。如:一是请进来走出去,提升种植技术水平;二是注册富硒梨商标,目前“绿野梨”商标审批已通过;三是通过以奖代补、梨园扭转等形式助推梨园转型升级,现种植面积1200亩,年增产22万斤,产值100万元,村集体增收7万元。
2.拓宽富硒大米销售链。欧盟认证的村内富硒优质生态大米,苦于销路受阻。干群共同挑选了口感好、香味浓的“玉珍香”进行真空销售;就近建设稻米加工厂,进一步提高了成品米产量、质量。并与企业、学校、政府食堂沟通拓宽销售链,年累计售出72万余斤“玉珍香”,农户累计增收90万元。
3.大力发展种养业链。驻村队多次带领村组长和村民代表外出学习芥菜、罗汉果种植,于2023年开始全面铺开种植,并与相关企业订种植购销合同,与宜春悠然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年养殖3000只鹅及黑山羊订单的战略合作。
(二)多措并举,增加消费帮扶链成交量
1.建立电商服务中心。利用学校专业技能,帮扶西向村建立村电商服务中心,并通过传帮带的形式培养了一批本土线上销售人群,通过村电商服务中心线上带货、进商超等方式帮助100多位村民销售农产品,人均年增收2000元,助力乡村经济振兴。
2.线下帮销农特产品。为方便学校教职工购买村内生态富硒农副产品,通过多方协助打通了校内教职工农产品支付渠道,在校刷虚拟卡也能帮销农产品。有工会集中采购、教职工当地购买及客商采购、驻村工作队每周用私家车带货帮销等形式,提高了农户农产品的销售额。2023年通过帮销富硒梨、富硒大米等当地土特产,累计帮扶金额达100余万元,为西向村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提供了坚实助力。
3.赋能富硒文化链内涵值
利用西向村非遗文化“晒红节”,打造了“富硒产业+非遗文化+研学+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利用每年晒红节契机,开办了看非遗、赏美景、尝贡梨活动。依托红色、绿色、古色文化资源,打造了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梨园体验基地。按照“富硒产业+非遗文化+研学+合作社”的发展模式,积极带动干群帮助合作社扭转梨园总计1200亩,扭转水稻种植合作社2300亩,其中湖南浏阳1100亩。帮助梨园年产量达22万斤,年产值100余万元,每年带动农户就业10000余人次,带动农户80户,户均增收1200余元。
三、经验启示
(一)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发挥干群力量
乡村振兴人是关键,思想是动能,在村级产业工作中,时刻要将思想工作落到实处,将支部建在产业上,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在政治上保持产业党支部在路线、方针、政策同党的方向一致,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树立党员标杆,发挥干群力量。
(二)充分挖掘当地优势,打造特色产业
乡村振兴发展的资源要素主要有:生态资源、土地资源、特色产业、闲置农房、民俗文化、社会环境、交通要素、水资源等。不同类型的乡村资源在发展要素的带动下会产生不同类型的发展模式,在规划建设中,不能盲目跟风,要思考如何充分转化提升特色资源要素的价值,实现绿色、特色发展。
(三)多元协同整体发力,实现共同富裕
能够依靠自身特色资源实现乡村振兴的乡村不多,大部分村庄资质平平,难以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特色。在乡村规划中要按照“示范引领、区域一体”的原则,突出跨户、村联合、连片提升,创新体制机制,开展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产业共兴、品牌共塑,打造区域共赢的发展路径。变“单打独斗”为“集约共建”、变“各自为政为“优势互补”,汇集多元力量,推动“一人福”走向“人人富”。
(旅商驻西向村工作队)
责任编辑:红祥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