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饮食
  • 中储粮在主产区启动2016年早籼稻托市收购

    中国报道讯(记者陈卫明)伴随着三伏天来临,今年的夏粮收购无疑是粮食行业的重要关注点。据了解,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中储粮总公司已于7月28日起在江西省启动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收购,并将于7月30日起在安徽、...

  • 南非大使驻华大使携“南非美钻”莅临唐山五洲金行

    6月30日,南非驻华大使DolanaMsimang亲临唐山五洲金行南非美钻授权仪式活动现场。今后唐山的消费者将在家门口就可以购买到来自南非的高品质钻石。南非驻华大使DolanaMsimang据了解,南...

  • “津西”牌美标H型钢用于美国石油天燃气和GEA电厂项目

    中国报道讯(记者高浩)近日,津西股份传来新产品营销捷报:由津西牌美标H型钢产品加工的钢构件,已在黄埔港和青岛港集港,即将漂洋过海,首次应用在美国石油天燃气和GEA电厂两大项目中。  津西牌美标H型钢产...

  • 唐山第25届金鸡百花电影节邮政合作伙伴专场招商推介会

    中国报道讯(记者高浩)6月3日,由中国邮政河北省分公司主办的第25届金鸡百花电影节邮政合作伙伴专场招商推介会在南湖自天鹅庄国际酒店会议中心召开。 本次招商推介会是河北邮政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力电影...

  • 2017春运转眼将至,青年铁警在行动

    中国报道成都(通讯员:钟健光)每年春运的步伐,总是比平常走得要快些。2017年春运转眼将至,成都铁路公安处金堂车站派出所围绕平安春运、有序春运、温馨春运三大目标,优化警力部署、对管辖线路实施24小时不...

  • 济群法师:解脱真的成了江湖传说吗

      佛法的核心就是解脱,不论出家在家,也不论南传北传,在这一点上是共同的。那么,怎样才能成就解脱?我觉得,现在很多人说到解脱时,往往觉得很茫然,似乎解脱成了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江湖传说。虽然这两个字我们...

  • 济群法师:解脱真的成了江湖传说吗

      佛法的核心就是解脱,不论出家在家,也不论南传北传,在这一点上是共同的。那么,怎样才能成就解脱?我觉得,现在很多人说到解脱时,往往觉得很茫然,似乎解脱成了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江湖传说。虽然这两个字我们...

  • 虚云老和尚:为什么你总是被境界影响缺乏智慧?

      孔子《论语》二十篇,第一句说:子曰。学而时习之。子者,孔夫子;曰者,说也。孔子教人将学过的东西,时常温习,语默动静,念念不忘;若所学仿佛大意,功夫就不相应,不究竟了。世法佛法都是一样,要学而时习之...

  • 首页 » 佛学新闻 » 问答 印光大师:修行到什么状态才能大彻大悟?

      【印光大师原文】佛法诸宗修持,必到行起解绝,方有实益。不独净宗修观为然。  宗家以一无义味话头,置之心中,当作本命元辰。不计时日,常为参叩。待至身心世界,悉皆不知,方能大彻大悟。非行起解绝乎?  ...

  • 首页 » 佛学新闻 » 问答 印光大师:修行到什么状态才能大彻大悟?

      【印光大师原文】佛法诸宗修持,必到行起解绝,方有实益。不独净宗修观为然。  宗家以一无义味话头,置之心中,当作本命元辰。不计时日,常为参叩。待至身心世界,悉皆不知,方能大彻大悟。非行起解绝乎?  ...

  • 界诠法师:为什么这三个字人们常常用到?

      依佛法看,怎么样才快乐?少欲才能够满足,随缘才能自在,最重要的得人身,闻佛法,解脱才能够快乐!如果不解脱,这个世间永远没有快乐,所以知足才是快乐,智慧是人生真正的力量。我们常说健康是快乐,身体很健...

  • 修行修到啥时候才能“坐怀不乱”

      我们不要得少为足。有的人得了一点点修行的好处,就以为自己没有问题了。不但是得了好处,甚至于还没有得好处,就开始说大话了。我们经常举这个案例,这也是很现实的。我在宝光寺有一位学生,他是五台山来的,他...

  • 界诠法师:这几类人不能受佛门中的“五戒”

      皈依若干年以后,因缘成熟了,要受持五戒。皈依三宝,只是种善根而已,算为佛教徒,然后你要进一步,你要想这个人身不失去,要持五戒,持戒才能够保住人身。从五戒做起,五戒就是五条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

  • 妙莲老和尚:学佛是大丈夫之事,对於男女间的情爱当用金刚利剑来斩

      人本与天地并称三才,出了家为僧又可与佛、法并称三宝,人是何等的高贵呀!可是一般凡夫却颠倒妄想一生,那就变得下贱了,简直已忘了自己是个人了。当有人拉你作恶、或找你麻烦时,没有关系!只要念句阿弥陀佛就...

  • 妙湛老和尚佛教教育思想的贡献与启示

    妙湛老和尚(资料图)学僧教育,以佛学院为载体。早在1940年,妙湛老和尚到青岛湛山寺佛学院亲近虚老法师求学时,老法师就曾交代妙老:将来有条件、有能力,一定要办佛学院,为佛教培养人才。对此,妙老念念不忘...

  •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